大明第一莽夫
繁体版

第265章 背刺

    乾清宫内。

    汤昊还在与朱厚照商议细节。

    然而一个人的到来,却是让君臣二人顿时傻眼。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太后,朱厚照的亲娘!

    一见到张太后那怒气冲冲的模样,汤昊和朱厚照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不安。

    这是哪个混账狗东西,将消息通传给了张太后?

    来不及追查此事了,朱厚照必须要想办法度过眼前的难关。

    他笑着上前想要搀扶张太后坐下,却是直接被张太后给无视掉了。

    “除了汤侯,所有人全都出去,任何人不得靠近门口一丈之内!”

    听到这话,宫女官宦吓得连连告退,禁军甲士当即手按刀柄严阵以待,任何人胆敢窥伺就会出手拿人。

    大殿里面,只剩下了张太后、朱厚照和中山侯三人。

    看着张太后如临大敌的模样,朱厚照故作疑惑地开口问道:“母后,这是出了什么事了吗”

    “你做的好事”张太后脸沉了下来,怒斥道:“皇帝,你想做什么?难道连这皇位都不要了吗?”

    “儿臣没做什么事啊,母后这是又听了什么谣言”

    朱厚照着糊弄过去,可惜张太后早已知道了实情。

    “哀家虽在这深宫之中,却不是聋子瞎子!”

    张太后怒气冲冲地质问道:“皇帝,你是不是打算引宗室入朝?”

    “没有的事,儿臣怎么可能会让宗室藩王再次掌权呢?这可是祖宗成法啊”

    朱厚照强忍着心中的惊怒,继续跟张太后插科打诨,试图先将他老娘给糊弄过去,然后再去追查那个该死的内贼!

    “你少跟我这打马虎眼!你是我生的,你有什么心思别人看不出来,哀家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张太后直接表态,厉声道:“不管你们君臣二人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此举绝不可行!”

    “解除藩禁,重用宗室,一不留神我家就得重蹈建文的覆辙!”

    “太祖高皇帝的儿子们哪个是好惹的?太宗文皇帝当年都不敢把他们的权力全部剥夺,而是慢慢地废掉了他们的兵权,这才坐稳了江山!”

    说完这句话,张太后的语气也不由软了下来。

    “儿呐,你一定要留神呐!”

    “伱不要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皇室天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些藩王哪个是好惹的?”

    “太宗皇帝费尽千辛万苦这才将他们给削废了,结果你现在倒好,反而要重新给他们掌权的机会,万一他们生出异心,联合起来就又是一场靖难啊!”

    朱厚照下意识地扭头看向汤昊,后者也是满脸阴沉。

    距离他们商议宗藩新制,过去还不到一天,就有人猜测出了他们的真正目标,并且还将此事捅给了后宫之中的张太后,借用张太后之手来约束皇帝,还真是好手段啊!

    朱厚照心中同样惊怒到了极点,他想不明白究竟是何人所为。

    后宫早就被四卫禁兵清洗了两次,那些外朝安插的眼线大部分都被成功拔除,仅仅只留下了一些故意释放假消息的眼线罢了。

    那么,张太后是从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又是哪个不怕死的混账,想要“借刀杀人”?

    “母后,这消息从何而来?”

    朱厚照冷着脸追问道。

    但张太后却并没有正面回答。

    “不管你们想要做什么!”

    “绝不可以引宗室藩王入朝,绝不可以让他们掌权!”

    “皇帝,这江山社稷不是你一个人的,若是出了什么闪失,哀家有何脸面下去见你父皇啊?”

    听见这话,朱厚照心中更是烦躁不已,怒火也在不断升腾!

    就在他即将发飙的时候,汤昊终于开口了。

    “太后娘娘,这是微臣之计”

    “哀家就知道!”张太后勃然大怒,“中山侯,你究竟想做什么?”

    “蛊惑圣听,进献谗言,难道你非要搅得天下大乱不可吗?”

    面对张太后的无端指责,汤昊依旧镇定自若。

    他很清楚,张太后就是一个没有政治智慧的妇道人家,被人利用当枪使了都不知道。

    所以他懒得跟这样的人置气,而是语气平静地反问道:“太后娘娘可知,这些藩王宗室积攒下来了多少财富?”

    张太后闻言一怔,并没有开口回答。

    因为,她确实不知道。

    “如晋王、秦王等从洪武年间就开始就藩的一代亲王,藩国不除传承至今,他们一方面通过繁衍后代向朝廷不断索要更多的钱粮,另一方面则是在封地内兼并田地搜刮民脂民膏,一代代积攒下来的财富说是富可敌国都丝毫不为过!”

    “而陛下想要中兴大明,那钱粮就是绕不过的难题,不管是训练战兵还是朝廷开支,各个方面都要花费钱粮,若是钱粮充足那中兴大明自然不在话下,所以这些藩王积攒下来的家底,不如拿来给陛下治国!”

    张太后眉头一皱,冷笑道:“你是想用重新掌权的机会,换取皇帝得到这些藩王宗室的支持?”

    “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些藩王如今虽然是馆在笼子里面的老虎,但是在笼子里面的老虎依旧还是老虎,皇帝一旦给了他们尖牙利齿,你怎么保证不是在养虎为患,日后皇帝不会遭到反噬?”

    说到底,张太后真正担心的,还是天家易主!

    毕竟靖难之役的教训就摆在面前,皇帝此刻却想引宗室藩王入朝,给他们重新掌权的机会,换做是谁恐怕都会心生不安!

    “他们没有这个胆子去反噬天家,也没有这个机会!”

    汤昊面容平静,道:“藩王一旦入京,就会立刻被锦衣卫和东西二厂给盯着,若是胆敢做出什么勾结朝臣图谋不轨之举,厂卫就会立刻将其拿下,然后该杀的杀该废的废,没什么好说的。”

    “太后娘娘担心的,无非就是天家易主,可是娘娘想过没有,藩王宗室被禁锢在地方上面,就是一头被关在笼子里面的老虎,他们没有实力与天家争夺皇位,但是他们可以争夺百姓血食。”

    “与其任由这些藩王宗室在地方上面祸害百姓,不如把这一头头老虎给放出笼子,谁敢张牙舞爪心怀异心,那就砍死便是,留下那些听话的宗室藩王,辅佐皇帝陛下中兴大明,何乐而不为呢?”

    “娘娘方才也说过了,这些藩王宗室已经失去了兵权,就算给他们一些决策权和议论政权又猛能如何?他们没有行政权,自然也没有掌控兵权的机会,就算当真心怀异心,难道还能说服满朝文武拥戴他窃取皇位吗?不可能的!”

    “再者,自从天顺之后,文臣缙绅把持朝政,推行愈发严苛的藩禁政策,明显就是故意打压宗室藩王,二者之间本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陛下引宗室力量入朝,朝堂之上才会多出一股新兴势力与文臣缙绅抗衡,打破他们对朝堂的掌控封锁!”

    这些道理,张太后难得听明白了。

    不过她还是难以理解,或者说不能接受藩王宗室重新掌权。

    “哀家记得你们不是把都察院收入麾下了吗?那为何朝堂之上还是文臣缙绅的一言堂?”

    “因为都察院的御史言官,同样是出身士绅缙绅,说一千道一万也难免会有私心存在!”

    汤昊叹了口气,解释道:“就好比朝廷让一个御史去追查他亲眷所犯下的罪行,自己人查自己人,最后还能查出来个什么?”

    “朝廷安稳运行的正常模式,应当是朝堂之上有两三方势力互相角力,即便会有明争暗斗,但只要皇帝能够压制得住,那就足以确保江山稳固!”

    “然而现如今的大明朝堂,却是文臣缙绅的一言堂,即便他们内部也有争斗,但终究是一致对外的,比如对宗室藩王的打压,比如对武将勋贵的压制,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如今的大明朝堂,不但畸形而且可笑,陛下想要收回权柄,就只能重用宦官阉人,然而宦官阉人一旦获得滔天权势,祸国殃民的例子历朝历代都是屡见不鲜,正因为如此才不能给这些身体残缺之人执掌大权。”

    “想要朝堂恢复正常,就必须引入新兴势力抗衡文臣缙绅,武将勋贵短时间内根本就成长不起来,那么就只剩下宗室藩王了,他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为什么不可以用呢?”

    “待到武将勋贵成长起来了,足以与文臣缙绅分庭抗礼了,皇帝陛下可以做到言出法随口含天宪了,直接抓住某个宗室藩王的过失将宗室势力逐出朝堂即可!”

    “陛下现在需要钱粮,也需要人手,更需要时间!”

    汤昊苦口婆媳的一番解释,终于让张太后看清了眼下的大局。

    不过妇道人家就是妇道人家,她始终放心不下宗室掌权,始终担心天家会易主。

    “可是藩王难道就会答应吗?”

    “他们岂会看不出自己这是被利用了?”

    朱厚照忍不住插嘴道:“母后多虑了,到时候他们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都挡不住大势所趋!”

    “其实宗室带来的隐患,父皇曾经就考虑过解决,奈何最后不了了之。”

    朱厚照这句话并没有说完整,那是出于对他亲爹弘治皇帝的尊敬。

    这弘治年间,藩王宗室日子简直不要太滋润。

    因为弘治皇帝是位圣君,所以对待宗室也是好得出奇。

    但凡宗室开口叫苦哭穷,弘治皇帝便大方地给钱。

    但凡宗室向朝廷索要田地,弘治皇帝也是大手一挥说给就给。

    弘治皇帝这“圣君”之名可不是白来的,至少他赢得了大明天下所有权贵官员的一致认可。

    至于最底层的百姓,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因此妻离子散,关中兴圣君屁事!

    汤昊紧接着给张太后普及了一下数算尝试,从太祖二十六子开始计算起,一直计算到了先帝爷的兄弟这一脉,甚至都不是以方数恐怖增长,而是最简单的倍数,但是这么算下来,宗室人口都已经达到数万人了。

    张太后耐着性子听完,然后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发现根本就算不过来!

    这样只增不减的宗藩制度,总有一天朝廷再也无法负担庞大的宗室开支,大明王朝会硬生生地被宗室俸禄给拖垮!

    一想到这儿,张太后就有些不寒而栗。

    难怪汤侯和皇帝一心要改革宗藩措施,这要不改革的话,只怕大明过不了多久就要亡了!

    “他们怎么这么能生孩子?”张太后皱眉喝道。

    “要钱有钱,要时间有时间,要女人有女人,没有别的正事可干,酒色就是藩王的全部生活,能生孩子就太正常不过了,反倒是不能生子才是怪事。”

    汤昊嗤笑了一声,“而且朝廷定的规矩,是供养所有宗室子弟,所以他们生的孩子越多,就能向朝廷索要越多的俸禄钱粮,这其实就是一种敛财手段罢了。”

    “反倒是最低级的奉国中尉,其实根本就拿不到两百石禄米,大部分都会被主脉克扣,而比奉国中尉还要低的宗室,根本就没有朝廷禄米可拿,他们又不能参与四民之业,能拿什么养家糊口呢?”

    “大明财政迟早会有入不敷出的那一天,也自然会开始拖欠宗室俸禄,到了那个时候,朝廷藩禁不解除,这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宗室子弟会活生生地饿死在街头!”

    此话一出,朱厚照和张太后都是脸色大变。

    大明宗室活生生地饿死在街头?!

    这简直就是天下奇闻!

    更是天下笑柄!

    堂堂老朱家的天潢贵胄,竟然会沦落到饿死街头!

    偏偏母子二人却笑不出来,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汤昊这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说的大实话!

    等到宗室数量越来越多超过一个极限的时候,朝廷自然供养不起了,那么就会开始拖欠宗室俸禄,这对那些身居高位的亲王郡王而言没什么影响,但是对最低等的奉国中尉等人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他们没有俸禄可拿,又不能参与四民之业,不能耕田种地,不能经商买卖,不能步入仕途,不能打铁谋生他们该拿什么养家糊口?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

    张太后叹了口气,随即看向了朱厚照。

    “皇帝,你放手去做吧,哀家不会再过问朝政了!”

    朱厚照眼中眸光闪动,追问道:“母后是从何处得知这些消息的?”

    听到这话,张太后一阵犹豫,最终还是开了口。

    “是来自内阁”

    内阁!

    杨廷和!

    汤昊和朱厚照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怒。

    好你个杨廷和!

    这就开始兴风作浪了是吧?

    朱厚照强忍着怒火送走了张太后,等太后娘娘前脚刚走,暴怒的皇帝陛下直接一脚踹翻了案桌。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朕还以为杨廷和跟我们是一条心的,他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情?”

    朱厚照确实很是生气,也很是失望。

    杨廷和毕竟是他的帝师,也是他朱厚照一手扶持坐上内阁首辅这个位置的。

    朱厚照原本以为,这位帝师和野人一样,是他可以完全信任的左膀右臂,是他中兴大明的心腹肱骨!

    结果现在,杨廷和却突然背刺了他一刀!

    汤昊瞧见朱厚照这暴怒的架势,却是笑呵呵地开了口。

    “陛下不觉得,杨廷和现在和刘健很像吗?”

    杨廷和?

    刘健?

    朱厚照闻言一怔,随后就沉默了。

    “陛下确实可以信任杨廷和,这一点没什么问题。”

    “这位内阁首辅的本事能力,你我有目共睹,若有他辅佐支持,中兴大明不是空话。”

    “但是陛下不要忘了,杨廷和毕竟是文臣,同样也是士绅缙绅的一员,他可以帮助陛下澄清吏治,他也可以辅佐陛下打击贪腐,但是陛下引宗室力量入朝,这就是直接在剥夺文臣缙绅的大权了!”

    “内阁首辅可是缙绅领袖,杨廷和还能怎么办?难不成他还能倒向宗室力量吗?不可能的,他杨廷和同样要存身,否则朝堂之上不会有他的立足之地,这么一想陛下心里面是不是就好受多了?”

    朱厚照听后冷哼了一声,嗤笑道:“他杨廷和都知道存身,那你这个野人呢?你为什么就可以做到毫无私心,一心奉公?”

    “因为我是野人啊!”汤昊语气萧索地叹道,“我不属于任何势力,甚至不属于这个大明。”

    瞧见汤昊那落寞的神情,朱厚照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你这厮又在感伤什么?”

    “朕不是一直在你这边,不管你做什么,朕都无条件支持你!”

    汤昊闻言抬头瞟了朱厚照一眼,随即似笑非笑地追问道:“若是有一天我汤昊沦为了千夫所指的众矢之的呢?”

    “陛下还会站在我这边吗?”

    千夫所指?

    众矢之的?

    朱厚照起初想笑,可是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皇帝陛下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按照野人这一系列的计划走下去,那他迟早会站在士绅缙绅和宗室藩王的对立面,成为这些人恨之入骨的酷吏鹰犬!

    到了那个时候,野人真就是千夫所指的众矢之的了!

    “野人,朕向你保证!”

    朱厚照态度坚决地低喝道:“只要朕还活着一日,就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动你!”

    汤昊沉默着点了点头。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