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繁体版

400救人

    在唐植桐小心的避开行人往椿树胡同赶的时候,有几个小孩在前面不远处追逐打闹。

    现下家家户户有好几个孩子,由于每家每户居住面积都比较小,再加上也没有什么拐子,所以家长们放心的将孩子们扔到大街上放养。

    只有到了下午,炊烟袅袅后,母亲站在院门口的那声呼喊“XXX,回家吃饭”,才能喊回玩心未退的孩子。

    每当此时,孩子们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有那种把衣服弄脏、弄破,或者做了什么其它坏事被抓了现行的孩子,由于怕回家挨揍,就在外面磨磨唧唧,好像回去的晚了就能避开那顿棍棒教育一般。

    磨磨唧唧也是有后果的,大多数时候不仅避不过,还会尝到一顿double的传统教育课。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社会的进步发展,父母开始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去玩,于是乎,这种童年的乐趣就慢慢消失了。

    此时突然有个正在跟小伙伴追逐打闹的小男孩突然面色痛苦的用双手紧紧的抓住了自己的喉咙,并试图弯腰呕吐,在发现吐不出来之后急得跳脚。

    他的玩伴刚开始还以为朋友在恶作剧,在发现不是恶作剧后吓坏了。

    虽说破除迷信喊了有几年了,但老一辈的嘴没有那么好堵,偶尔也会给孩子讲一些鬼怪故事。

    由于书籍及其他娱乐项目不多,听到的小朋友又会添油加醋的讲给小伙伴听,一来二去,知道“上身”、“附体”、“癔症”的孩子就多了。

    传说中的恐怖故事在自己小伙伴身上上演,几个孩子一时手足无措,害怕的往后退,不知如何是好。

    周围的行人看到这番景象,有的试图从小男孩嘴里问出点什么,但他哪还能说得出话?

    此时,唐植桐正好路过,他本身身材就高,再加上二八大杠的加持,能看到里面的情景。

    唐植桐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小男孩气管被异物阻塞了。

    气道异物的典型表现有三不能+V型手。

    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

    由于呼吸困难,患者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

    见到如此情形,唐植桐也顾不得是不是路中间,直接下车,立好自行车快步走了过去。

    “你是孩子家长吗?”唐植桐还未走到跟前,就朝蹲在小男孩面前的女人问道。

    “不是,我想问问小朋友什么情况,想帮帮忙。”女人也没能问出啥来,听到唐植桐问话后,站起身来摆摆手。

    唐植桐一听女人跟小男孩非亲非故,也没顾得上再理他,一边将小男孩揽到自己怀里,一边问道他的小伙伴:“他刚才是不是嘴里有东西?”

    “他刚才吃糖了。”有个小朋友举手回答道。

    “小朋友,手拿下来,别着急,相信哥哥,一会就好了。”情况紧急,小男孩面色已经发绀,唐植桐顾不得朝举手回答的小朋友致谢,一边弓下身子安抚着小男孩,一边将左拳放在小男孩肚脐上方,右手则包住左拳。

    一下、两下、三下,在唐植桐冲击到第五下的时候,怀中小男孩终于吐了出来,除了那颗硬糖,还有一摊呕吐物。

    劫后余生,小男孩吐完也顾不得脏,哇哇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用袖口擦着眼泪、鼻涕及嘴角的呕吐物。

    由于两人站的近,呕吐物不可避免的溅到了唐植桐的裤脚及鞋上,就连上身也在小男孩“努力”涂抹下未能幸免。

    那叫一个埋汰哦。

    此时,围观的人群自发的鼓起了掌,唐植桐将小男孩松开,竟然有些手脚无力,我特娘的干了啥??万一没救回来呢?

    冲动了,这可是非法行医啊!

    但转念一想,若是再来这么一回,自己还会这么做,毕竟现在人心还没有坏,坏人也没有变老,更不用担心会被人说“按常理来说,不是你硬塞的糖,你为什么要管”。

    “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掌声歇住后,人群中有人问道。

    “我叫……我叫无名氏。”唐植桐没说出那两个字,而是用手拽了拽衣服,亮出上面的徽章。

    人群中又是一阵掌声,唐植桐到底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挤出热情的人群,骑上车溜了。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唐植桐上辈子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学习XX好榜样、做好事不留名。

    唐植桐从小有个梦想,就想着做完好事帅帅的说上一句“我叫红领巾”,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万万没想到,这个梦想今儿竟然实现了!

    回到椿树胡同的妇联宿舍时,王静文正领着弟弟妹妹在楼下踢毽子。

    王静文、王静莹姐妹俩负责踢,王敬民负责看,一边看一边有气无力的为两个姐姐喊加油、喝彩。

    姐弟仨人各司其职,都挺忙,相处的倒也其乐融融。

    “姐夫!姐夫!你钓到鱼了?哦有鱼吃喽!”王敬民在看到唐植桐和车把上挂的那两条鱼后,也顾不得给姐姐们加油了,一溜烟的跑到姐夫身边,手舞足蹈道。

    “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小王同学一脚将毽子踢高,然后伸手接住,一个华丽的转身,面向唐植桐,只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关心的问道:“你这身上怎么了?吐了?”

    “没事,一个小朋友吐的,不是我。”唐植桐给小王同学一个安心的眼神,笑着回道。

    王静莹就文静了很多,在跟唐植桐打过招呼后,主动伸手拎着鱼,拿起鱼竿往家走。

    “走,咱先上楼,回家说,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唐植桐看小王同学还想再问,索性说道。

    回到家以后,小王同学反倒没在第一时间问,而是高声朝叶志娟问道:“妈,我爸衣服您收哪了?找一套外套出来吧,桉子衣服脏了。”

    “文文,别费那个事,没沾上多少,回家洗洗就得了。”唐植桐赶紧拦住小王同学,他还记得叶志娟上次那个无奈的眼神。

    小王同学上一次就给唐植桐薅走一件父亲的开司米,现在还在自家衣橱里放着呢,这次又开口要,唐植桐可不想让叶志娟觉得自家的小棉袄不仅漏风,就连棉絮都快掉光了。

    “哎呀,你别管了,穿这么一身多味啊?你换下来,我趁你做饭的工夫给你揉两把。”小王同学把手放在鼻子下扇扇,一副嫌弃的表情。

    “在衣橱里,你自己找吧。”叶志娟一边说,一边从卧室里走出来,看到唐植桐身上的呕吐物后,也关心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钓鱼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小朋友吃糖卡住气管了,我过去搭了把手,把糖弄出来的时候,他吐了些,溅到身上的。”虽然唐植桐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但岳母垂询,自然只能老实交代。

    “快去把衣服换上,先做饭吧,做完再聊,时候不早了。”小王同学动作很麻利,叶志娟同意后立马找出了一份父亲的常服。

    “行。那我先去做饭了,妈。”唐植桐不用看时间也知道,已经十二点多,确实有些晚了。

    在小王同学的招呼下,唐植桐进卧室换下衣服,就连鞋子也换了一双,土布鞋,穿着挺舒服。

    唐植桐挽起袖子来到厨房,先把窝头用锅给热上。

    兔子造个飞弹都有一个“捡大的打”的黑科技,百姓吃鱼也是,黑鱼、鲶鱼各有千秋,那就捡大的吃。

    “姐夫,姐夫。”王敬民看姐姐在帮姐夫洗衣服,自己鬼头鬼脑的进了厨房,悄悄关上门,小声的跟唐植桐打招呼。

    “咋了?搞这么神秘?”唐植桐给鲶鱼开膛破肚后正在清洗,回头看了一眼小舅子。

    “姐夫,你帮我报仇了吗?”王敬民在确认没人偷听后,一脸期盼的问道。

    “嗯,报了,报了,快出去吧,一会该吃饭了。”唐植桐含糊其辞,糊弄道,确实狠狠地爆了,小王同学都差点哭了,但这个是能跟小舅子说的吗?

    “我就知道,姐夫最好了!谢谢姐夫!”王敬民一听,兴高采烈,仿佛找到了靠山,斗志昂扬的出去了。

    唐植桐糊弄完小舅子,片鱼、剁骨,热油准备下锅。

    调料直接用空间里存储的,用料扎实,香味足,不知道做好后会不会馋哭楼上的小朋友。

    唐植桐在厨房里一阵叮叮咣咣,外面也是一阵叮铃咣当,然后王敬民又进来了,哭丧着个脸,撇撇嘴埋怨道:“姐夫,你骗人,我姐说你根本没打她。”

    “我也没说我打你姐啊?”唐植桐薅点料油进去,颠勺翻两下,小味挠一下就上来了,然后找出个盆,盛出来。

    王敬民明显是被香味给拿住了,不住抽鼻子,都忘了自己要说啥了。

    “来,验验菜。”唐植桐夹了一块鱼肉,放进一个小碗里,递给小舅子,自己则往锅里加了些热水,油水不能浪费,打个汤。

    “嘶哈嘶哈好吃!”一口鱼进嘴,王敬民算是彻底忘了自己来厨房干什么,仿佛只是为了来蹭这一口鱼。

    然而,小口鱼的冷却期是短暂的,等汤做好,王敬民又想来起自己是为何而来,再次央求唐植桐为自己报仇。

    “端着窝头,跟我来,我帮你报仇。”唐植桐脑壳被他闹的有点疼,让小舅子端着竹篮,自己则端着鱼。

    将饭菜放在桌子上后,王敬民就这么睁着两只大眼看着唐植桐,期待着姐夫接下来的行动。

    “听好了。”唐植桐没法,提示小舅子注意,然后清清嗓子,对着小王同学说道:“王静文同志,我坚决反对以大欺小,并对你的行为提出强烈抗议。”

    “完了?”小王同学听到后愣在了当场。

    “完了,我去盛汤。”唐植桐点点头,将呆若木鸡的小舅子扔在当场,转身回了厨房。

    “我去帮姐夫。”王静莹笑的肚子疼,捂着肚子挪到厨房门口,一边等着汤,一边等着吃瓜。

    瓜是没有的,王敬民虽然皮,但更知道姐夫做的鲶鱼香!

    美味在前,报仇什么的都得往后靠靠,毕竟人是铁饭是钢,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找姐姐报仇。

    吃饭的时候,唐植桐将今天上午的事情说了一遍。

    “别人问你是哪个单位的,你的回答很好。”当听到女婿说那句巧妙的回答后,叶志娟忍不住赞扬道。

    “嘿嘿。”唐植桐傻笑两声,当时估计脑子抽了,压根就没想着用空间将糖薅出来,也没有想救不过来的后果,更没有想着这么做是不是太石破天惊、是不是不符合常理,当时一心只想着把孩子气管里的异物给顶出来。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孩子也救回来了,唐植桐就想着顺水推舟的把这个急救法写进手册里:“妈,这个急救法挺管用的,写进手册里吧?”

    “这个法子以前有人用过?还是你自创的?”唐植桐没有问“能不能”,而是直接建议,叶志娟坐了这么多年办公室,这里面的差别还是听的出来的,但她考虑的问题就比较多了。

    “我小的时候见过一老头这么帮一孩子,今天看到就突然想起来了,算是有样学样吧。”唐植桐又开始了撒谎。

    如果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人站出来说自己发明了顶级的急救方法,很多人是不会信的,哪怕被验证属实后,也会让人觉得诡异,所以唐植桐必须得编一个看上去让人比较容易接受的理由。

    “你一会先写写,我回头找兄弟单位的大夫问问。”叶志娟没有怀疑自己女婿的说法,但也没有决定将这个急救法写入手册,一切都得听专家的,在确认切实有效后,才可以写进手册。

    “行。”唐植桐也不推辞,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唐植桐想低调生活,也想过将此事只当做一场意外,不提急救法的推广,也想过一旦整理成“XX急救法”后,肯定会有专家审核、试验一类的必要步骤,会给自己增加一些工作量,甚至宁静的生活会被打乱。

    但想来想去,唐植桐还是觉得这个急救法得总结、推广。

    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提前几十年推广开这个法子,那救下的人命恐怕能盖个通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