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海洋时代
繁体版

222封建制度

    林夕在后世受到的教育就是说从古迄今,从头到尾,就认为从周代或者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一直到辛亥革命,我们统称它为封建时代。

    因为是通过这段时间研究历史林夕发现这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林夕通过这段时间研究历史发现中国的真正封建时代仅限于周代800年,即使把封建时代的标准再放宽一些,也是到西汉的结束就彻底完结了。

    所谓封建出现在中国第一本书,也就是尚书之中这个词。

    什么叫封建?分封建制才叫封建,那么当年武王客商打掉商朝啊,商代是始族部落邦为主,那么武王克商以后,就把他的血亲和重臣71人分封在中原周边,乃至中原中暑,用以屏护中央。当时叫做五服制度。这也是中国历代藩属国和羁縻制度的开始。

    牧野之战之后,牧王纣王在鹿台自焚。这个根据林夕的想法可能是他以自身为具体向上天献祭了,自己不知道求的是什么。

    周武王进城之后对着这个纣王已经烧焦的尸体上射了三箭,又用剑在他身上刺击了四下,表示自己亲手杀死了纣王,然后最后呢用黄鉞砍下了纣王的头颅。

    这时候啊,这纣王有两个妃子已经上吊死了啊,以身殉国,很刚烈的女子啊,武王啊也把她们斩首示众。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啊,在周王定的罪名之一就是唯妇言是用,所以她们有罪。

    那这里边儿有没有四大美人的首位的妲己,书上没有任何记录,大概这两个人其中有一个女子的名字就叫妲己吧。

    然后周王就回军了回到了城之外,第二天又以这个隆重的仪式进城啊,就在殷商的这个宗庙前面登天子位。

    然后武王在太庙前几天细数了这个纣王的种种罪行,其中有一条就是说纣王轻视神灵啊,不好祭祀祖先。

    因为商朝他就是一个以占卜人牺祭祀为信仰的,这么一种祭祀文化,那纣王干的不好,怎么办呢?

    武王一定得干好,所以周武王架起大鼎啊烧起大火开始祭祀。

    牧野之战以后,武王分兵他四处平乱的时候呢,有殷商的旧臣啊,也有纣王亲戚的封国击败后。周军抓回来这个好多的俘虏还有这个纣王手下还有100多号大臣,也都一把火给献祭了。

    这个比较血腥,但是这确实是符合当时的社会认知,那武王要想平定商国让这些人心服口服,你就得按那些人的这个思维和他的行为习惯来考虑。

    殷商他们认为祭祀重要,那你就得把祭祀这事儿做足了啊,那时候用来祭祀的人级别越高效果越好,越隆重。

    所以首选就是纣王啊,其次是那些王公贵族啊,所以纣王的尸体下和这些大臣呀就都被献祭了。

    不光是献祭人,还有各种物品,这些都要被大火焚烧献祭给神的。书中记载大火就连续烧了几天几夜。

    同时武王为了安抚这个殷商那些臣民,就安排纣王的儿子武庚来继承这个商的香火,继续管理殷都这个区域就是河南安阳这一带。

    武王还顺带封了几个支持他的部落酋长为诸侯,传说呢周武王是顺便封了五个大的部落啊,正好是黄帝,炎帝尧舜禹,他们的后代。

    第一个是神农氏一族的后代,被封为焦国。他们就是现在国人中焦姓的始祖。

    神农氏一族的传说就是炎帝啊,神话传说中被这个皇帝打败的一个部落啊,咱们现在不是称炎黄子孙嘛,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

    第二个呢是黄帝的后代封祝国啊,在这个山东济南那边儿是祝姓的始祖。

    水浒砖里边儿晁盖被一箭射死的那个祝家庄,这是《水浒传》的第一个高潮,三打祝家庄。谁能如果能打下祝家庄,谁就为梁山的首领的那一段儿。当中的那个被攻击的地方祝家庄可能就是祝国的后裔。

    这个第三个呢是尧的后代封蓟国,就是今天的北京啊,后来被这个燕国给吞并了。

    第四个呢是舜的后代封道陈国。武王还把自己这个大女儿嫁给他了,封邑大概就在今河南临近安徽的那一代后来被楚国给灭国了。

    第五个呢是大禹啊,也就是夏朝的遗老遗少封了杞国,就是杞人忧天那个杞国。

    在河南开封现在有一个杞县最初大概就是封在这里。最后也是被楚国给灭国了。

    不过这几个部落的因功受封加上商候武庚,就是纣王的儿子,也就是说在周的统治范围内至少有六个相对独立的封国。

    周武王封这几个势力也是为了安抚其他诸侯同时表示自己的大公无私。

    这几个封国的周围也放了。几个姬姓的封国和比较信任的臣子来监视他们。

    周武王呢也在他们身边放了几个亲戚啊,驻兵看守,也怕他们造反作乱。

    周武王把他的三弟、五弟、八弟都换了这个封地了,把他们都安在安插在殷都的旁边儿啊,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结果,果不其然两年以后这个周武王一死武庚的叛乱了,而监视武庚那周武王的三个弟弟就一起反叛,最后是被周公的花了三年时间才陆续平定。

    然后周公做主,就把英丢这个地方封给了中国的九弟啊,建立了卫国啊,这个卫国呢一直是扛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才灭国。

    武王还把这个召公啊改送到北京,建立了燕国监视尧的后代蓟国,最后那个燕国呢又成功的把蓟国给吞并了。

    把姜子牙封到了这个山东淄博啊,建立了齐国,后来也是成功的吞并了祝国。周武王做了,就这么多的准备啊,确实没白干。

    这个独立于武王分封系统以外的其他六大势力,基本到这个春秋时期就都陆续消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陈国,这个是陈姓的始祖,后来虽然被这个陈国给灭了,那最后一任陈侯呢有一个儿子叫陈完。

    他在陈国灭亡之后跑到了齐国改姓为田,被当时的齐王封城的客卿。经过他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谋朝篡位,就流放了姜子牙的后代当了齐国国君。

    这就是东周进入战国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田氏代齐。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个田忌赛马里的田忌啊,孟尝君田文,这都是他的后代。这事儿还有一个后续,就是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把田姓分成第一到第八大部分把他们千里山东分布到大汉帝国的各处。所以百家姓中复姓第几的都是原来都是姓田的,所以姓陈、田、还有从第一到第八都是陈完的后代。

    周朝这个分封制叫封建制度,各封国他有自己完全独立的职权,也就是他有完全独立的统治权,外交权甚至有自己独立的军队,他们平护中央,这叫封建制度。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他最大的政治举措就是建立郡县制。所谓郡县制,就是打掉个封建封国或者各部落分封,然后由中央朝廷向地方委派命官,这叫中央集权制度。从这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都可以称自己为某某帝国。

    政治学上这种制度叫做君主专制制度,它完全是封建制度的克星。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的封建制度彻底结束。

    那么,中国近代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史学错误?是因为日本学者主要使用的是中文,尤其是历史学者。

    因为当时日本的历史书都是由中文写成的,所以他们在研究历史时也普遍使用中文。

    在明治维新前后,他们翻译了欧洲历史,而欧洲史基本上经历的是氏族部落制、封建制,然后资本主义制度,于是日本人翻译的西方史学过程发生的错误。

    作为中国留学生按照日本人的翻译,把中国社会也就照搬为封建制度。

    那么这些西放学者拿着他们信仰的西方的历史学,以及他们研究西方历史的逻辑攻击中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中国的禅让制是一种谎言。

    其实这是他们是错误的,因为禅让制这种制度只是中国后来的儒家学者给他们加注的名称。

    就像后人称前任皇帝的谥号的时候,其实皇帝在任的时候他是根本没有谥号的。而后人为了记录历史方便,便用谥号来称呼那个皇帝。

    其实儒家所说的禅让制度在后世的史书中其实也不绝其记录。向匈奴的左右贤王推举制度,辽朝的部落推举大汗制度,以及金朝的勃烈极制度都有原始禅让制度的影子,甚至和原始禅让制大同小异。

    其中记录最完整的就是蒙古国的推举大汗的制度,这也是中国史书中最接近原始禅让制的记录。

    我们主要了解禅让制产生的原因,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分配劳动果实,抵御外敌。

    所以要求领导人必须有能力。因此,选贤以能就成为一个选出带头人的重要标准。不然这个部落就很有可能无法生存下去。

    因此,禅让就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它的真实性是一直存在争议的,原因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有很多都是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后世所说的一些禅让,为避免不忠的骂名便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政权合法性与正统性。

    比如,西元220年,开元历2917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西元265年,开元历298曹魏元帝曹化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

    那么国家是如何到来的都会有一个基础前提,那就是法治国家是天然存在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并非是天生存在的,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那么国家是如何出现的?国家又是什么呢?

    国家是区域秩序与主权,任何一个社会要维持运行,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持秩序。

    那什么是秩序?比如马路上车辆应该如何行驶?交通规则就是秩序;城市如何规划,这也是秩序;国家发动战争如何打仗是战士和这也需要秩序;秩序可以很小小到一个红绿灯,也可以很大大到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的一场战争。

    如何维持秩序,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层逻辑,一个社会没有了秩序是肯定不行的,再坏的秩序也没也比没有秩序要好。

    没有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最怕的是敌人打过来了战和之间犹豫不定,然后什么事儿也不做,眼睁睁的看着敌人渡过黄河,要是再遇上内战死的就更惨了。

    但一个社会应该如何维持秩序,物产资源都差别太大,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乃至于文化各个方面的表达都不同,它怎么能够形成一个大一统国家。

    气候变冷是瓦解封建制度建立大一统帝国建立的先决条件。因为秦朝统一全国,虽然有商鞅变法,秦人勇敢作战的原因,但有一个原因是其他东方六国所没有干的。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都江堰,郑国渠。都江堰是秦朝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灌溉着四川的平原的。四川的天府之国的名号,友谊多半是因为他的原因而来的。

    至于郑国渠那引出的事情就更多了。

    郑国渠关系最深的有一个历史名人就是李斯。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来拜荀子子为师,荀子的思想激进的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治理国家的学问。

    李斯学成之后他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寻求机会。

    他到秦国后很快就得到了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

    使李斯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有一天他对秦王说,现在秦国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就如同扫除灶台上的灰尘,那么容易,而现在就是完成帝王之业,统一天下最好的时期,千万不能错过。

    李斯还奉劝秦王应该派人拿着金钱和宝物到各国去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后来证明这招果然有效,李斯因功被封为客卿。

    对于六国,李斯提出应该先灭韩国,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六国的勇士知识也已经看到了秦王一统天下的局势想延续自己的国祚。

    正当秦王计划要攻灭韩国的时候,韩王在走投无路之下采取了疲秦的策略。

    他将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派到秦国成为戏作让他游说秦国在京水和洛水之间穿着一条大型的灌溉水渠,表面上是为了发展秦国的农业。

    其真实目的则是要化解秦国的实力,诱使秦国把人力和物力都消耗在水利建设上。

    这样秦国就无力进行东伐,韩国就有了喘息的机会。

    秦王嬴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立即征缴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行修大型灌溉渠,由郑国主持。

    可正在施工的时候,韩国派间谍疲秦的阴谋泄露了秦王大怒,要杀了郑国。

    郑国不卑不亢的对秦王说,的确是韩王派我来当细作的而且提琴的政策也是真的。但是我修的水渠也是真的,如果水渠能够修成,对于韩国来说只不过是多延缓了几年的寿命。这条水渠而对于秦国大可是建立了万世之功啊。

    秦王听后觉得深以为然,决定支持郑国,就让他继续主持修建水渠。

    可后来东方各国也都纷纷的效仿韩国太细作到秦国来做客卿。

    大臣们就给君王说,其他国家过来的人都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到秦国来搞破坏的,恳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于是秦王救下了逐客令。

    包括李斯在内的其他六国人都要被驱逐出境。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谏秦王,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他说其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戎请来,由于从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简书,从晋国迎来丕豹和公孙之。

    因为这用了他们是秦国能兼并20国,称霸西戎。

    秦孝公重用魏国来的商鞅执行变法,是秦国富强打败了楚国和魏国阔地千里。

    秦惠文王重用魏国人张仪打破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臣服于秦国。

    秦昭襄王得到饭局,削弱了贵七力量,加强了王权,才使秦国成就第一。

    这四代秦王都任用客卿,他们对秦国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逐客令,秦国就没有富丽之时,也没有强大之名。

    秦王嬴政明辨是非,果断的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重用李斯封他为廷尉。

    再来看郑国修的灌溉局为何从关中平原穿过,注入泾河,流经过今天的长武滨州竟然在高陵的陈家滩。

    诸如为何由于泾河在汛期时含泥沙量大,河水变得浑浊。泾河在注入渭河时,两道河水一清一浊,色泽进行鲜明,因此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当时在泾河到漯河之间是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的平原,而这片平原却是则堵之地无法耕种。

    郑国就是要从泾河以一条渠流经这片区域注入到漯河这里,西北高,东南低,郑国就充分利用了这个地形,修一条干渠。赣取东西,从山西到户口,中山和户口后来分别称为中山和谷口都在泾阳县,西北隔着金水东西相望,干渠沿着北面山角向东伸展,自然的江展区分布在了灌溉区的最高地带,郑国又在谷口修建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自然河水入渠,这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灌溉面积,而且还能形成自流灌溉系统。

    有了巴蜀和关中之这两片产粮的地方,秦国才能保证百万大军出征的粮草。

    秦汉之前北方六国全都修长城,如果你把北方六国的长城和我们那个农耕带的那个400mm等降水线做一个拼合,你会发现所有的长城几乎都修在400mm等降水线的沿线上。

    长城以内是农耕,以外是半农半牧,再往北200mm等降水线以北就是完全游牧民了。再往北就是沙漠带中国著名的漠南漠北就是处于这个沙漠带的南北。而且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向北,人们对神灵越敬畏,越向南,人们对神灵的态度越功利。

    这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人类文明起源于人创造神,在远古的的时代,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便认为天上有神来控制这些自然现象,所以就兴起了万物有灵。神也成为了人类团结的力量的开始。

    所以一个一个的神就出现了,依托这些神就开始成立部落,部落强大以后就开始四处扩张。

    这些扩张并不是他想获得更多的土地,而是不得已而为之。部落强大以后人口扩张,它需要广袤的土地来养活部落的人口,所以相互之间的部落就发生战争。

    不过也不一定是战争,因为中国的国家来源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文明。

    而农业文明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灌溉和旱灾。相邻的部落或者是由于战争,或者是由于修建灌溉系统或者控制水害,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

    这时中国就进入了万国时代,也可以说万神时代。中国最早的关于国家的记载就是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军事,就说明当时的古人已经认识到了控制思想和握有强大武力的重要性。

    而控制思想就需要神,开始也可能是以真人来代替神的角色的。向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说的伏羲,女娲,神农氏,有巢氏等都有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物。

    不过这种制度的缺点很大,就是神如果是由人来代表的话,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而是犯了错误的人如何代表神呢?

    所以渐渐的神就变成了一种精神象征。当神不可能出现身于人前的时候他也就不会再犯错误了。

    但是这种只存在于精神意义上的神,又如何像原来一样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呢?又是让神如何和人交流呢?

    于是就出现了可以沟通与神的人,也就是中国传说中的大巫。大巫既然把持了与神交流的渠道,而神又是秩序和法理的来源。于是这些大巫就成了部落联盟的实际上领导者。大巫或者王以祭祀的身份统领着部落的子民。

    这些大巫和王的实力和力量是不一样的。所以渐渐的这些部落就开始吞并周围弱小的部落。每击败一个部落就会把那个部落的神吸收到自己的部落里。

    所以渐渐的每个部落的神也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只有一个主神和无数臣服和服务于他的神,这样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便出现了。

    当然因为他们都是由神统治的国家,这些国家就不可能出现一个统一的神国,所以就出现了另一种组织形式部落联盟。

    而如何选出部落联盟的首领呢?这时禅让制就出现了,就是原始的民主议会,大家作为部落头领的大巫坐在一起选出当中知识最渊博或者领导能力最强的人,来率领大家对抗敌视自己的部落联盟或者修水利除水害。

    但是随着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越来越大,这时统一思想就变成了迫不及待的事情。

    神的作用在于无可争议,这样制定出来的法律才能有其合法性,因为法律来自神的绝对权威。从而确定社会能够稳定的运转,最后形成正题,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神权。

    因为有些事情必须假借天神的名义来进行推行,但是在人人可通神成为大巫的情况下,难免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所以这时中国历史上就发明了发生了一件赫赫有名的事情,颛顼帝绝地天通。

    这个事件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颛顼帝砍断了同神联系的大树,这是神话传说。

    第二种就是颛顼地废除了所有无能沟通鬼神大巫的权力,只能由他来沟通天地。

    颛顼就成为了天地间唯一一个能沟通天神的大巫。其他人必须按必须依托颛顼的沟通神的教喻来管理子民和进行各种活动。从此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也换了一个身份,那就是人皇。

    实际上这个影响在历朝历代都有表示,那就是在中国只有皇帝能够祭天,祭地和进行各种封禅,其实就是这种制度的延续。

    不过结合这两个传说,在看在四川发掘的那个三星堆遗址很可能就是这个颛顼绝地天通的产物。

    因为在当时祭祀天神是一种十分隆重的事情,祭祀的物品也肯定是用当时最珍贵“金”,青铜制作的祭祀的物品。

    所以颛顼帝在绝地天通时把所有的大巫的祭祀器具全部收集上的,然后砸毁掩埋就是个相当正常的事情。所以三星堆才会出现那么多奇形怪状,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物品。而且单个看来都和古代上古传说的神话故事有联系。

    因为它们本来就是那些神话故事的来源,或者说是依托那些神话故事创造出来的物品。

    但是人皇的出现也带来了另一个麻烦,那就是什么人才能够成为沟通天地的大巫?唯一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依靠血脉传承。

    那么在人皇的选择上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就是传承于当代人皇的后代,继续代替父亲成为下一届人皇。

    第二种就是在以前当过人皇的家族中挑选出贤能者。因为他们家族担任过人皇所以也有沟通天地的能力也可以成为人皇的备选。

    通过各部落首领的投票从中挑出贤明者。这种办法有两个好处。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当代人皇家族的势力的不断扩大。

    另外而使其他部族同样可以得到继承人皇的权利。这样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这种方式是占据上风的于是便产生了禅让制。

    这两种挑选人皇的继承方法一直在争夺,表现就是禅让制和血脉继承制的交锋。最后传承血脉派获胜,于是就有了夏朝的建立。

    但是这种以天神作为最高命令的文明也是有很大的弊端的,那就是牺牲。

    一旦遇到不可解的天灾或者事情,人们就会用祭祀的方法向天神解释如何解决便逐渐出现了两种解决办法。

    一种是用蒲草演算,另一种就是用甲骨文古板写上要祈祷的内容,向上天祈祷。这种文明发展到最高阶段就是商朝的祭祀文化。

    华夏文明源于黄河流域,商时期的实际控制的疆域大约只有河南的一块盆地。

    当商王朝开始扩张,就一路沿着黄河逐步向东,在扩张的途中和当地的土著发生了冲突。

    商王朝对四周敌人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双方朝四面为敌。

    东夷可以看出这些人擅长使用弓箭。向北遇到了北狄的说明是一群依靠打猎为生的民族。向南就是南蛮,就是说丛林中蚊虫摄影较多。往西就是西戎,说明这群人很会打仗。

    商王朝如果看史记,就会发现说关于这个商王朝的记载呀是最少的,比夏朝还少。

    但是随着殷墟的发现的考古工作的逐渐深入,就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就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商的认知,商朝的恐怖远超我们的想象。

    《封神演义》里描写的这个纣王扒皮、剖腹、炮烙根本就不算什么,根据一些这个甲骨文的商人的主要特点呢就是极度迷信。

    商国人相信这个刮风下雨,人的生死,万事万物都是神灵掌控的,所以这个商王主要工作用祭祀大事儿大祭祀,小事儿小祭祀。

    这怎么祭祀呢?这就相当血腥了,不活人啊,主要是分为人牲和人殉。

    人牲啊就是类似于《三国演义》中曹操祭祀乔玄,曹操用的太牢之礼。

    就是猪牛羊三种牲口宰杀洗净做熟了,摆上这个祭台祭祀。

    那人生自然就是用人了,这个东西叫青铜鹽,据这个考古学家说这是一种蒸锅。

    就这东西挖出来的时候啊,里边儿堆了好几个人头,而且这玩意儿不止发现了一个有很多,也就是说这一世啊是把人头放了,蒸熟了进行祭祀。

    殷墟发掘出来有一个宫殿遗址啊,这个宫殿啊每个柱子下边儿都有一具人骨。

    大门的下面有15具人骨,其中有三个还只有头骨啊,摆的整整齐齐,严丝合缝,旁边还有100多个殉葬坑啊,几百具尸骨。

    整个殷墟的发掘过程中啊,到处都是殉葬坑,随随便便就几百句,几千句尸骨,其中还有很多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