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处处针对建虏(求订阅)

    魏忠贤见状也不再说什么了,见皇帝也无事,也不打扰朱由校看奏疏,告退跪安而去了。只留下何宁跟张昶二人服侍朱由校。

    上密折的不仅仅是熊廷弼,杨涟也上了密折。

    不过他们二者貌似事先串通好的,各说各的事情,与熊廷弼在密折上说的朝鲜事相比,杨涟则说的是蒙古之事。

    原来乌喇那拉·和顺跟随杨涟后,经过二人交谈,杨涟就从他口中得知了许多关于蒙古跟女真的恩怨。

    其中一个便是内喀尔喀实力最强的宰赛台吉,为了支援明朝率军偷袭建虏,最后被努尔哈赤打的大败,继而被俘,现在仍旧被努尔哈赤关押,至今没有释放。

    由于宰赛台吉在内喀尔喀部落中声望极高,内喀尔喀各部都想把他救出来,但努尔哈赤迟迟不放,还以此为条件,要求跟内喀尔喀结盟,内喀尔喀各部只是勉强表面上同意,但还是心向大明。

    这话说得让朱由校忍不住吐槽,可拉倒吧,什么心向大明,是大明财大气粗,跟大明混就有赏银拿,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是趋利附势罢了。

    跟着建虏土鳖混,如果按照历史上还好说,但现在努尔哈赤不仅给不了他们什么好处,反而有可能被努尔哈赤打秋风。

    还有一个便是关于蒙古林丹汗的,从和顺口中得知,现在蒙古的林丹汗也与努尔哈赤交恶。

    原来广宁巡抚王化贞为了帮助朝廷对抗建虏,跟熊廷弼商议以每年四万两赏银,让林丹汗助力明朝协防辽东。

    林丹汗得讯后欣然接受。于是前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七年,他派人携国书出使建虏,让努尔哈赤不要“轻举妄动”,努尔哈赤忍了,反而回信怂恿林丹汗与自己结盟讨伐明朝。

    但有着黄金家族血脉的林丹汗,根本看不起女真这帮打猎的土鳖。对努尔哈赤的拉拢根本不予理睬,还扣押了后金使臣硕色乌巴什,直到现在还没有归还。

    而就在半年前,努尔哈赤听信内喀尔喀传来的谣言,以为硕色乌巴什被林丹汗所杀,便斩杀了林丹汗的使者康喀尔拜虎,导致二者已经彻底决裂。

    杨涟知道此事后,就觉得完全可以把内喀尔喀跟蒙古利用起来。

    原本这两家对建虏还有顾虑,对明朝可能还虚与委蛇,但现在老奴辽沈大败,名望受损。这两家听到建虏落势定会蠢蠢欲动,准备对建虏动兵威胁,要回宰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既然如此杨涟就建议朝廷应该跟蒙古一起出兵,对抗建虏,这样即可提高朝廷的威望,也可以打击建虏。

    想到这里,朱由校也点了点头,此事完全可行,他也怕蒙古跟建虏联合起来。

    历史上就是林丹汗单独出兵被努尔哈赤打败,导致内喀尔喀完全倒向建虏,林丹汗实力大损。

    等皇太极即位后,联合内喀尔喀部跟科尔沁部的建虏,不断向西渗透,林丹汗不堪其扰,被破西迁,皇太极又乘胜追击,发动对林丹汗的决战,彻底征服漠南蒙古。

    林丹汗不得已亡命青海,逃难过程中部众大量流失,逃到青海活命,希望东山再起,但却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滩。

    至此建虏统一了漠南蒙古,建立了满蒙共同体,大大增强了建虏的实力。

    明朝的整个北疆都在他的兵锋之下,导致他五次入寇京畿,明朝没有办法,宁锦防线就是个笑话,根本没啥用。

    所以现在一切不利于建虏跟蒙古联合起来的做法,他都要支持。

    一切有利于建虏跟蒙古联合起来的做法,他都要不遗余力的反对。

    想着想着他不禁感叹,杨涟眼光确实独到,这个建议甚得他心,但具体实施起来,还需从长计议。

    不要弄得跟蒙古联合起来出兵威胁,再被建虏打败,那就丢人丢大发了,所以此事现在急不得,须得徐徐图之,就让他跟熊廷弼多谋划下,看看什么时候出兵合适。

    除此以外,杨涟在密折上还有一个提议,也让他惊喜不已。

    便是杨涟从那个乌喇那拉·和顺口中得知,努尔哈赤当时为了统一女真,四处攻伐,攻灭辉发部,讨伐乌拉部,吞并叶赫部等等。

    但努尔哈赤虽灭其部,但被征服的部落并不是人人都对其心悦诚服的,还有许多人对他不满,甚至努尔哈赤家族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乌喇那拉·和顺就是个例子。

    他就是海西女真乌喇部末代贝勒布占泰之子。努尔哈赤攻灭其部落后,布占泰仅以身免,逃至叶赫,又被出卖含恨而死。

    和顺从此对努尔哈赤心存怨恨,想要为父报仇,于是带着仅存乌喇部三十人转而投靠明廷。

    再比如叶赫部被灭时,其首领布扬古临死前,也对努尔哈赤进行诅咒,许多叶赫人也逃到了明廷效力求活。

    所以杨涟觉得,既然建虏可以招募辽人为奸细,那朝廷也可以拉拢那些仇视建虏的女真人为奸细,或者把他们拉拢过来,寇可为,我亦可为。

    朱由校觉得此计甚毒,建虏本来就人少,如果这般拉拢,量变到质变,定会让建虏的势力越来越弱。

    想着这他就亲自用朱笔给这份密折批红,同意杨涟这个做法,鼓励他与熊廷弼放手去办。

    无论是联通蒙古,拉拢女真人,还是辽南、镇江驻军,掌控朝鲜。他都大力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支持给支持,只要能消灭建虏啥都好说,自己就是他们最大的后台。

    “张昶,你把这两份密折摘抄一份存档,原件跟朕的批红,直接中旨下发,火速发往辽东。”

    张昶闻言便有些迟疑,想了一下还是小心翼翼的问道。

    “陛下,这旨意没有经过内阁票拟,这发出去怕内阁有怨言,言官听到后定会上书的。”

    朱由校自然知道这些,明代皇帝不通过内阁直接下达的旨意叫做中旨。

    但明代许多官员都认为“中旨”不合规定不予执行,并且一言不合就开骂。

    “无事,朕明日便会跟内阁讨论,直接下发吧。”

    张昶见朱由校坚持,也不再怠慢,当即出去颁旨去了。

    第三更奉上,明天继续尝试三更!

    求订阅!求月票!

    下面有书友群链接,想加的可以点击加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