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繁体版

第三百八十八章 朱由校的建议

    朱由校刚才在心中简单估算了下大明朝廷拥有的白银储备。

    加上内帑、以及户部存银,还有新押解的盐税银子,大约有三千万两左右。

    但这与整个大明朝的白银储备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朱由校前世便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详细讲过中国历代白银产量,加上明朝中后期的海外流入的白银,加起来有八亿两左右。

    因此哪怕朱由校把这三千万两全部弄成银币,也仅仅占据百分之三而已,与民间所用的白银数量相比,这个数字根本不够看。

    甚至把三千万两银币全部投放到民间,也对大明民间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对于民间来说,也就是多了一种新的货币而已。

    因此进一步推行钱币改革,也为了让朝廷更好的创收,让朝廷收取铸币的差价和利润。他必须想办法鼓励民间百姓把手中白银主动交付宝泉局,兑换成银币或者,铜钱才行。

    想到这里,他稍微整理下思绪,便对着刘一燝、徐光启等人郑重其事道:

    “朕早就听闻民间富商大贾,每每赚钱后就喜欢把银钱藏于家中地窖,不再使用。朕想着必须鼓励百姓把手中的白银、铜器主动兑换成银币、铜钱才行。”

    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自然是聪明人,自然明白皇帝这么做的目的。

    朱国祯率先站出来反对道:

    “陛下,如此恐怕很难,市面上本来就币值复杂。从太祖以来,每次新皇登基都会大铸造钱币,百姓手持各朝通宝,在他们看来,只要是银两跟铜子就行,其他的他们不会关心。

    如果让百姓主动兑换除了对朝廷有些稍许得利外,对百姓任何好处,反而会徒增麻烦。如果朝廷因此强行让百姓兑换银币、铜钱,万一下面官吏处置失当,民怨沸腾那就麻烦了。”

    其余等人一听朱国祯这么说,也暗暗点头,觉得朱国祯说的甚有道理。

    他们刚才听了皇帝的想法,顿时觉得不可行。心想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让百姓换成银币、铜钱,无非就是强迫嘛。这种扰民之法他们是万万不可接受的,一个做不动不好,下面有人强迫百姓兑换,怕又会再蹈反抗矿税之事了。

    见下面众人反对,朱由校也不意外甚至也不在意,因为在他心中有了想法。

    “诸位爱卿多虑了,谁说要强迫了?朕说的是要让百姓主动兑换,其中办法朕也想到一个,你们听下看是否妥当。”

    众人一听皇帝不强迫百姓,而是要让百姓自愿兑换,心中疑惑更甚,不知道皇帝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看见众人疑惑的眼神,朱由校略微思索后,有条不紊的解释起来。

    “徐爱卿刚才说过了,制造银币有八分(8%)的利润,制造铜钱有八成到三成(80%-30%)的利。正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正如刚才朱爱卿所言,强迫百姓兑换只会徒增矛盾,还让百姓反感,到时候定会重演神宗朝反抗矿税之事。

    因此朕的想法便是让利,唯有让利于百姓,百姓才会主动把白银换成银币,还不会怨恨朝廷,反而会感谢。”

    让利?

    看着皇帝这般说辞,在场诸人最开始一懵,随后就明白啥意思了。

    皇帝的意思太明显不过了,既然不能强迫,那就把朝廷铸币的利润让出一点,给愿意前往宝泉局兑换银钱、跟铜钱的人。

    “就是不知道陛下想怎么让利,让几分利。”

    这时朱国祯也不再出言反对,反而对皇帝“让利”的想法甚是感兴趣。

    “不需要多,白银八分利,只要让两分利就可以了。铜钱也不宜过多,只要五分利便可。”

    此话一出,众人也开始盘算起来,许多人想着想着也纷纷点头起来。

    “如此甚好,如果让利于百姓,百姓定会愿意主动把手中的银两、铜器兑换成银钱,铜币。只是铜钱让利是否太少了。”.q

    朱国祯觉得皇帝说的甚是有道理,但心中也有些疑惑。

    银钱还好,铜钱的利润高达八成到三成,但现在只让利五分,这未免太抠搜了,既然让利就应该让大一些才行。

    只是他话刚说完,叶向高就摇摇头站了出来。

    “不可,依我看这利让的还高了。让利五分,价值一百文的纯铜可兑换一百零五文,别看这个数额不多。但这等好生意定会让许多人趋之若鹜,甚至还会怀疑朝廷会不会有什么别的心思呢。让利四分、三分都是可以的。”

    朱由校听着叶向高这话,心想叶向高果然对财税、数字一事敏感,立马知道了其中的关键。

    这个让利确实不高,但正因为不高才会让百姓相信。

    如果直接打出让利一成,肯定没有人愿意过来兑换,唯恐朝廷会欺骗自己。

    “确实如此,不过也不能太低了,太低就没人愿意兑换了。并且还不能大规模放开兑换,只限于宝泉局所在地,不然蜂拥而至,定会出现混乱。

    还有宝泉局也不是过来兑换就给换,每月一定兑换银币、铜钱的额度,一旦满了必须等下个月才行。如此百姓定会珍惜兑换名额,觉得这种利不可轻得,定会踊跃兑换。”

    听着皇帝说出这么多奇思妙想,众人听了暗暗称奇,暗想皇帝想法真的好,放在民间绝对是个商贾奇才。

    “陛下慧眼如炬,如此做法定会让成功兑换的百姓对朝廷感恩戴德,不会心生怨恨。”

    “确实如此,如果在三地试点,并且每月有兑换额度,还不容易引起地方混乱。如果不行,也可进一步修改或者废止。”

    沈灌闻言当即躬身赞同,其他众人也觉得这么做是可行的,也没有了其他疑问,纷纷称是赞同。

    见众人纷纷赞赏这个想法好,朱由校也是微微一笑,心想这才哪到哪,以后的金融花样多着呢。

    “好,那就这么办了。不过既然要熔铸、兑换钱币的话,就定要涉及到钱财之事,依朕看以后宝泉局单独拎出来,就让户部跟工部共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