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繁体版

第五百三十八章 长崎与台湾

    四月二日,澎湖外海。

    十余艘由福船、乌尾船组成的舰队趁着北风南下,经过两日的航行,终于驶入了澎湖最大岛大山屿的码头。

    大山屿的码头看起来不大,是新修建的,只有十一丈大小,四五个泊位。但码头上面人却看起来甚是熟练。

    早早就在码头上等候了,见有船队进来连忙纤线拉绳,指挥着船只靠港。

    没过一会,就见一艘福船下来三十多人,下船以后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忍不住四处张望,观察着周边的一切,对澎湖的一切都甚是好奇。

    “都别张望了,这里还没有到台湾了。这里是澎湖岛,是去台湾的必经之地。我乃澎湖巡检司的书吏,你们一路坐船也甚是辛苦,码头准备好了饭食,今晚就先在这里休息,等明日再前往台湾。”

    这时一个穿着皂衣,头戴高帽的书吏走了过来。看着众人都忍不住四处张望,忍不住嘱咐起来了。

    “赶紧走不要占地方,还有三船的人等着下呢,跟我去前面空地上,到时候我要一个一个点名。”

    那个书吏说完就不再理他们了,转身就走,那些人见状连忙跟上。

    “官爷,去台湾分田的事情是真的吗?”

    众人走了一会,人群中一个四五十岁的精壮汉子并步上前,走到那个书吏旁,两手一搓,点头哈腰的询问起来。

    那个书吏闻言瞥了那人一眼,随后又见后面众人纷纷朝自己望去,貌似都想询问此事。看着众人期颐的眼光,那个主事呵呵一笑。

    “此事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朝廷自有章程,既然说好,那绝不会食言。凡是去了的一人一百亩土地,并且都是地力肥沃的好地。更何况你们是第二批,到时候土地任伱们选择开垦,不怕没有好地,只要去官府登记便可。”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顿时面露欣喜之色。

    他们原本都是闽浙过来求活来的,来之前就听说台湾是蛮荒之地,许多人根本不想来,要不是看在分土地的份上,他们才不会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只不过你们也要做好准备,这澎湖距离福建还比较近,但你们看看周围,还属实有点荒凉。而台湾比这荒凉数倍,等出了大员港后,都是森林树木,到时候就是遇山伐山,遇水架桥,还要跟当地土人打交道,如果碰到个头昏脑热的病痛,连个医治的都没有。”

    见这些人面露喜色,那个书吏立马就泼了一盆冷水。只不过众人对此不以为意。

    他一旁点头哈腰的中年人闻言面露苦笑,拱手道:

    “多谢官爷提醒,这些事情我们早在厦门启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福建那边谁不知道台湾艰苦,一听说去台湾垦荒,如丧考妣,都明白去了就难回来了。”

    他说着又回望了下身后众人,缓缓道:

    “但我们这些人要么就是孤身一人,要么就是家里面粮食不够吃,要么就是家里面遭了灾活不下去了。

    现在有台湾这个活路,我等怎么不会珍惜,反正在家待着活不下去,还不如出去闯一闯呢。再说了,台湾好歹距离福建比较近,都是我大明国土,以后回福建也方便,比下南洋不知强了多少倍。”

    “说的极是,总比下南洋强,官府不仅给田,还给种子工具,只要去了,凭着这一膀子力气,我就不信挣不下一份田土。”

    书吏的询问如同打开了话匣子,众人来台湾开垦田土的理由有很多,但总结起来就是一条,那便是求个活路。

    那个书吏看完也是缓缓点头,这些人是,他又何尝不是呢。

    去年袁总督上任以后,便力行设关开海一事,同时还整顿福建、浙江水师,将其合二为一,修建战船,还以老将沈有容为水师提督,重设澎湖巡检司,修建澎湖码头。

    而今年以来,更是要进行台湾移民之事,命人巡查台湾,派官吏驻扎澎湖,愿意去的官吏的待遇比以往好多了,可分田土二百亩,这也正是自己在此地的原因。

    “好了!不要了,全给我站好,挨个报上名字,籍贯,我好登记造册。”

    书吏想了一会摇摇头,没过一会众人便来到了一个空地上,他坐在椅子上让众人排好队,一个个上前登记。

    “闫有功,三十二,籍贯漳州府。”

    “宁贤,二十一,籍贯龙岩。”

    ·······

    此时澎湖往西一百里,澳门外海。

    杜拉克站在舰首,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澳门港口,心中不甘道:

    “走吧,先行前往澎湖停驻再说。”

    “升帆,转舵!”

    一旁的劳伦斯闻言当即让传令兵传令,紧接着十三艘战船陆续升起帆布,缓缓朝东驶去。只留下两个卡拉克帆船停驻在澳门外海,封锁道路,防止葡萄牙人出港。

    日本,长崎。

    长崎市是位于九州岛西北部的长崎县的首府,狭长的长崎湾被屏风般的群山所环绕,使得长崎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港口条件。

    再加上日本战国时代,长崎领主大村纯忠实行港口的对外开放,积极地为海外贸易商船打开大门。自此天主教传教士、葡萄牙、西班牙与大明商人纷至沓来,让长崎成为了日本数一数二的贸易大港。

    其中因为大明距离日本最近,货物众多,因此在长崎的大明商贾是最多的。

    甚至许多人得到了长崎藩主的特准,在长崎买地建屋,购置产业,娶妻生子,视为“住宅唐人”。而以这些人为代表,在长崎城中,也形成三江帮、漳泉帮、福建帮等以明人商贾为主的商帮。

    他们以地域为划分,商帮之间相互帮助,互通有无,并且各有一个“头人”管理本帮华侨事务,视为甲螺头目。

    而甲螺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两人,一个便是漳泉帮的颜思齐,一个是福建帮的李旦。二人都是一时的大海商,贸易网络横跨吕宋、大明、日本等地,只要做海贸生意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二者要说名气最大,还是要数李旦。

    其本来在南洋做生意,只不过在吕宋马尼拉做生意的时候,经常与西班牙人展开竞争,因此被西班牙人驱赶,被迫转至日本九州长崎定居。

    并且据传在首任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统一日本期间,李旦还给予资助资助。因此在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给予李旦种种特权,使得他很快在长崎站稳脚跟,垄断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线路。

    因此其手下的船只近百艘,被西班牙人称为“中国船长”,但从中国走私到日本的商船,都要向“中国船长”交保护费,否则无法通行。

    “你与我算是旧相识了,没想到你今日却飞黄腾达,居然替皇帝做起了生意。有了皇商的名号,是不是做起生意来,比以前更加舒坦了。”

    长崎城福建公馆内,李旦正在跟一个年余五十多岁的商贾品茶议事,二者如同多年未见的好友,李旦见面以后更是一阵打趣。

    “我也是沾了我外甥的光,谁能想到他只不过是给汤若望做了一回翻译,就能够被皇帝所赏识,更被皇帝委以重任。我去年听说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是听错了呢。”

    与李旦聊天的商贾不是别人,正是郑芝龙的舅舅黄程,黄程之前也是做南洋与日本的生意,因此与李旦甚是熟悉,只不过这次他来可不是闲聊的。

    “是啊,现在大明真的一天一个样,前年还海禁呢,去年就废除了,还鼓励还冒。之前每年来长崎的船加上佛朗机的,一共才一百多艘。而现在呢,截止四月,就有五十艘商船来长崎了。长此下去,生意怕越来越不好过了。”

    黄程听到李旦这么说,心中也暗自冷笑。李旦说的虽然是实情,但他又不只是做生意。来日本的船越多,给李旦的保护费越多,甚至李旦劫掠的也越多,他估计高兴还来不及呢。

    但黄程想了下自己来的目的,还是稳定心神,缓缓说道:

    “大明开海以来,商贾争相出海,现在出海的船引已经卖了上万份了,以后只怕会越来越多。以后无论是朝鲜、日本、还是琉球南洋等地,怕都会有我大明商贾的身影。并且皇帝也派了使团前往西洋,我大明商社也派人去了,到时候也会前往西洋通商。”

    李旦一听这话,饶有兴趣的看着黄程。

    “你就不要说这话刺激我了,我觉得在日本挺好的。哪怕现在大明开海了,我也过得很是滋润。”

    黄程一听这话,顿时觉得李旦真是个口是心非之人。如果他真的不在意,就不会说出来了。

    “呵呵,李公,德川家康死了将近有五年了吧,我听说现在长崎有一个颜思齐很不错,他异军突起,在长崎也颇有实力,我就不信起后面没有人。并且我听说他现在还把手伸进了台湾,难道你对此就熟视无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