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一哲徐懋功
繁体版

第151章 夺哀还官

    舒国公徐盖病危,李世勣告假解职尽孝。父亲遗愿:叶落归根回故土,柩栖卫南徐庄地。

    姊姊接到父亲的灵柩,扶棺嚎啕大哭。李世勣说:“姊,不要太过悲哀,人生七十古来稀。高祖皇帝寿岭不过六十九岁,耶耶寿龄比肩高祖皇帝,已是儿孙满堂。见过了人世间荣华富贵,列班殿堂伴帝皇,该有的都有了。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长久,何况世间凡人呢。耶耶老亡,是顺天之事,你哭坏了身子咋办?”

    “懋弟呀,耶耶依附儿子,列班朝堂伴帝皇,你是心安理得。可姊呢?你们父子把田地房产都送给我了,十多年来,女儿没给耶耶端过一天饭,没给耶耶缝衣纳鞋。女儿愧对耶耶……”

    “姊,无需内疚。耶耶生前遗言,叶落归根,灵柩回老家,就是让你陪着尽孝。为弟皇命在身,忠孝两难全。对先祖一年四祭,全靠姊的一家人祭祀。至于祖上财产,都是身外之物。

    耶耶去世了,他带走了啥?世上的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姊,平安积福,康健为宝。”

    姊姊伸手替弟弟理理乱发,整整发髻说:“懋弟,你告三年合一千天,吃喝拉撒睡,全归姊管。不要那些粗手笨脚的下人侍候,碍着咱姊弟俩悄悄话。”

    州府县衙乡绅都来吊唁。发丧完毕,族人们垒土墙,结庐守墓。事与愿违,驿使送来公函,诏:李世勣夺哀还官,回京面圣。

    李世勣沉思,虽然请假离职,可是并州都督府驿讯不断,北疆安宁没有外敌入侵,朝庭有何大事诏我夺哀还官?

    皇命难违,召集族人聚餐辞行。姊姊送了一程又一程,千嘱咐,万叮咛:“懋弟呀,自从山东齐州去山西并州,一去十年多,姊弟方得见一面。今日一别,下次见面是何年?十年?二十年?”

    “姊啊,皇帝有诏,臣将必应。姊弟情深,皇命难违。姊……姊,就此留步。”

    姊姊泪眼朦胧,牵着弟弟手说:“懋弟,父母亡故,唯有弟弟亲。当官没有自在身,我的儿孙不作当官人。”

    “姊,送弟千里,终有一别。以路边这棵树为界,送到此为止。树北背荫,姊弟情深。树南朝阳,皇命在身。就此告别。”

    姊姊一手扶树杆,一手以袖擦泪,背向弟弟喊:“懋弟,你走,你上马,快走哇!”

    离别时多滞留一刻,多一刻悲情。李世勣跃马扬鞭,催马速行。

    姊姊听着马蹄嘚嘚声远去。转身眺望弟弟的背影,抱树而泣。望着弟弟越行越远,一直到望不见弟弟的身影。

    当官难断家务事,皇帝难理王子情。唐皇李世民将太上皇李渊养在深宫,不能与外界往来。太上皇闲来无事,与宫中女人生了一大群娃儿,留给二小子世民哺养。

    太上皇李渊晚年与几十女人生娃有讲究,多是一胎了事,几十个儿女,几十娘家。各个娘家人拉帮结派,纷纷扰扰谋名求利。已经封王的王子们在封地招募文武人才,笼络当地豪门大族,自成一方势力。

    对外战争年代,一致对外。和平时代,皇亲国戚千方百计争权夺利。太子李承乾的心腹幕僚们也处心积虑谋划,更换东宫六卫率军府的将官。唐皇世民看在眼里,孩子大了,有了自立自强的意识。儿子承乾当太子十年有余,时间够长了,就缺乏耐心。太子意图亲自掌控东宫六卫率军府。如果任其妄自尊大,会不会学父亲那样,提前抢夺皇位?

    皇子们与朝中大臣有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如何扼制日益增长的各个利益集团?遍数有威望的文臣武将,唯有李世勣与皇子们没有姻亲关系,急诏李世勣回京城议事。

    李世勣在卫南徐庄告别姊姊,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不日到了长安,进宫觐见唐皇世民。君臣见礼完毕,唐皇世民摒退左右,直言不讳:

    太上皇生有二十二男又十九女,合四十一个儿女,计三十多个生母。每个生母都有一个宠大的家族。年长的皇子是武德二年封王,至今将近二十年。皇子们在各自封地拢络世家大族,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回眸春秋时代周朝,朝庭强,诸候弱,战乱少,周朝为天下共主。到了周朝战国时代,诸候强,朝庭弱,七国争雄,周朝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国将不国。如何制定律规,明令制约皇子们一方独大?

    李世勣听到皇上如此坦陈皇家内情,心中一愣。怕什么就来什么,我回避朝政守边彊,怎么要我涉及皇家内政。唉,只能勉为其难应付一下。

    李世勣沉吟片刻说:“陛下,明令制约皇子在自己封地的强权作为,官员们碍于皇子情面,恐难以尽职监管。最好易地为王。”

    “易地而王?”

    “易地为王?”唐皇世民沉思稍刻说:“世勣将军,你一路劳顿,先回府歇息,明天再议。”

    李世勣辞别皇上出皇宫,一路思量,我提议:易地而王。是错了吗?皇上为啥中断商讨这个话题呢?当夜,李世勣浑浑噩噩做了许多梦。梦还未完,四更梆子响,起床漱洗去皇殿列班朝堂。

    唐皇世民这一夜浮想联翩。易地为王?这一决策忒妙了,比汉武帝的王子推恩令更妙。妙在一下子彻底破除皇子们的权力垄断与势力范围,又不损害皇家的尊严。

    这日早朝,唐皇世民当殿宣诏:并州晋王大都督府长史李世勣,遥领东宫太子左卫率。

    太子左卫率是东宫六卫率之长,没有左卫率的军令,任何人都不能调动东宫六卫率的军队。

    遥领?遥领太子东宫六卫率?由守边疆的外官遥领太子东宫的军权,这可是极其罕见的的事情。滿朝大臣都不理解皇上的用意,太子外出州府公干、出城围猎调用卫率军兵,都得到千里外的并州去请示李世勣的军令?

    遥领太子左卫率?李世勣也是愕然无语。夺哀还官,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东宫太子六卫率军队?

    父皇诏李世勣遥领东宫六卫率,太子承乾听在耳中,闷在心里,默默无语。

    所有人的表情都落在唐皇世民的眼里,早朝散朝之际,诏太子承乾与李世勣留殿议事。

    唐皇世民耐心向儿子承亁解释,为父要历练你独立处理政务能力。近来朕要离开京城长安,东巡洛阳。太子留守国都长安,军伍之事重之又重,故而诏李世勣将军遥领东宫六卫率。

    父皇这个解释合情合理,太子承亁心情释然。

    唐皇世民对李世勣说:“世勣将军,委屈你了,没有等你守孝期满,夺情复官,实有要事相委。太子左卫率一职,官阶是低些。事关中枢要害,非你莫属。”

    “臣不计效官阶高低,守边將军遥领京城太子宿卫军,具体如何统管,臣心中无数。”

    “太子左卫率事关皇城宿卫防务,你需了解一下皇家内务。看看这份皇子调整封地的卷宗。”

    李元景赵王,迁徒为荊王,母亲莫氏,嫔。

    李元昌鲁王,迁徒为汉王,母亲孙氏,嫔。

    李元礼郑王,迁徒为徐王,母亲郭氏,婕妤。

    李元嘉徐王,迁徒为韩王,母亲宇文氏,昭仪。

    李元则荆王,迁徒为彭王,母亲王氏,才人。

    李元懿滕王,迁徒为郑王,母亲张氏,宝林。

    李元芳,周王,母亲张氏,婕妤。

    李智云,楚王,母亲万氏,贵妃。

    李元享,酆王,母亲尹氏,德妃。

    李元轨吴王,迁徒为霍王,母亲张氏,美人。

    李元风豳王,迁徒为虢王,母亲杨氏,美人。

    李元庆陈王,迁徒为道王,母亲刘氏,婕妤。

    李元裕郐王,迁徒为邓王,母亲崔氏,嫔。

    李元祥许王,迁徒为江王,母亲杨氏,嫔。

    李元名谯王,徒迁为舒王,母亲小杨氏,嫔。

    李灵夔魏王,迁徒为燕王,母亲宇文氏,昭仪。

    李元晓密王,母亲鲁氏,才人。

    李元婴,滕王,母亲柳氏,宝林。

    以上是太上皇非皇后所生的庶出皇子,其下唐皇世民的皇子:

    李泰越王,改封魏王,母亲长孙皇后。

    李恪蜀王,改封吴王,母亲杨妃。

    李愔梁王,改封蜀王,与李恪同胞。

    李祐燕王,改封齐王,母亲阴妃。

    李恽郯王,改封蒋王,母亲王氏。

    李贞汉王,改封越王,母亲燕德妃。

    李慎申王,改封纪王,母亲韦贵妃。

    李治晋王,母亲长孙皇后。

    以上皇子,近年封王的没有更改封地。早年封王的唯有晋王李治没有更改封地。

    身职晋王长史李世勣,看了皇子们改封地的卷宗,晋王李治沒改封地,心里有数了。倘若再现皇子争斗,我得维护晋王利益。晋王将滿十岁,该来封地太原城长住。必须要扩建太原城,增加人口,增强晋王的实力。

    李世勣领职太子左卫率,点校六率将士,核定轮番士卒,检视军营军械,例行检阅练兵布阵,甄选六卫率官吏。黄水县令王玄策职守期滿,吏部考绩上上,李世勣诠选王玄策为太子右卫率长史。

    不日,辞别太子承乾,去并州太原城晋王都督府履职。召集都督府六司曹,勘测规划扩建太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