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复苏,我能进入末日洪荒
繁体版

第两百八十四章 观星术

    陈谨压下即将喷薄而出的吐槽欲,心中想道:“果然,那些天人就是秦朝覆灭的直接因素,罪魁祸首。”

    在壁画的后半部分,那些在观星台下参悟的华服男女都被投入了战场,按照陈谨的推测,他们恐怕就是当初在先秦道宫学习的一些大家天才或者顶级强者,类比来说,就算不如秦项和慧文这些摘星,至少也得是巅峰搬山级的人物。

    可是,当那些人与所谓的“天人”对上时,竟是输多胜少——那像是下雨一样掉落的尸体中,可没见到几个天人。

    最后更是逼得始皇帝不得不亲自参战,就算始皇帝再强大,也难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

    看完这些壁画,陈谨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了。

    秦朝时期的修士有多么强大,从道宫中的这无数秘藏就可见一斑,他们在面对天人时都难有还手之力,而如今的华夏,那可能是天人的幕后黑手甚至还并未现身。

    摇摇头,将这些纷杂的念头甩开。

    陈谨朝着通道之后的中心大殿走去。

    不同于“秘法”一道,观星术这边的中心大殿并未被封闭,虽然同样有一座青铜巨门横亘于前,但那座大门此刻正虚掩着,陈谨只轻轻一推,就将其推开了。

    他知道灵体灵智不高,所以也没有客套,直入主题地询问道。

    老人闻言,伸手指向高台下方的一个方位:“去寻一空位,盘膝坐下即可。”

    这话一出,对面的老人总算是有了反应。

    陈谨深吸一口气,面向灰袍老人抱拳行礼:“后人陈谨,见过前辈。”

    陈谨循着对方的视线向前望去。

    老人扫了他一眼,像是在辨别什么,半晌,机械似的开口道:“骨龄不大,综合潜力上上等,达到获取传承的条件。”

    刚一落座,就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牵引力。

    陈谨心中一动,瞬间意识到了什么,放弃抵抗,任由自己的精神被牵入幻境之中。

    耳边,一道沉稳厚重的声音由远及近,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但是,他现在看到的事实却是,其他的传承都触手可及,唯有对当时的秦朝至关重要的“秘法”一道被封锁了。

    这场面,哪怕陈谨刚一进来都差点被吓了一跳。

    话落,他一拂衣袖,前方顿时出现了三枚传承符文。

    “你,确定要学?”

    “敢问前辈是否知晓秘法道中心大殿的禁制要如何打开?”

    陈谨斟酌了一下,从那些灵体身旁走过,小心翼翼地,生怕惊扰了对方。

    “看来是这位的灵智还不够高啊。”

    他知道大殿里有“人”——不仅中心大殿,但凡上了等级的传承,都是有灵体在旁守护的——但他着实没有想到,这地方的人竟然有这么多!

    粗粗一扫,都快上百了!

    百多个身穿长袍的灵体围绕着高台盘膝而坐,和陈谨在通道中看到的壁画一样,组成了一个个互相嵌套的圆。

    陈谨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坐在一张桌案前,旁边堆放着一卷卷竹简,而桌面的正中心,也有一卷竹简平整铺开。

    陈谨无奈,只得转换话题道:“这位前辈,在下想要学习观星术传承。”

    “确定!”陈谨坚定道。

    也就是说,秘法一道中心大殿的封锁……另有隐情?

    陈谨心中判断着,脚下步伐不停。

    “老朽镇守此地千万载,也遇到过不少能够抵达此处的天骄,他们大多都没能做到在一年之内通过考验,不得不铩羽而归,但也不乏天资纵横之辈,通关取宝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此刻,数不清的灵体围坐在高台下方,人虽多,整个空间却是寂静得可怕。

    灵体没有理他,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头顶的天幕。

    ……

    “如今,此处仅剩下了这三枚符文,其中封印的也是诸多传承中最难修习的三门。”老人的声音古井无波,“当然,想要获取,所需通过的考验也是最难的。”

    “……所谓三垣四象,五纬七曜,其中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位于太空以北……”

    而这时候陈谨才注意到,不仅是高台上的老人,在场所有的灵体身前都摆着一幅未完成的星图,随着天幕中星体的缓慢移动,那些星图上似乎隐约有全新的图案将要显现!

    陈谨不死心,又尝试了几个问法,但始终没有得到灵体的回应。

    高台上方,一座巨大无比的天幕悬浮,天幕之中,无数璀璨的星体不断闪烁。

    按照华夏一众高层的推测,秘法一道的中心大殿内有极大的可能藏有仙阶秘术,而那些秘术对于天人有着明显的克制作用。

    哪怕已经死去了无数年,也依然在观星!

    “这些人,还在观星!”

    青铜巨门的背后,是一间巨大的石室。

    陈谨见过那些在道宫中留守千万年,只为了将秘术传承于后世的秦朝修士,他不认为有那等胸襟的强者们会是一群敝帚自珍之辈,更别提对于当时的大秦来说,已经是危急存亡之际了,于情于理,他们都不该封锁“秘法”大殿。

    陈谨顺利地来到高台近前,抬头向上看去。

    而这一幕,也让陈谨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高台之上同样有一位灵体盘坐,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灰色衣袍,双眸微睁,定定望着前方。

    不像外面的大殿那般雕梁画栋,眼前的石室简洁、古朴、广袤无边,只在最中央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三四米高的高台。

    不过好在,那些灵体并未有任何反应,任由陈谨从中间经过,连眼睛都没抬一下。不知是不在意,还是残留于此处的仅仅是一些残念,早已失去了对外界的所有感应。

    陈谨乖乖沿着老人指出的方位,学着周围的华服男女在队伍的最末尾坐下。

    陈谨好奇地四处张望,当然,未免引起什么不好的变故,动作不算明显。

    现在的他似乎正坐在一间大堂的边缘位置,前后以及右手一侧整齐摆放着一个个外形相似的桌案,锦衣华服的少年少女正襟危坐,表情认真。

    前方,一位青衫中年手执竹简,缓慢讲述着有关星象的知识。

    “这里是学堂?”

    陈谨的表情有些古怪,他迅速低头看向桌面上摊开的那卷竹简,发现上面记录的同样是一些星象的基本知识。

    见周围的人都神情专注,前面的青衫中年也没有向下张望的意思,陈谨动作迅速地拿起堆在旁边的竹简,无声展开。

    果然,依然是一些再基础不过的东西。

    比如一些星体的名字,一些常见的星象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如何观星,如何绘制星图等等。

    陈谨顿时有了猜想:“这是要我从基础开始学起的意思?”

    想想也是,他对于观星一道没有丝毫了解,连天上的星星都认不全,更别提那些复杂的星图了。

    若是以这么一个半吊子都不算的状态去参悟观星秘术,别说学会了,想看懂恐怕都有难度。

    思及此处,陈谨立刻放下心中的杂念,仔细倾听着青衫中年的教导。

    中年讲述了一阵,突然朝一个方向望去:“观星一道,最忌轻浮躁动,静心、宁神。”

    陈谨一惊,差点都以为对方是在说自己了。

    好在中年看着的并非他所在的方向,而是学堂的另一角。

    那里,一位身穿锦袍,看起来不过十四五岁大小的少年猛地坐直。

    过了一会,少年的肩膀突然垮下:“夫子,这些我们听了没有一千遍,也有百八十遍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学完啊。”

    “急什么。”

    青衫中年淡淡道,“等你哪天把书案上的东西全部背下来,就算真正学成,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啊?”少年嘟囔道,“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昔日,有天分极佳之人,五日便背遍了此地的所有书简;亦有勤奋刻苦之人,耗费整整三月,将全部知识刻印进入脑海之中。”

    青衫中年轻飘飘地看了眼少年,“至于你……先听老夫讲上半年课再说吧!”

    话音落下,学堂内顿时响起了一声声窃笑。

    少年红着脸,一把将桌案上的竹简抓到手中,认真看了一会,又开始抓耳挠腮起来。

    目睹了这一切的陈谨眉头一挑。

    他看出来了,刚刚这段“过场剧情”,算是给他的提示。

    应该是只要能背下竹简上的所有内容,这一关就算是通过了的意思。

    陈谨摸了摸下巴,转头看了眼旁边的一堆竹简。

    这对于他来说,似乎不是很难。

    竹简每一卷能够书写的字数有限,哪怕此刻他的书桌上一共堆了四五十卷,一共也不过数万字而已。

    这背起来还不是轻轻松松?

    陈谨这般想着,也不耽搁,立刻拿起一卷竹简开始背诵起来。

    一边背,他也一边分心二用在听青衫中年说话。

    对方能在此地教导一众大家子弟,显然也是博学多才之辈,此时的陈谨对于观星一道一无所知,自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拓宽自身知识面的机会。

    就这样一边听课一边背书,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陈谨再度取下一卷竹简,转头看看那几乎没怎么少的书堆,心中惊讶的同时,也有一些了然。

    如今的他神魂强大,几乎已经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如果要背的内容真的只有几万字,那他几分钟就能全部记下。

    想要通过这一关,要背诵的竹简绝对不止这几十卷。

    陈谨内心瞬间闪过这些念头,面上却是不显,依旧有条不紊地阅读书简上的内容。

    他也并非死记硬背,而是沉浸在书本的知识中,认真学习着。

    在这里似乎感觉不到饥饿,每每累了他就闭目休息一阵,醒来接着学习。

    窗外,日月轮换。

    不知不觉间,一月已过。

    陈谨再次摸向竹简所在的方位,却是摸了一个空。

    背完了?

    陈谨先是一怔,随即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这些天,他几乎一刻不停,读书读得他这个阳神一道的神通修者都有些头晕脑胀,总算是把所有要背的东西都背完了。

    而这几天,学堂内部的景象几乎没有变过。

    学生依然是那些学生,夫子也仍然是那位夫子。

    他们与道宫内守护在传承周边的那些灵体一样,不过是昔年的一些强者所遗留的灵魂残念罢了。

    不,他们甚至还不如那些灵体。灵体们虽然没有太多的意识与情感,但至少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而这些人可能只是过去的一段影像截留,随着“闯关者”的到来,一次又一次地不断重复着,重复着这枯燥的一天经历。

    陈谨的眼中闪过一丝怜悯,却又被他迅速压下。

    他起身作揖:“夫子,我背完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一刻,那些“过去影像”像是被惊住了一样,纷纷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陈谨看得想笑,但忍住了。

    青衫中年也是一怔,放下手中的书卷,上下打量了陈谨一眼:“倒是好天赋,实力也不弱……跟我来吧。”

    陈谨应了一声“是”,跟随中年走出学堂。

    刹那,场景变换。

    陈谨站在一个房间中,对面,青衫中年跪坐在书案前,随手拿起身后的一卷竹简:“《归藏》第一卷,具体是何内容?”

    陈谨略微思考片刻,一字一句缓缓道来。

    考完背诵,中年又拿出几张星象图,询问其上一些图案的含义。

    陈谨一一回答完毕,准确无误。

    之后的问题越来越难,不仅仅是背下就能通过,而是要有基本的理解才行,好在陈谨之前也并非死记硬背,倒是顺利过关。

    中年微微点头:“基础牢靠,不错。这一关就算你合格了,回学堂去吧。”

    陈谨行礼:“是。”

    他躬身退出房间,正想着应该怎么回去,身边不知何时竟多了个人。

    陈谨转头一看,发现是学堂里那个性格有些急躁的少年。

    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旁边,少年无视了陈谨有些古怪的脸色,咕哝道:“你还真通过了,喂,新来的,你是不是有什么背书秘诀?跟我分享一下如何?”

    陈谨怔了怔:“这位……这位公子,在下并无什么秘诀,能够通过考核,仅仅是因为足够努力而已。”

    少年撇撇嘴:“你不愿意说就算了。”

    他转身要走,想了想,又回头道:“我一定会追上去的!等着吧,总有一天我要向父皇证明,我不比大哥差!”

    “一定!”

    陈谨看着少年远去的背影,一时有些无语。

    你要向你父皇证明不比你大哥差,你跟我说干嘛。

    我又不是你大哥。

    不过很快,陈谨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这小子口中的“父皇”,指的不会是秦始皇吧?

    那他是谁?

    难不成是胡亥?

    也不一定,秦始皇有好几个儿子,只不过胡亥和扶苏最出名罢了。

    但无论如何都是大人物啊!

    他感慨一句,倒也没太在意。

    毕竟不管是怎样的大人物,此刻存在于此的也并非其本人,而只是一段残留的影像罢了。

    陈谨遵照青衫中年的说法,朝来时的方向走去。

    很快,四周的场景开始模糊,再次睁眼时,陈谨已回到了现实。

    他看了看手上的手环,幻境中的一个月,现实才过去三天不到。

    “好神奇的传承方式啊。”

    陈谨感叹了一句。

    他准备找老者灵体询问下一步该做什么,但还未起身,却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猛地转头!

    一股陌生,却隐约又有些熟悉的气息从他身后传来,而在被他发现的瞬间,便迅速消失不见。

    又来了!

    陈谨凝视着气息消失的方向,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