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工日志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定制礼服

    林沐阳回到医院的第一天就碰到了一例比较特殊的动脉血管炎病例。这个病人原本是属于董圆圆分管的,病人是个女大学生,因胸闷入的院。入院后发现是全身动脉炎,心脏左边的两条大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阻塞,如果血管完全阻塞后果将不堪设想。

    董圆圆昨天已经给患者尝试做支架手术,可里面的动脉炎太严重,手术没法开展。如果不尽快解决患者的这个血流流通问题,等动脉炎把血管全部堵塞完,患者的情况就不可逆转。

    在看到林沐阳回来的时候,董圆圆心里是松了口气的,半年前还是自己的学生,半年后已经成长到自已都仰望的程度。科室的整个气氛都因为小林神医的回归而变得活跃。

    就连实习的本科生都在讨论患者治疗方案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方案。虽然方案还不是很成熟,但治疗的思路却给了医生们更多的备选方案。

    林沐阳被董圆圆邀请进她的讨论组,小组主要解决动脉炎的患者的血栓问题。

    这确实是个现代的医学难题,最后小组讨论的方案是再尽快进行一次介入手术。这一次将由林沐阳运用气功通路,把炎症和血栓物赶到适宜的地方再进行介入手术。不得不说,这位年轻的患者是幸运的,等到了小林神医。

    下午三点的时候,林沐阳就出现在手术室的主位,他先是运功从肢体端循着血液大循环的方向走了一圈,又重点在靠近心脏的上下腔静脉、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这些心脏大血管处疏理了一遍,这两轮操作下来,他就对董圆圆说:“可以上支架了。”

    董圆圆从患者动脉导入导丝,小心往心脏方向前进,昨天寸步难行的导丝今天果然通畅无比,仿佛患者动脉里面的炎症全都消失了一般,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林沐阳运功把患者功脉里的炎症都消灭得七七八八了。患者现在的状况哪怕不做介入支架手术也不像之前一样危险。

    董圆圆医生向林沐阳投来去感谢的目光。林沐阳回了她一眼。手术非常的成功,患者如无意外三天后就可以出院了。

    沈美凤两母女来到林家来接林爸林妈去定制礼服。宋铭城实在是太忙了,本来约好一家人一起的,但一大早家族那边就把他拉走了。

    “亲家,这是我们管家的儿子宋方安,他是一名婚礼策划师,让他跟黄哲先去看看院子,我们先去定礼服。”沈美凤知道现在家里基本交给女婿徒弟在管,听说原来的管家也会尽快从南阳上来了。这么大一院子,没有专业人士打理终归不太好。

    宋颖丽在妈妈和准婆婆的陪伴下选了一款中式传统旗袍作为订婚礼服。样子倒是挑的传统经典款,宋颖丽长得明艳动人配上这种经典旗袍真的是绝绝子,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只能用一个字形容。

    沈美凤和陈秀丽倒是选了不同的款,两个人身材不同,沈美凤选的是红色长款的蕾丝旗袍装,穿上美丽大方时尚。陈秀丽选的仿郎唐风的两件套套裙,跟林爸选的紫色唐装是同一系列,两人穿上后走在一起倒成了富家老爷和太太,宋颖丽说:“真好看,很得体,就像从大宅门走出来的一样,低调而奢华,以后就这么打扮。”

    沈美凤也觉得林家两口适合这种唐式风格的服饰,赞不绝口。林沐阳的衣服跟宋颖丽选的旗袍选的是情侣款,这家私人高定店专为京城上流圈而设,不管是布料、款式、还是手工那都是奢侈品中的天花板,老板娘的眼光也是非常出挑,她推荐的衣服从来没有人说不合适的。

    几人在店里呆了几个小时,挑好款式后老板娘看在宋家的面子上答应给赶工,要知道走正常流程的话现在下定要三个月以后才能拿到衣服,因为除了布料,衣服上的样饰都是请绣娘新手绣的,除了样衣,每一件衣服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宋颖丽还是很高兴的,虽然今天林沐阳上班没法亲自陪伴,但跟未来家公家婆大半天的相处下来,他们处处以自己为先的尊重感,以及对自己的那份真心。结婚是两个人的事,结婚也是两个家族的大事,双方自由恋爱对上心意,得到来自两个家族的祝福,像宋颖丽这样的家族之贵女,真的是太幸运了。

    有时候,遇到对的那个人,真的是可以当他的小仙女永远得到幸福的。问题就在于,女方是不是遇见对的那个人,就这一份幸运,可以说比重新投胎还要难。大多数时候,女生只是觉得遇见了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就一头扎进去,事实上真实的对方根本就不是想象中的那个人,这种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结局不用想都知道。

    林爸林妈对宋颖丽这个未来儿媳是一百分满意的,要长相有长相,要学识有学识,一言一行,礼貌大方。两口子笑觉得一定是祖宗保佑他家阳阳,让他儿子遇到这么优秀的女朋友。而且不久的将来,这就是自家的儿媳妇啦,所以林家两口子有儿子不再的时候更是尽心尽力地对待宋颖丽和宋妈妈。

    林妈妈经过奶茶店的时候还邀请大家进去喝奶茶,她看手机上的女孩子都爱喝这个,虽然她和林老师从来没喝过这些。

    “好呀,我们进去看看吧。妈妈你喝什么?叔叔阿姨你们喝什么?”宋颖丽拿了菜单问大家,沈美凤点了个茉莉花茶,林妈跟着未来儿媳妇,“我和你叔叔点跟你一样的吧”,她真的是有用心地想了解儿媳妇的口味爱好,细节处处用心。

    林老师也点点头,他看学生上课时总爱喝这些,也不知道是啥滋味,他从来没尝试过。说来也是一大社会现象,五六十岁以上的,很难看到他们会到奶茶店点奶茶,偶尔来,也是年青人带着或者是带着小孩来买单的。不只奶茶,很多新奇特的东西,努力了一辈子的人大多是舍不得浪费钱去购买的。一是他们觉得不值,二是他们觉得看看就行了。三是觉得外面吃的东西都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