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徐世绩演义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喜得白袍将

    李绩在并州通商宽农,使得北疆十年无战事,自魏晋南北朝隋以来长城南北难得有此和平景象。时光荏苒,不觉李绩已经镇守并州十五年。

    贞观十四年深秋的一天,雁门关外朔风猎猎,黄沙漫天,商旅无踪。

    忽然从关外天际漫天黄沙中窜出一队骑兵,个个手执长剑,腰背弓箭,头戴虎皮帽,后插雉尾,脚蹬皮靴。这些人旋风版杀到雁门关下,关上的唐兵还没看清楚来的啥人就被射死,关门来不及关上这些骑兵就冲杀进来。

    冲入关后这些骑兵直扑集市和村落,逢人便杀,见东西就抢,一个时辰洗劫了几十个村落。几千头牛羊、数百口男女被掳走,然后这些洗劫者打马旋风般呼啸而去。

    早有守关将士快马奔并州告知李绩,李绩吃惊不小,心想:自从灭了东突厥,这十年来边境从未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袭扰事件,究竟是什么人所为?

    李绩即刻让得力干将高侃派出细作,打探这些劫匪究竟是什么人,来自哪里,高侃领命而去。正在李绩焦急等待高侃消息的时候,有快马来报宁武关一代也被洗劫,这次守关将士三百多人被杀,被劫掠的人口牲畜更多了。

    天黑时高侃派出去的细作回来了,这个小校满脸是沙,顾不得喝水洗脸,向李绩禀道:“我等已经查明,这些劫匪是来自辽东一代的靺鞨人,老巢距此有一千三百里远。”

    高侃怒道:“这些靺鞨人也忒猖獗了,竟敢长途奔袭我并州!”

    李绩道:“是啊!这股靺鞨骑匪战力卓绝,比突厥人还要凶猛强悍,必须有一武艺超群之人方能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

    高侃道:“末将愿带两千精兵直捣辽东,摧毁其巢穴!”

    李绩道:“高将军与本帅一样年近五旬,但雄心犹在,令人赞叹。只是并州军务繁杂,本都督离不开你这个左右手啊!再说千里奔袭其巢穴,极易中其埋伏。我们可在三关派驻精兵,外松内紧,日夜警惕,待其再行来犯时一举全歼之。”

    两人正在寻思派谁剿灭靺鞨悍匪之时,大帐外有一个道士求见。

    李绩抬头看时,只见来者一身青色道袍,须发皆白,清瘦似山松,挺立如

    青竹,好一派仙风道骨。

    李绩看时顿觉有些面熟,但也想不来哪里见过,便起身拱手问道:“敢问道长仙号,您来这中军大帐有何见教?”

    那老者微然一笑道:“英国公,在你出生满月时贫道就去贵府贺喜了。不瞒你说,你的名字还是贫道所起。”

    李绩一听吃了一惊。自小就听父亲说过自己满月之时,一个青衣道士给自己看相,还给自己起了名字,那人就是他?

    正在李绩寻思之时,那道士又道:“贫道化外之人,那无名之士。今日拜访只为一件事,想为国公推荐一人。此人不但可助你剿灭靺鞨悍匪,将来还可助你平定高句丽,建立千古伟业!”

    李绩听了赶紧躬身施礼,命人给道士看座上茶,那道士坐下道:“贫道所荐之人姓薛名礼字仁贵,出身河东薛氏,乃是名门之后。此人年方十五,武艺乃是国公瓦岗故友谢映登道友所授,兵书战策则由贫道所教。”

    李绩听了谢映登三个字,心里咯噔一下,不禁想起自己十七岁上瓦岗,朝夕与谢映登说文论武的日子。

    他收回思绪,问道:“敢问仙长,我那映登兄弟现在何处修道?”

    老者道:“谢道友跟随贫道四海飘零,居无定所,心随所致罢了。国公可静待佳音,几日后那薛仁贵自会前来为你效力。”

    说完老者起身告辞,李绩正要相谢,那道士早已飘然而去。

    李绩命人把守三关隘口,派出细作打探靺鞨骑匪消息。三天过去关外没有动静,五天、七天过去了依然没有动静,难道靺鞨人收手了?

    到了第九天的亥时,月黑风高,李绩心里不踏实,就带人夜巡雁门关。一行人登上城墙,看见有些守城士兵昏昏欲睡,就秘传号令:疏于职守者斩!

    正当李绩准备下城回府之时,突然有士卒高喊:“城外有敌人!”

    李绩朝城外张望,只见远处黑黢黢的夜色中,有一团团人影在悄无声息快速靠近城墙。他立即命人朝城外射出火箭,但见火光之下大批骑匪已抵达城外!

    原来靺鞨人前几次都在白天劫掠,这次想趁夜偷袭。

    李绩立刻命守城将士点起松油火把,把城下照得如同白昼,唐军与骑匪展开弓箭互射。但明显靺鞨人的弓箭射得更远更准更狠,唐军伏在城垛口不敢抬头。

    李绩见势不妙,大喊一声:“众将士跟本帅杀出城外!”

    唐军跟随李绩打开城门,冲出城外与靺鞨人杀在一处。李绩手执铁枪,身先士卒冲进敌阵。一交手李绩才知道,这靺鞨人可比突厥人厉害多了!黑暗里只感觉敌兵越来越多,李绩被几十个骑兵围在当中,毕竟上了年纪体力渐渐不支。

    正在此时,只见靺鞨骑兵后方大乱!只见一将白盔白甲白马,手执一杆亮银枪,冲锋陷阵犹如劈波斩浪,银枪所指敌人无不应声落马。

    李绩乘势指挥唐军发起冲锋,靺鞨骑兵开始溃败,向东北方向逃跑。但见这位白袍小将单人独骑直奔靺鞨人的首领杀去,一枪把敌酋刺死于马下!李绩也率唐军紧追不舍,高侃率军截住了靺鞨人的退路。这一场大战,斩杀靺鞨骑匪三千多人,俘虏一千多人。

    李绩把白袍小将请进中军大帐,摆宴接风洗尘,一问方知此人正是薛仁贵。李绩高兴得很,频频向薛仁贵敬酒,并询问了谢映登的境况。

    薛仁贵道:“虽然谢恩师看淡俗世的荣华富贵,但还是经常提起您,称赞国公为当世难得的有情有义的豪杰。”

    李绩问道:“除了我那映登兄弟,贤侄还有一位授业恩师吗?”

    薛仁贵道:“我在终南山辞别师父,临行时他让我投奔华山的清风道长,在华山他老人家教我兵书战策之要。这位道长乃是得道仙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通兵法,还有未卜先知之能。”

    李绩笑道:“清风道长乃是世外高人,吾不及矣。本帅已向圣上为你请功,仁贵你就静候佳音吧!”

    薛仁贵拜谢李绩,两个人一见如故,对饮大醉方散。

    李世民看到李绩的奏折,大喜过望,立刻封薛仁贵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并命其回京镇守玄武门,升右领军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