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海松原
繁体版

第七章、甜甜认亲(四)下

    甜甜拿着碗盛饭自己坐那吃了起来,吃完了饭收拾碗筷去洗碗了,相举、相庆跟着先生学医,吃完了饭就上先生的药铺去了,相正、相北和相中都上学去了。

    牛世贵两口一直在刘家院外坐着没回去,看门开了孩子们出门走了,便站起身来进到院子里,富城看牛世贵又进来了便问:“你们还来干啥?”牛世贵马上低声下气的说:“行行好给点饭吃吧,我们没吃饭饿的不行了。”

    富城说:“让你吃饱了再来胡闹?我这又不是救济所。”牛世贵说:“刘大哥咱商量一下,我们是没养孩子,可是也给了她一条命呀,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就看在我们给了她一条命的份上,就给我们几个钱儿,也算你们救济我们了,你就行行好吧。”

    富城把牛家两口让进屋里道:“进屋吧,商量商量,不过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不许再找后账。”牛世贵两人进到屋里时,桌上的残羹剩饭还没收拾。甜甜正准备收拾,牛世贵也不管别人让没让,抓起勺子舀了一勺盆里的饭就往嘴里塞。牛氏看看牛世贵都拿着勺子没命的吃,也拿起一个勺子,舀了一勺饭往嘴里塞着。

    富城和信儿看到这种情景很是尴尬,富城回头对信儿说:“你再炒俩菜来。”信儿很快端了两盘菜进来放在桌上,牛世贵把盆里的饭倒在菜盘里连搅都没搅,呼啦呼啦的往嘴里扒着。牛氏也跟着牛世贵学着如法炮制,很快盆里的半盆米饭吃了个精光。牛世贵抹着嘴意犹未尽,还看着别的盘子,看有个盘子还有半盘菜,端过盘子又呼噜呼噜的搂进了嘴里。富城看他们吃完了,便让甜甜和信儿把碗盘收拾了。

    桌上的碗筷收拾完后,信儿又倒了几杯水,放在了富城和牛家两口面前,富城说:“你说要给了甜甜一条命钱,你打算要多少?”牛世贵说:“我多了不要,二百块大洋。”

    富城笑道:“你难道不知道吗?你把孩子扔到山上,老虎、熊、狼要是吃了你能得着啥?不是我救了甜甜,你们不但不感谢,还来恩将仇报,这说明你们根本没有诚意,那你们就去警察局告我吧,我接着。”

    牛世贵马上怂了道:“别呀,那一百五十块,行了吧?”富城本想一百五十块也不给,但又一想他们家日子过得挺穷的,那么多孩子,自己也不缺那一百五十块,权当救济做好事了。便说道:“一百五就一百五吧。”富城对信儿说:“拿一百五十块来。”信儿到里屋拿了一百五十块大洋出来,放到桌上。

    富城让牛世贵写个收条契约,富城对信儿说:“你去把常在叔请来。甜甜,你去把保长请来。”甜甜:“哎!”了一声跑出家门。

    常在叔是刘家最好的邻居,保长虽然曾经得罪过富城家,可他是一村之头,是主事儿人。一会儿功夫,保长和常在叔都来了,信儿赶紧搬凳子,并给两人倒水。富城把牛世贵写好的收条契约拿给保长和常在叔看,只见上面写着:“兹有小牛山村民牛世贵,十五年前扔掉一个女儿,名甜甜,被刘富城当时捡走,现牛世贵认女要回,刘家不给,愿赔给大洋一百五十块,以后再不找后账。”

    常在叔说:“你没说刘家养了十五年,你想认就认啦,孩子答应吗?把这几句加上。”牛世贵又按照常在叔的要求重新写了一个收条契约,都盖了手印,保长和常在叔作为证人在上面签了名,还盖了手印。牛世贵拿着一百五十块大洋,乐的屁滋屁滋的,高兴的走了。

    甜甜的亲事已经被刘家提上了日程,媒人前面给说了几个刘家都不满意,这次王媒婆来到刘家说:“刘嫂子呀,我这次跟你说的是镇上的,家里是开饭馆的,人家的饭馆开的可大了,家里就一个儿子,是个独苗,你家甜甜嫁过去就能掌家。”

    信儿问:“那家人品咋样?孩子的性格咋样?”王媒婆说:“家里人品好得很,人品不好能开那么大的饭馆吗?男孩的性格也很好,有礼貌。”

    信儿说:“那就叫俩孩子相看相看吧,王嫂,你看哪天合适。”信儿从里屋拿了两块大洋递到王媒婆手上说:“王嫂,这是给您喝茶的,等事成之后再好好谢您。”

    王媒婆接过两块大洋,赶紧放进袖筒里道:“刘嫂你就等好信儿吧。”说完告辞走了。后来,富城找人打听王媒婆介绍的人家,这家主人姓向,名叫向中庭,老两口一辈子没孩子,到中年要了一个孩子,取名叫向德利。向中庭生意做得很大,开了一个很大的酒楼在省城,还有很多地和铺面都请人打理。

    本来向家说媒的人也有很多,向中庭不喜欢大城市那些阔家小姐,不会干活,只会享受,因为他的家业是他一点点打拼出来的。他想让儿子将来继承家业要像自己一样能干,给他找个能持家会管理,能吃苦的女人。见甜甜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自己的标准,又长的漂亮,便同意了这门亲事。富城见这也是正经的生意人,便也同意了。

    翌日,王媒婆领着一个年轻人来到了刘家,当那年轻人进到院子里时,信儿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王媒婆领着人来,便知道是给甜甜介绍的对象,信儿喊道:“甜甜!”甜甜“哎!”了一声,信儿说:“来客人了,给客人倒水。”

    甜甜到门口微笑的把客人让到屋里道:“王婶来了,请屋里坐吧。”便把茶壶放进茶叶,拿起暖水瓶将里面的开水倒进茶壶,给王媒婆和向德利各倒了一杯茶水,把水杯放到两人面前,便要往外走。

    信儿进来拉着甜甜走进屋里说道:“这是我家大女儿,今年十五了,我的大女儿可聪明了,她上了几年学认识不少字,一遍就记住了,她不但识字,还会算账,打算盘,都是跟她爹学的。”那个年轻人听着信儿说的很是惊奇的睁大眼睛看着甜甜,脸上露着欣赏的表情,甜甜羞怯的站在门口低着头不敢看人。

    信儿说:“甜甜这是—?”就看着王媒婆说:“哦,这是省城向记酒楼的少东家。”那青年马上站起身来弯腰道:“向德利。”信儿说:“我家大闺女叫刘相甜,我们都叫她甜甜。这孩子不爱说话。”向德利笑道:“正常,正常。”

    甜甜悄悄坐在炕沿上一张脸红的像红布。相看完了,王媒婆拉了一下向德利的袖子说:“刘嫂,今儿就到这,我们回去了,改天再来。”说完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向德利走到门口还回头看了一眼甜甜,脚下被门槛绊住差点摔倒,甜甜“扑哧!”一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