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海松原
繁体版

第三十章、龙祥光和玉俊在成江会面(九)下

    小弟吃的最快,他把西瓜上面咬掉一层就放在一边,又拿一块再咬掉一层,放在一边,又拿一块,丽倩看他吃的太快,扭头一看小弟身后好几块瓜只把上面一点吃了,放在那里等着一会儿溜瓜皮呢,丽倩立刻也学着小弟那样开始快速的吃瓜法。很快一个西瓜丽蓉只吃了一块,西瓜已经被抢光了。

    龙祥光说:“诶!你这个办法好,可以多吃几块。”龙祥光笑着对玉俊说:“还是咱儿子聪明,你看多吃多少块?一二三四五,五块。丽倩吃了四块,丽欣吃了四块,嘿!你也够快的。丽君吃了两块,诶呀!不行,太慢啦。丽蓉更慢,才吃了一块,真笨,一个大的连小的都抢不过。”丽蓉抢不过弟妹们,还被老爹一顿数咯,丽蓉心里很窝火,说:“我幸亏是没抢过他们,要是真抢过他们了,还说不定会有啥话等着呢。”

    龙祥光看了一眼玉俊,玉俊斜着眼睛弯了一下丽蓉,丽蓉也不看他们,她知道弯她的眼睛能杀人,还是不看的好。丽蓉扭过身去把目光看向远方。

    丽蓉家七口人,每人每年发半公斤棉花票,丽蓉家的棉花票没钱买,宋老师对丽蓉说:“你回家问一下你妈,你家的棉花票用不完给我,我想坐床被子,你回去问一下你妈还有棉花票没。”丽蓉答应着回到家,说:“妈,宋老师问咱家还有棉花票没,她说要做床棉被。”玉俊说:“哪有那么多,咱自己都没用的了。”第二天宋老师来到家里,一进门道:“我那天碰到丽蓉,让她跟你说一声问你还有棉花票吗?给我点,我想着你家人多,棉花票有富余的,今天过来要几张,看有没有。”玉俊碍于情面不好不给,人家已经张开嘴了,心里再不想给,也说不出口,只好把全家人发的一年的棉花票给了宋老师。

    玉俊不会过日子,隔壁人家的刘妈,一年四季赶毛驴车拉货,刘奶奶把发的棉花票买成棉花,回来纺线做鞋,织成粗布床单、被单,缝被子、褥子。

    玉俊的几个孩子抢着一个被子盖,破的不成样子,没钱换就那样盖。床上铺着一个毛毡子,连个床单都没有,玉俊只把自己的床收拾的干干净净,孩子们的床再脏再乱都不会管,顶多谁把炕尿了,让丽蓉白天把毡片拿出去放院里晒干,到晚上再拿回来铺上。

    玉俊买回来一个南瓜,丽蓉蒸熟后,每人吃了一两块,还剩了一些,放在盆里,晚上孩子们饿了,拿起凉南瓜便吃,到晚上睡觉时,凡是吃了凉南瓜的几个人,都喊肚子疼,躺在炕上“哇!哇!”的吐了一炕,玉俊见状喊道:“丽蓉!你起来把他们吐在炕上的都收拾了!”丽蓉连忙起来把炕上的呕吐物收拾掉,藏在毡片里面的脏东西弄不下来,只好作罢。一个破毡片铺了十几年,直到丽蓉下乡再教育,发了新毡片,才把旧毡片淘汰掉。

    丽蓉和底下几个弟妹都上学了,一个孩子要一个书包,没钱买书包,隔壁家的刘婶儿来教玉俊用碎布片,剪成三角形,四方形,先拼成条,再连成片,拼到布兜大小,用一条宽布条做底、周边和带子。再用旧衣服做衬里,一个书包就做成了。

    家家的孩子都不少,缝纫机是少不了的,每家每户都买了缝纫机,裁缝铺的生意也很红火,简单的小孩衣服,让会裁剪的邻居或亲友帮忙裁剪一下,自己回家踩着缝纫机,不管好赖都能做好穿上。大人的,男人的上衣,除非裁缝手艺特别好的人,一般都送到裁缝铺花钱做。

    玉俊正和刘婶说着闲话,刘婶家的二女儿在外面喊道:“妈!供应站来华达呢啦!”刘婶一听供应站来货了,立刻从玉俊家出来,回家拿布票,准备去供应站买布。华达呢是一种棉布,比平布要结实一些,平布很薄,不抗磨,斜纹布和华达呢的布织法厚,抗磨,尤其做裤子很受欢迎,华达呢的颜色单一,只有灰色、蓝色、黑色、咖啡色、卡其色。

    玉俊说:“要买布做衣服也要省吃俭用,从嘴里抠,这个月攒下钱来,给丽欣做一条裤子,下个月给丽倩做一件上衣,丽蓉的裤子捡我的这条旧裤子就行,我不穿了,屁股和膝盖破了自己补补先穿着,等过年了再做一件新的。”

    龙祥光跑客车时,认识了上海的列车员,他让列车员从上海带来牛奶糖,一袋一袋的,准备过春节时每人发一袋,玉俊全藏起来,锁在箱子里。玉俊突然病了,除夕晚上躺在床上,玉俊闭着眼睛躺在那里看着很难受的样子。

    丽倩在旁边等不及了喊道:“都三十儿了还不发糖,等过了年再发有啥用?把那糖锁起来,留着下崽生蛆哩?”玉俊躺在那里不说话,过了一会儿不知她从哪里拽出来五袋牛奶糖说:“给!这五袋糖你们拿去分吧。”每人分到了一袋牛奶糖,个人吃着个人的,谁都不说话了。

    龙祥光经常让上海的列车员带一些买不到的东西,客车上卖的一毛钱一包的饼干,拿回来一人一包,龙祥光很会来事儿,给丽蓉的老师买了一大包,才一块钱。一大包是十小包,龙祥光还让列车员带回来两个躺椅,是电镀杆,红色尼龙面很好看。

    邻居们过来看见了都说好,刘婶说:“老龙赶明你找人给俺们捎来俩呗!”俺们屋里也没啥家具。龙祥光说:“没问题,我这趟就找人给你带来。”果然,没半个月,给刘婶家捎来的躺椅到了,和丽蓉家的一模一样。

    刘婶家的娟子找了一个供应站的汽车司机,可把刘婶乐坏了,在物资匮乏有钱都买不到东西的年代,能找个汽车司机那是烧了高香了。从那以后刘婶家再不缺好东西,别人家买不到的,她家的司机女婿都能弄来。

    这天娟子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来到家属院,简直亮瞎了所有人的双眼,大家都围上去按按铃铛,摸摸车座,捏捏车把,试试车闸,羡慕的不得了。

    这个问道:“娟子,你这车要券吧?”那个问:“娟子你这自行车得二百多吧?”又一个问:“凤凰牌的比永久和飞鸽都贵吧?”娟子自豪的把头一仰说:“那是当然的啦!”说着把自行车推进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