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繁体版

第一八五九章 博弈荆州

    世家体系中,大族只是骨干和头部罢了。

    二三流世家和寒门才是完全充斥着角角落落的基层,而自由户和佃户共同组成的百姓则是底层。

    也半是因为让荆州和两淮军镇拥有足够的兵马,担负对抗北方的重任,本来就是朝廷对他们的妥协,他们有兵、朝廷没兵,这样才能维持皇权和兵权之间的脆弱平衡,让这些方镇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能够当土皇帝,不需要担心有一天朝廷直接派兵进攻自己。

    而朝廷的大义名分在,又让朝廷能够牢牢把控道义制高点,只要不是所有方镇一股脑的造反,那么有一个造反的,朝廷只要督促其余几个围攻,就能够解决,之前朝廷的确好几次凭借这招式化险为夷。

    两重因素叠加在一起,朝廷的确没有建立一支独属于自己的军队的必要和可能性。

    但是现在这些外力以及借力打力都已经用不上了,朝廷只能靠自己,这自然就必须要尽可能的争取时间。

    棋盘上一声脆响,沉吟半天的谢石落子:

    “使者就算是再无能,高低也能够拖延几天吧,阿兄为什么信誓旦旦认为荆州战事很快就会重启?”

    谢安手中的棋子似乎已经等待多时,也跟着落下。

    原本僵持的局面,顿时一边倒的席卷,谢石诧异的瞪大眼,看着阿兄之前就已经布下的暗线一条条被激活,自己节节败退。

    这种狂风暴雨的进攻和狼狈不堪的后退之下,一个攻其所必救,一个不得不抓紧填补缺漏,根本不需要过多思考,两人手中的棋子快速的落下,但很快,黑色还是席卷棋盘,谢石无奈投子认输:

    “这棋是下不过阿兄了,下一次再来一次博陆,与阿兄一决高下。”

    谢安扫了他一眼,淡淡说道:

    “棋力比不过,那么无论是博还是弈,没有差别。”

    “嘿!”谢石不满的吸了一口气,不过想一想自己的过往战绩,的确是输多赢少,也只好闷闷的哼了一声,旋即岔开话题,不给三哥继续打击自己的机会:

    “所以方才的问题,阿兄没有回答。”

    说着,谢石还有些挑衅的看向谢安:

    阿兄不会并不知道答案吧?不会吧,不会吧?

    谢安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答案方才就已经告诉你了。”

    谢石愣了一下,诧异的问:

    “在哪儿,方才不是在下棋么?”

    “之前你我僵持半天,可是尔只是在想着每一步怎么走而已,但是余已经布下了很多后手,当僵局被打破的时候,就是所有的陷阱都已经布设好,只等着你进来的时候。”

    谢石若有所思、思索再三、放弃思考,摇了摇头。

    谢安无奈的收拾棋盘:

    “杜仲渊既然发起进攻,就定然不会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所以也定然不会出现杀到江陵城下停止脚步。

    唯一的可能,就是相比于江陵和武昌,这荆州还有更加重要的,比如荆州大族控制的那些百姓和部曲。

    荆州各家收入城中,把这些佃户和留守村寨的部曲都丢的干净,若是直接放在身后不管不顾,那么荆州各家在城破之后,依旧可以散作满天星,跑到荆州的腹心煽动这些佃户和部曲作乱。

    杜仲渊想要在之后平定之,就要耗费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了。所以与其等着城破之后,再对此焦头烂额,倒不如先把背后的这些隐患梳理出来。

    对付那些看上去对大族言听计从的佃户,只需要把大族的土地和山林分下去,让他们从别人的奴仆变成土地的主人,他们自然会对杜仲渊感恩戴德,若是旧主找上门来,不直接被扭送官府就已经是看在往日的情面上了。”

    谢石对此还真的没有非常诧异:

    “关中一直在推动新政,分发世家田地就是其一,杜仲渊会这么做只是早晚的。

    但在荆州这种世家大族耕耘日久的地方,只是佃户和百姓同意这么做可没有用······”

    荆州大族也只是荆州世家体系的一部分而已,各地的小世家和寒门,家财不多也不少,才是真正的地头蛇。之前荆南各个郡府一下子摆脱荆州大族的掌控、投入朝廷的怀抱,就是因为本地二三流世家的推动,哪一个二三流世家不期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王谢这种注定名垂青史的顶流?

    再不济也应该是荆州的蔡、黄、习之类的豪门。

    谢安随手从身边的软榻上抽过来一份公文,推过去:

    “对付那些剩下的小世家和寒门,只需要委以官职,再加上兵马威胁和百姓的支持,这些小家族们本就不会反抗杜仲渊。

    尤其是关中的考试选拔,本来就是给寒门一个翻身的机会,因此寒门也会支持杜仲渊。最后剩下的世家还能有多少,真的要反抗的话又能够翻起来什么风浪?

    这样的恩威并施,并不是杜仲渊第一次做了,之前其入蜀的时候,就曾经在梓潼进行过尝试,后来这种方式开始逐渐在整个巴蜀推行,只不过巴蜀本来就缺乏顶级豪门,所以一切更为顺利,也没有引起多少关注。

    但现在杜仲渊把荆州大族都驱赶到了这两座城池中,剩下的荆州各地,和当初的巴蜀又有什么区别呢?”

    谢石将信将疑的拿过来那份公文,发现上面正是对关中都督府治理巴蜀的详尽描述,写这封公文的也不是别人,正是习凿齿,应当是其一路败退到夷陵之后,反思自己在巴蜀的失败路途,总结出来的。

    虽然其中充斥着大量对都督府“不讲武德”、“倒行逆施”、“违背祖宗之法”的猛烈抨击,但是从字里行间仍然可以总结出杜英治理蜀地的方式:

    获得周抚的支持而手握本地兵权、拉拢巴人和氐人等山中部落下山以稀释本地佃户和百姓且鼓励杂居通婚、对所有百姓无论汉人还是巴氐分田分地,最后则是开设书院并且以招收寒门子弟为主。

    这几套用下来,兵权、民心都在杜仲渊的手里,利益受到损失的那些大家族们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毕竟他们之前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反抗,下场一样不怎么好。

    现在杜英只不过是把这一套又用在了荆州而已。

    荆州大族拼命的向江陵和武昌收缩,看上去是在打造两个坚不可摧的堡垒,但实际上却是把广大的荆州直接让给了杜仲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