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繁体版

第一九一七章 又是四面楚歌?

    戴施很快也意识到了不对。

    自家将士这边虽然的确因为大家都是汉家儿郎、你们关中却不讲武德的把胡人派上来而感到愤怒,下手的时候也没有了什么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的顾虑,但是很明显,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这些胡人的作战阵列远比想象之中的成体系,而且戴施能够感觉到,之前的他们或许对此还没有非常熟悉,但是随着几度交手、磨合,这些胡人士卒正在快速成长,渐渐打出配合来了。

    说到底,这些也都是跟着慕容氏南征北战的鲜卑老卒,没有几分真本事的,早就已经在枋头、在邺城被王猛收拾干净了。

    所以之前他们只是习惯了大军冲杀时候的那种各自为战、各骋英雄罢了,现在发现这种依靠同伴的战法一样卓有成效,自然而然会开始依此行事。

    对于老兵来说,这只有学或者不学的问题,更准确说是认不认可的问题。

    但是对于戴施此时手底下的朝廷新兵来说,想要打出这样的配合,可就需要正儿八经的训练,又或是血火磨炼,显然现在已经为时晚矣。

    不错,戴施的手底下这些朝廷兵马,清一水儿的都是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的新兵。

    突围,自然不应该让新兵来做。

    戴施的行动,也只是起到一个牵制和引诱的作用罢了。

    意识到眼前的大司马府“精锐”,实在是有点儿不耐揍,慕容虔脸色也一沉,当即传旗号给后方的平松:

    敌军有诈!

    而平松受到信号的时候,无奈的看向桓温营寨的东方。

    他在这里已经能看到,那边杀声四起、旌旗翻动,显然桓温真正的突围方向在东边。

    不过谢奕并没有发来求援的讯息,平松也未传令收兵,此时尽快突入营寨,前后夹击桓温,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意识到桓温在突围的时候,渡河的沈劲、下山的邓羌,也不再营寨外胜似闲庭信步,各军齐齐发力,攻向营寨,切断桓温的退路。

    沈劲一马当先,撞入营寨之中,旋即环顾,营寨中竟然已经空无一人,显然桓温已经下定决心从东边突围,也一样不打算留后路了。

    “杀!”沈劲催马继续向前冲,恰恰戴施这个时候被慕容虔压着退入营寨之中。

    戴施:???

    来的这么快?!

    与此同时,营寨北门也被打开,邓羌麾下的骑兵狂飙而来,黑云卷地,那些营帐几乎都要被战马卷起的狂风掀翻了。

    骑兵直接撞入乱哄哄退入营寨的朝廷士卒之中,后发而先至,所到之处,人仰马翻。

    沈劲也跟着一头扎进去。

    慕容虔本来不紧不慢的向前推进,就像是在赶羊一样,他的作战思路自然也是宁肯推进的慢一些,也不能出错,他可承受不住一场失利带来的抨击。

    但现在邓羌和沈劲都开始抢战功,慕容虔也坐不住了,厚重的军阵登时疯一样压上去,就像是突然咆哮的恶犬,死死咬住敌军不退。

    戴施脸色大变,三支兵马在人群里横冲直撞,自己如何招架得住?

    这些朝廷新兵愿意听从戴施的命令,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在这远离家乡的地方初次上战场,六神无主,听从戴施的命令也是他们潜意识中的顺从。

    但是当恐惧已经压过了戴施的命令,他们也开始漫无目的的向自以为安全的方向乱跑。

    以至于邓羌和沈劲等人一时间都有些茫然,不知道应该向什么方向追击,只能重新分为四五人一组,四散开来,追杀逃散的敌人,而因为有大量的败兵在营帐之间乱窜,没有多少厮杀的意志,但是人直接窜出来也很吓人。

    所以邓羌他们也只能潜下心来收拾这些败兵。

    戴施也用这种包括他自己在内,谁都没有料到的方式,硬生生的用一群败兵阻挡住了关中军队的包抄。

    而也就是趁着双方在营寨中借助混乱的地形纠缠的时候,桓温的大军已经正面撞上了谢奕的中军。

    谢奕居中,谢万指挥前锋在最前面,朱序带领河北军在北侧,荀羡带领除了邓羌、平松之外的青州军在南侧,齐齐迎上。

    说实话,强攻眼前这个已经森严壁垒的营寨,谢奕也有些吃力,毕竟火炮没有跟在身边,关中军队发起攻坚战真的有点儿束手束脚,将领们都不愿意承担太大的伤亡。

    这也是一支军队开始向重火力化过渡之后自然而然会出现的情况,尤其是关中军队本来就奉行精兵强将,军队中根本没有炮灰的编制,此时让谁顶在最前面付出不是很有必要的牺牲,自然都不愿意。

    毕竟桓温也跑不掉了。

    现在桓温直接放其营寨,全力突围,反倒是正中下怀,让正在纠结进攻营寨值不值的将领们一下子来了斗志。

    桓温在营寨南侧的佯攻,的确牵制了青州军的注意,平松带着一群刚刚完成整编没有多久的胡人,能不能挡住桓温的强攻,实际上荀羡心里真的没把握,所以青州军其余步卒也一直在靠南的位置上列阵。

    这就导致谢奕中军和青州军之间出现了一处并不算大的空隙,但两军结合部本来就是很容易让其首尾不得兼顾的弱点,现在甚至还主动露出了空隙,桓温自然顾不上其他,全军直奔此处。

    谢奕和荀羡显然也吓了一跳,桓温之前在营寨中固守的姿态不似作假,之后在营寨南侧突围看上去也的确是寻找薄弱处,所以他们还真的没有料到桓温会选择东侧、正面为突围的真正方向。

    不过谢万已经带着六千步骑严阵以待,桓温动,其也跟着动,步骑直接向南行进,横在道路上。

    与此同时,荀羡匆匆带兵北来,右翼的朱序也从北南下。

    只要谢万能够挡住桓温,那么荀羡和朱序南北夹击,这口袋阵就形成了。

    马背上,桓温也看到了对面变换的军阵,心思沉静如水。

    西岸的战败,他已经从望楼上看到了,八公山的失守,谢玄也没有打算遮掩。

    桓温此时无从探究西岸战败的缘由,但已经确定,自己再不走的话,这里就是绝地,就是属于他的四面楚歌!

    楚歌,楚歌,桓某起家于荆州,应楚国之运,而现在又是兵败两淮,怕不是还要再走乌江,何啻于那西楚霸王?

    桓温显然并不打算屈服于这命中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