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母神
繁体版

第十六章 貔貅爱上金元宝

    紫月听到小云的报告,眉头紧锁,水晶石的短缺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小貔貅作为府上的灵兽,每日消耗大量水晶石,而且现在大荒内战,货物无法运来,市场上又买不到,这让她陷入了困境。

    紫月沉思良久,最终决定召集众人共同讨论解决水晶石短缺的对策。她召来了天雷、小云以及府中的其他主管,希望能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天雷首先打破沉默,他提议道:“公主殿下,我们或许可以派人前往邻近地区,探寻水晶石的矿脉所在。”

    小云也紧随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与其他国家的商人取得联系,看看他们手中是否有我们所需的水晶石,这样或许能更迅速地解决眼下的困境。”

    紫月仔细考虑着二人的建议,觉得它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她决定采用天雷和小云的提议,并着手安排人手去实施这些计划。

    首先,她让天雷招募了几支探矿队,前往周边地区寻找水晶石的矿脉。同时,她让周进到周边其他国家商人手中采购的水晶石。

    在漫长的等待消息的日子里,紫月并未闲下。她深知小貔貅对水晶石的过度依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她开始深入思考如何改善小貔貅的饮食习性。在询问了灵儿的意见后,她了解到通过一定的训练和调整,小貔貅的饮食习惯是有可能改变的。

    紫月决心亲自参与到小貔貅的训练中来。她尝试喂小貔貅一些金子和银子,希望能够逐渐引导它减少对水晶石的渴望。起初,小貔貅并不适应这种改变,但紫月没有放弃,她坚持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这只小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貔貅逐渐适应了新的食物,对水晶石的依赖也慢慢减弱。

    就在紫月努力调整小貔貅饮食习惯的同时,探矿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他们在一片偏远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水晶石矿脉踪迹。这一发现无疑为水晶石的供应问题带来了转机。紫月立刻让天雷前往该地进行勘查,并着手准备开采工作。

    在取得当地官府的许可后,天雷开始招募矿工,并着手组织开采工作。然而,由于水晶矿脉位于偏远地区,且开采条件艰苦,最初的开采进度并不理想。纯靠人力用镐子敲击的方式开采,每天的产量非常有限。为了提高开采效率,天雷不得不增加人力投入,通过扩大开采队伍来应对这一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水晶矿的开采量终于有了显著的提升。虽然开采过程仍然艰辛,但每天能够开采出100斤水晶石,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让紫月感到振奋,她知道,这将是解决水晶石短缺问题的关键所在。

    探矿队的收获不仅仅局限于那一处矿脉。他们还在许多地方发现了水晶矿的踪迹。天雷迅速行动,在取得当地官府许可后,派出人员分别前往这些地点进行勘查和开采。不久之后,探矿队就成功发现了四五处矿藏,为水晶石的后续供应提供了更加稳定的保障。

    随着矿藏的丰富和拓展,水晶石的产量逐渐上升。探矿队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和人力,确保了每处矿藏的开采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他们也加强了与当地官府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开采工作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周进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紫月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商人进行谈判和交易,也成功购买到了一定数量的水晶石,又拓展了一个可靠的供货渠道。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水晶石短缺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探矿队的开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而紫月也成功通过外国商人获取了额外的水晶石资源。最重要的是,小貔貅在紫月的精心训练下,逐渐改变了饮食习性,不再过度依赖水晶石,从此时开始它爱上了吃金子和银子等贵金属,已经对水晶石不是那么的感兴趣了,一天一个金元宝,它也不嫌少。

    随着大荒国内的战火渐渐平息,呼邪王最终登上了单于之位,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然而,和平的曙光初现,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大荒国因为内部交战,损失了不少粮草,此刻正面临着严寒的冬季,物资匮乏,尤其是粮食的短缺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这危急时刻,大荒国只好派出了以国师达秋风带队的使臣团,假装带着诚恳的请求来到大禹国。准备假借用马匹作为交换条件,从大禹国骗取粮食的目的,以渡过这个难熬的寒冬。

    大荒国的国师达秋风,再次来到大禹国的疆域,他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熊能火焰。尽管他在内部斗争中,因为站对了队伍,从而稳住了国师之位,儿子达尔开也平步青云,晋升为威名赫赫的大将军,但对紫月公主屡次三番挫败他的怨恨,仍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那根被盗走的拐杖,更是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深深扎入他的心间,使他夜不能寐,恨不得将紫月公主剥皮抽筋。。

    此次,达秋风决心不再像过往那般,仅凭马匹交换来试探大禹国的底线。他派遣儿子达尔开率领五万铁骑,雄赳赳气昂昂地驻扎于玉门关外,仅距数里之遥。这支骑兵队伍装备精良,士气如虹,给玉门关的守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随着马蹄声的远去,达秋风带领的大荒使者团又一次踏入了繁华的京城。接待官们早已等候多时,他们按照礼仪,将使者团安排在驿馆住下。然而,这次的接待与往常截然不同,背后蕴藏着深深的政治阴谋与紧张氛围。

    京都禁卫司深知大荒国的野心与达秋风的狡猾,为了防止使者团借故生事,他们特意安排了数百名精锐士兵驻守在驿馆旁边。这些士兵身着铠甲,手持长矛,目光如炬,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动静。他们的到来,让原本平静的驿馆变得紧张起来,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与此同时,京城内的百姓们也开始感到不安。他们议论纷纷,猜测着大荒使者团的来意。一些人担忧两国之间会发生冲突,甚至引发战争;另一些人则猜测这可能是达秋风为了复仇而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仿佛有一张巨大的阴谋网正在悄然拉开。

    在这张谋划已久的阴谋网中,达秋风无疑是幕后的操纵者。他深知大禹国的软肋和弱点,也清楚如何利用这次使者团的来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似乎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