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1991年开始
繁体版

第四章 活色生香

    吃完饭,洗完碗,明易之提着一桶水,在阳台一角洗澡。

    凉水泼在身上,冲走了一天的暑热和疲乏。

    高考只是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步,要想彻底换个活法,只有一条路——想方设法地赚大钱。

    搞钱要紧,但得一步步来。

    现在是九十年代初,风起云涌大时代的开端,机会有得是。当务之急是救下薛老师,好好高考。

    现在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意义完全不同,同时也算了却前世中自己三十年意难平的夙愿。

    明易之洗透搽干,换上一身干爽的衣服,舒坦!

    裤子是父亲退伍时带回来的绿军裤,一直没舍得穿,留给自己穿。

    一件短袖白色T恤衫,胸前印着西湖美景——三潭映月。

    那是三年前饮食服务公司组织去杭城市旅游,母亲在那边买的纪念品。

    买大了,今年穿着才合适。

    明易之收拾着家务,头也不转地对明月如说:“晚上早点睡。老爸去接老妈下班,得十点半才能回来,你不要等到那个时候才睡。”

    明月如嘟着嘴巴,一脸的不开心:“我一个人在家,怕,睡不着。”

    “那你开着灯睡。不要趁着老爸去接老妈,偷偷看电视!”

    “谁看电视!明易之,你不要污蔑我!”

    明月如化身为一只炸了毛的猫咪,直着脖子,瞪着大眼睛,萌凶萌凶的。

    不惯着她,明易之一个摸头杀,狠狠地揉着她的头发。

    “你啊,越凶说明越心虚!不要太晚睡,明早起不来。”

    “知道了,知道了!”被揭穿的明月如不耐烦地拨开明易之的手,“讨厌,走开了,人家要写作业。”

    “好,好,我走了。”

    从客厅走到外间,也就是原来的厨房,明存义开门走进来。

    刺鼻的烟草味道,跟着外面的风卷了进来。

    他刚在楼道里抽烟。

    “易之,去上晚自习了?”

    “是啊。爸,不要抽烟了,对身体不好。”

    “好,好,不抽,不抽。”

    父亲还是那样,嘴里应着,却从不改正。

    明易之迟疑一下,没有再出声劝道。

    十五年后,好日子刚看到开头,父亲因为肺癌去世,享年六十一岁。主治医生说,按照人均寿命,他亏了十年。

    但自己知道,父亲用十年寿命,挑着一家人熬过最艰难的时光。

    劝他戒烟,能让他延长寿命。

    可是家庭的重任,人生的苦难,像巨石压在他的身上。

    不抽烟,如何让他熬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不如先搬开那块巨石。

    “好好复习,不要接自来水,一定要去接开水喝。晚上睡觉的时候,再热也要盖住肚脐眼。”

    明存义眯着眼睛,一一交待着。

    “知道了。爸,我走了。”

    “嗯。”

    在路边等了两三分钟,刘鸷腾一路撒欢地跑了过来。

    “走,走!赶紧走。”

    “被狗追啊!”

    “废什么话,赶紧走。”

    被刘鸷腾拉着拽着,走了五六十米,拐弯之前,明易之回头看了一眼。

    自家阳台上,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望着这边。

    不出所料,转出巷子,刘鸷腾拉着明易之进了“阿峰电游室”,嚷嚷要再玩一把《三国志2》。

    没兴趣!

    “阿腾,币还你,你自己玩,我出去转一转。七点一刻晚自习,老莫六点四十五就点名,不要玩着玩着忘记时间了。”

    “知道了,你好烦啊!”

    走到门口,明易之又转身回来,掏出一元零钱,这是他省了一周的早餐钱,丢给刘鸷腾。

    “干什么?”

    “以前老玩你的币,今天我请客,替我玩两个币,一定要选赵云。”

    “为什么选赵云?”

    “他跟我一样帅。”

    “切!”

    现在是夏天傍晚六点钟,夕阳把天空和半座城照得通红。

    人们匆匆行走在街边,大部分衣装颜色单调,带着一种一看就很陈旧的灰色,跟两边的建筑物一样。

    偶尔见到有人穿着淡雅的蓝色和红色,与众不同,在温暖的阳光下,展现出一种历史韵味和独特的美感。

    街道左边是文化局,五交化商店,药材公司,大会堂...;右边是广播局,防疫站,县图书馆,武装部...

    这条街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方,明易之在这里走过跑过,不知多少回。

    穿着开裆裤,被妈妈追着打。

    骑在爸爸的肩膀上,快乐地左顾右看。

    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乖乖地排着队走。

    初中的他跟男生们,说说笑笑走在左边,时不时偷瞄一眼走在右边的女生们。

    熟悉的景象,今天却像是老照片一样,在显影水里荡漾着,慢慢地浮现出来。

    走过大会堂门口,明易之无意间往旁边的小巷子一瞥,哦,看到熟人了。

    薛明珠坐在一间商铺里,打着电话。

    门口挂着一个霓虹灯牌子——“公话间,可打全国”。

    听班长老莫说,这家公话间是邮电局局长的老丈人开的。

    有两部可打全国的程控电话,比邮电局要便宜和方便。不用排队,不用填单子,交钱就打。

    薛明珠捂着话筒,红润的嘴唇一闭一合,黑晶的眼睛一动一眨,修长的眉毛一颦一蹙。

    欢欣、悲伤、撒娇、嗔怒,活色生香,让人着迷。

    店主老头坐在旁边的柜台后,双手展开一张报纸,脸却侧转过去,目光越过黑镜框,看得痴迷入神。

    明易之驻足在巷子口,静静地远观。

    几分钟后,薛明珠挂掉电话,起身走到柜台旁,递过去几张钱。

    店主转头往里屋瞥了一眼,转回来时脸上堆满憨笑,露出焦黄的牙齿。抽出两张钱,退了回来。

    薛明珠笑了笑,拒绝收下,转身离开。

    “薛老师。”明易之我迎面走了上去。

    薛明珠身子一停,看清楚是明易之后笑着问道,“明易之同学,去上晚自习?”

    “是啊。我路过这,看到薛老师在打电话。”明易之指了指公话间。

    她的眼睛还是红的。

    “刚跟家里打电话。我也要回学校,一起走。”

    “好啊。”

    薛明珠有一米七出头,脚上的凉鞋跟有五六厘米,个头比穿双星跑鞋的明易之只差一丢丢。

    “你喜欢看英语原版书?”薛明珠问道。

    “看得少,主要是找不到这方面的书。”

    “是很可惜,青溪没有多少原版英语书。不过你能背得出莎士比亚的名句,说明你的英语阅读量还可以,在这方面下过功夫。”

    “老师你说过,高考英语阅读占很大一部分。学好它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要多看多读多背。”

    “你能记得我很欣慰。听你们班主任林老师说,你的数学、物理都很拔尖,语文也优秀,唯一的短板就在英语。

    我记得你的英语成绩,三次模拟考试都还差那么一点点。要是想办法提高十来分,京大、华清应该可以冲一冲。”

    “薛老师,我想考沪江的大学。”

    薛明珠转头看着明易之,展颜笑了。

    嘴角凹出两个梨窝,灵动俏皮,如同初春微绽的桃花;两颗小巧玲珑的虎牙真可爱,为她的笑容添上一抹纯真。

    太耀眼了,晃得明易之有些睁不开眼。

    “请你吃冰沙,再给你介绍一下我们沪江的大学。”薛明珠指着前面的冰室说道。

    明易之露出六颗牙齿,笑着说道:“好啊,我现在是学生,只能吃大户。等我挣到钱,一定请薛老师。”

    薛明珠红润的嘴笑成了上弦月:“一言为定。”

    进店找了位置坐下,点了两客绿豆冰沙,慢慢吃了起来。

    “薛老师,我刚才看你打电话时,哭了?”

    “嗯,我想家了,想外公,想爸爸妈妈,想小虎。”

    “小虎?”

    “我家的猫,橘猫,五岁大,又懒又馋。我不在家三年,它足足胖了十斤。我离开时,它才两岁,还是个追风少年,现在成了...”

    “大肚油腻男?”

    “对对,大肚油腻男,又肥又油腻。哈哈——”

    薛明珠自个先笑了,笑得前俯后仰。

    “薛老师,你来我们这里支教三年,真不容易。”

    “第一年确实不习惯,饮食不习惯,住的不习惯,要自己洗衣服,没有妈妈的饭菜吃,没有南京路的商场逛,没有云南路的美食吃,晚上总是会哭醒。”

    薛明珠轻托撑着右颊,眼睫如窗外的晚霞轻柔垂落。

    左手拿着不锈钢勺子,随意地扒拉着冰沙。

    “不过到了第二年就习惯。发现这里的风景挺美的。周末休息时,我骑着单车到处游玩。高顶乡的苗寨,团结乡的侗家风雨桥...我都去玩过。

    远一点的香炉山、百里竹林、夹山河,我就坐班车去。在当地的农家吃住,真得好有意思。我拍得那些照片,拿回去给亲朋好友看,她们都羡慕死了。”

    薛明珠的声音宛如欢快的溪流,清脆悦耳;笑容仿佛朝霞中的鲜花,温暖生动。

    “这些地方确实很好玩,有几个景点,我还没去过,只是听他们说起过。”明易之看得出神,随口附和着。

    深吸了一口气,把思绪拉回来。

    找个话题套套话,看这段时间有什么人骚扰她,筛选一下嫌疑人。

    “薛老师,你房间有蚊子吗?”

    “没有啊。”

    “我房间里有蚊子,咬得我整夜睡不着。本来想着去找你借蚊香的。”

    “你来啊,我有两盒,用不上,给你一盒就是。”

    “我准备过去的,可是听到有人敲门找你,好几晚都有人找你,我就不好意思过去了。”

    “嗯,他们啊。”薛明珠的脸微微一红,神情不自然。

    ****

    新书幼苗期!请书友们收藏,投票,多多支持!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