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
繁体版

第四章 知音世所稀

    江城,《知音》杂志社。

    “路遥真有这么惨?”

    “写得有鼻子有眼的,名字、对话,得了什么病、什么时候获奖等等,写得很细,看来应该不会有假。”

    “要不打电话问一下秦省作协?也就几分钟的事。”

    很快,这篇著名作家路遥的文章摆到了总编辑胡勋壁的办公桌。同为中文系出身、同为编辑职业,天生的零距离,天然的同路人,让胡总编辑为路遥的遭遇洒泪不已。

    “情况确认了吗?”

    “有些情况我们也找不到见证者,比如亲戚朋友的索求无度、路遥的感情经历等等。但是只要能够找到见证者的,都旁证了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比如路遥生病、抽烟等,他和妻子的关系、离婚协议书等。”

    “真有这么惨?我知道西北地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吧,作者是不是太夸张了?还有这里,路遥七岁时被他爹带着,一路乞讨着、过继给了大伯,读书时经常买不起铅笔?”胡勋壁是正统中文系出身,还难以接受这样的“春秋笔法”。

    “这两个问题倒是已经确认了。路遥是个名人,这些情况被当地的大人当成正面教材,教育小孩子。”

    “《平凡的世界》版权费的情况可信度高吗?”胡总编指的是在文章里提到的央视《平凡的世界》剧组只给了路遥不到1000元钱版权费的事情。

    “总编,这个…我们联系不到剧组,毕竟是几年前的事了。”

    胡勋壁陷入了沉思。近些年《知音》剑走偏锋、主打感情路线,被部分别有用心者说是“偏离主流价值观”、重回小资产阶级路线。同时,有些作者为了获得稿费也可能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而最恶劣的,就是颠倒黑白、造谣生事。在这方面,《知音》是吃过亏的。

    “作者的背景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消息?”

    “这个倒是没有查到,事实上,任城五中没有找到一个姓江的老师,倒是后勤部门有一个姓江的,已经确认不是他写的。”编辑也很纳闷,黑纸白字写的文章,数个电话过去竟然找不到作者。

    “从出发点来看,对于路遥、文化界都没有恶意;对于他的妻子来说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也有佐证。联系到路遥本人了吗?”

    编辑只能再摇头:“联系不上。路遥对《知音》有些误解,而且他也很忙。”

    胡勋壁也无语了,编辑说的这个“误解”,也算是一种自嘲了。文人尤其是著名作家看不上《知音》这样的下里巴人期刊,让编辑部的人一直耿耿于怀。

    “我再考虑一下。”

    “总编,实在不行就算了吧。”虽然这篇稿件集中了名人、轶事、情感、受众等大火的所有要素,能够发现这样一篇佳作也是作为编辑的幸运。但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路遥现在是文化名人,里面涉及的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出错,都可能是走向法庭的导火索。

    胡勋壁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根香烟,编辑知趣地关上门走了出去。他知道,总编是需要做出重要取舍了。这次却猜错了,胡勋壁播了个电话:“老刘,请帮我联系一下潘导。”

    放下电话,胡勋壁再次叫来小李编辑,提起笔在“不到1000元版权费”的位置,他的手抖得厉害,写上“680元版权费”,吩咐李编辑:“小李,这篇放在头版,设计一个好的封面,重点推!”

    江采刚刚消停了不到一周,就给江奕电话报喜来了:“江奕,有个发财的好机会。”

    哥哥还是那个哥哥,永远乐观,现在又有了一个给钱的弟弟,能不乐观嘛!

    “又是那个李大庆说的吧?”

    “你怎么知道?”

    “这还用说嘛,哪次不是说他罩着你?你一天到晚说他的名字,我的耳朵都快被他磨出茧子来了。”江奕没好气地说。

    估计过不了几天,江采最大的后方就要从江奕这里切换到李大庆那里。江奕地位不保,也就没那么客气了。

    “没有,不是,有。也不是,”江采被弟弟的绕口令绕晕了,“他的老乡都很信任他,都是在一起多年的朋友。你不相信我,总要相信他的身边人吧。”

    “他是什么底细,你摸排过吗?谁家的坏人把‘坏人‘两个字刻在脑门上的?要是他们合起伙来骗你怎么办?”江奕的连珠炮发问,直接把江采给炸晕了。

    “有这么复杂吗?天底下还是好人多吧?”

    “天底下是好人多。可是好人也有饿晕的时候,也有饥不择食的时候。到了深城都是为了发财,骗了你再回家老老实实地的当个小富翁,算不算是‘天底下还是好人多’?”

    这个时候的深城正是鱼龙混杂、骗子横行的时候,江奕必须给江采这样的傻白甜提个醒。

    很明显地,江采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对江奕的提醒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儿,依旧是那副兴奋的口气:“江奕,这里处处是黄金,随便抓住一两个就能发财。”

    “打住。这次是什么事情?”江奕感觉自己一大堆苦口婆心是白费了,“深城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机会肯定多的是,问题是你要有能力辨别是真是假,才能够更好地抓住它。”

    “我当然知道啊。你又没来过,还没有我知道得多呢,凭什么让我听你的?”江采被自己弟弟严重地不信任不说,还一副管教自己的口气,让当哥哥的火也上来了。

    “你不用听我的,再见!”嗯,有钱的是大爷,知道不。你不听大爷的听谁的。

    “嘟嘟嘟…”江采没想到这个江奕竟然如此。

    还要不要当亲兄弟了!

    听了江采好几次绘声绘色地精彩演讲,江奕就记住了一点:这个李大庆是彭城沛州人,跟自己家任城属于同一个文化圈,所以信得过。

    这个文化圈的人,爱喝酒、吹牛,倒也朴实,总之就是农业文明圈该有的优点他们有,该有的缺点他们一点儿都没落下。

    看来有机会要去瞧瞧这个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