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
繁体版

第15章 兰陵的起跳

    第四个议题是民生设施建设。

    “兰陵这边已经申请了发电、自来水、公寓项目,总投资不下10亿了。”今后几年要大兴土木,这是杨书记给兰陵定的调子。

    虽然有些想不通,但是江奕这小子肯定会有后手的。

    “我们也打算对城区道路、小区建设、污水处理、地下管网建设等进行立项,参照兰陵在做的。”刘书记这次很配合,不等杨书记踢球就主动招了。

    “彭城也跟上,主要是建在大湖城区域。”张书记也不含糊。

    现在工业成分最重的就是彭城,电力、自来水早就紧张了,他们不跟也不行。

    “你们建在大湖城,又要抬升我们的GDP指标了。你就不能自己吃点儿独食嘛。”一旦建在大湖城区域,GDP就是三家分,任城和兰陵都有相同的压力。

    果然像前年江奕说过的,大家最担心的不是GDP有没有进步,而是怎么藏起来的问题。

    “现在全国的经济这么火热,咱们不如今年报个大热门,要不然藏也藏不住了。”张书记终于不再藏着掖着,三个地市都知根知底,不如协同一致、向省里要一些政策。

    “我看行。今年还可以趁机多申请一些项目,要不然明年咱们会比较被动。新进城的农民也很难找活儿干。”杨书记也表态支持。

    现在各个省的GDP锦标赛进入白热化,要是真能给省里的排名贡献宝贵的台阶,恐怕省里会对你的要求一路开绿灯。

    “去年已经一次性提高了50亿,这次难道再来一次?明年要想再增加可就难了。”刘书记一边说还一边看了看姓江的。

    这个家伙要是给些支持,任城也就不怕了吧?

    可惜,江奕暂时没什么可给他的。

    “怕什么,不是还有我们两边支持吗?”

    这句话更刺激了刘书记。要是靠别家给自己做贡献,这样的GDP岂不是更虚了?

    达不成一致,看来只能各地市自己发挥了。

    第五个议题是委员更换。

    魏学敏现在进燕京了,同时还担任省里的参政顾问了,再兼着这边的也不太合适,会有偏向这边的嫌疑。所以,他请辞了委员。

    杨书记刚说完就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咱们这里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有了,是不是需要一个民生领域的专家?”

    “也是,现在城市化如火如荼,又有这么多农转非的人员,是需要有个对这方面比较了解的专家了。”张书记也支持。

    “孔子师大的孔教授怎么样?他不仅是社会学方面的专家,还出版了农转非方面的专著。”刘书记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孔教授可是任城的,有了他加盟,任城这边的话语权岂不是更壮大了?

    “他好像一直比较忙吧?说不定他没时间呢?”江奕想起那个轴的老学究就头疼。那是真的不把自己当老板的家伙,每次都要以“断送财源”相威胁才肯让步。

    “即使他合适也不能抬举他,整个学校里没人能忍受他的臭脾气。”鲁校长及时补了一枪,给了孔教授致命一击。

    这个孔教授有着自己的清高和臭脾气,这两年又有了重大课题加身,真要去请他,恐怕姿态比谁都高。

    “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吧,只要低过头就好多了。”杨书记哈哈一笑,这样的人见识多了。就当是给他一次机会、看他抓不抓得住吧。

    江奕听了也是一笑。这些人精们还真是把孔教授琢磨透了。别看平时端得正,这个机会要是让他听到了,他肯定会蹦跶得比谁都欢。

    就让他多着急一下吧!

    最后一个议题是联合股权托管中心。

    这是杨书记临时提出来的,其他两个地市都没有这个,也不感兴趣。

    “国家层面国企股权转让也可以激活,现在各个地级市都要设立这个,也没有必要。一个地级市能有多少企业有钱收购这些股权的?搬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干脆统一到兰陵算了,也算是降低成本、集约增效了。”杨书记现在就是奔着集约增效的目的来的,至于能有多大交易量,他心里也没底,只能以后再看了。

    “老杨,你可要想好了。我们这边现在都是效益不好的企业股权在挂牌转让,挂上来也就是增加个分母,降低你们的转让率。一旦交给你们可别后悔了。”刘书记巴不得把这些外包出去呢。

    每年没几笔业务不说,还要维持一大帮子人员,国企股权转让又是著名的黑色地带,价格转让得高了会有人说利益输送,低了会有人说“国资贱卖”。

    “按理说这个中心应该建在彭城,我们这边的企业最多。”张书记还有些犹豫,主要是他吃不准老杨究竟是打什么算盘。

    “张书记,你们那边我又不是没去看过,一天到晚地也没什么人关心那些股权,我看挂了也是空挂。干脆也委托给兰陵算了,以后你们负责交易商品,我们这里负责交易股权。”杨书记打出了苦情牌,当初商品交易中心就亏了兰陵,现在来要账了。

    “也行吧,不过这个涉及跨省了,可能没这么简单。要是公关的话,可要你们牵头了。”彭城终于顺利地交出来了。

    闭门会开得很成功,每个议题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只是各自所得有所差异。

    走出去的档口,刘书记和张书记两个难兄难弟就看对眼了。

    “彭城钢铁厂去年赚大了吧?”

    这个可是彭城的禁脔,容不得他人插手,张书记一听就很紧张的样子:“不多不多,也就是两百多万吨钢。今年的二期工程很多都在任城那边,你们放心吧。你们的学习机不是很热闹嘛?”

    “也就是名气大,其实利润很薄。”这是刘书记最郁闷的地方,光是好看了,对于地方政府的实惠却没那么大,“你们的彩电生产线多好,听说已经开始生产什么图像解码的零部件了,那也是一种芯片吧。以后要是全国铺开了可不得了。”

    “要说还是兰陵最厉害,汽车厂要是起来了,以后至少是十几亿的产值。”说到这里,张书记既佩服杨书记,又同情刘书记了。

    汽车厂在1992年的产量不高,也就是刚刚生产了几千台面包车,小几万块一辆,没什么赚头。但是江老板向来都是不嫌大的,一旦突破了五万两,可不就是十几亿产值么?

    刘书记不好多说。他清楚面包车、彩电厂这样两个产业落地在兰陵和彭城,都是因为两地各自从农转非资金中拿出2亿元,借给了江奕家才能做成的。

    这件事情要是放在任城,被人诟病不说,能不能拿得出来还是个很大问题呢。

    江奕和杨书记一起,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讨论。

    “小奕,今年真的要在全国建20万套房?资金压力很大吧?”在本地还有几个领导照应着,到了全国可就支持不了了。

    “主要是代建,企业自己的钱,我们只是配套一部分。”这个时候江奕才说了实话,然后简单向杨书记说了一下新海康的发展思路。

    “要是能在香江市场那边融资,这个可是一个好路子。兰陵的国营企业有没有拿得出手的?”

    江奕知道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个风险可不能有:“杨书记,兰陵的企业都不够香江上市的资质,即使硬上了以后也会有很多风险。那里的法律严得很,弄不好企业负责人进监狱也说不准。”

    顾雏军、黄宏生等人的先例太扎眼,想避开都很难。

    杨书记一旦了解清楚了新海康的玩法,代入感就是满满当当地:“要是这样的话,兰陵这边今年也可以再建5万套房,政府这边少参与一些,这次主要是以国企为主建房。这样也可以给新海康一些支持。”

    江奕知道他这是又瞄上外资房地产开发总部了。也不说破,以后各地都会设立房地产公司,兰陵肯定也少不了。

    “今年的建材价格太高了,京申两个地方要建的也太多了,兰陵先按照3万套规划;1994年8万套,1995年10万套,您觉得怎么样?”

    “这样也好。91年和92年可是积压了太多资金了,现在银行里房地产相关贷款都超过50%了。要不是交通银行是从任城分行放款,这个比例还会更高。”前两年兰陵市为了按照灾民,也为了把他们中很多人留在兰陵,提前启动了房地产建设。

    “市里也就是延迟收税,建房的资金都是银行的,我才发现杨书记才是空手道高手。”江奕漫不经心地送了一顶高帽。

    “现在有些职工也积累了一些钱,慢慢地让他们把房子买过去更好。其实那些厂矿企业的职工购买能力更高,要是能把那些公房出售给私人就好了。”杨书记又想起了八十年代的试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八十年代曾经出台试点政策,鼓励企业把房屋出售给职工。多地出现了低价售房的问题,很多个人甚至以白菜价拿到了居住房屋的产权,让那些没有住房的职工受到了不公平待遇。1986年,出售房屋给私人的试点从而被叫停。

    “或者增加工资,这部分多出来的工资用于支付更高的租金呢?”

    “前几年国事院的‘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也是这个思路,那时候就提出试点停止福利分房。不过后来也出了问题,”想到那次机会白白流失,杨书记想起了都很遗憾,“那时候的情况跟现在差不多,88年是物价闯关导致物价飞涨,现在换了个说法,叫做通货膨胀了。”

    “如果物价飞涨应该是有利于提高工资和租金,怎么会推行不下去呢?”江奕也理不清这个逻辑。

    1998年也是同样的思路,结果成功了嘛。

    “我想起来了,那次是因为财政吃紧,所以有些地方为了回笼一部分资金而急于出售公房,结果造成重新回到低价出售公有住房的老路上,提租补贴的模式就此夭折。”

    原来,非战之罪,而是执行方面出了问题。在缺少有效市场、有效价格的前提下,公房出售就把以往的使用分配不公的问题变成财产占有不公的困局,由此加剧了住房分配上的不公平,对于解决住房的绝对短缺于事无补。

    “杨书记,现在是兰陵的财政状况最宽松的时候,手里也多出来十几万套住房,每年还能新增好几万套。有没有可能申请试点加工资和提租金?”江奕感到时机成熟了,试验顺利的话,接下来几年就会好走得多。

    “这个值得考虑,现在银行已经非常吃紧了,要不然以后银行的资金就很难支持厂矿企业了。”杨书记再一次站到了全国试点的前沿。

    全国范围内两次试点都没有成功,如果在兰陵能够破局,这个功劳可就大了。

    杨书记两次提到的“银行资金难以支持厂矿企业”,在经济学上叫“挤出效应”,怪不得民间融资这么迫切。江奕一下子想到了在任城太白楼广场遇到的那个小吃店主。

    “现在很多机械厂、小吃店、家具厂都比较缺钱,政府是不是可以牵头出资,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要不然有些初创期的企业可能很难承受这样的高利率。”

    “市里研究过,还探讨过融资担保公司。政府可以出资参与,但是不能直接经营,要不然风险太大了,对干部也不负责任。”签一个字就是几万块出去了,太多的人禁不起诱惑。

    “如果市里愿意出资的话,我们也可以出资3亿,专门用在兰陵的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真的?那市里可以出2亿,”杨书记说完就感觉不太对,江奕怎么对支持别家企业这么大方,“你们是不是还有别的条件?”

    “没了,就是希望政府少干涉。”江奕心里大喜,表面上却不好表露出来。

    没想到这次加杠杆加到政府头上了。

    等到小贷公司拿到钱以后,和投资公司一起出动,有哪个公司能够扛得住诱惑?

    被入股的企业则变相有了政府资金的注入,在政府银行贷款、客户认可度方面岂不就上了一个台阶?

    “江奕,我怎么总感觉不对劲?你是不是又在琢磨这里的什么宝贝?”杨书记还是不放心,江奕的风格他太熟了。

    “我就是在想兰陵的这些建筑工程公司现在体量太大了,应该拆成二十个左右,按照每个省一个,每个大概3000多人。”江奕一个小小的提议,又是一个好几万人的规模。

    华国大基建时代即将到来,房地产大建设也会被江奕提前催熟。几万人已经算是比较少的了。

    “你的意思是新海康负责拿项目、设计和融资,建筑公司负责建项目?”杨书记一下子就想通了,一个新的抱负油然而生:“以后兰陵这边岂不是也有兰建某局?”

    “如果有大项目需要的话,还可以在当地迅速招工、扩大用人规模,真要铺开了,央企的体量是肯定没问题的。另外,不一定非要新海康融资,建筑公司也可以考虑上市,在国内。”

    杨书记愣了一下:“国内上市?现在不都是申城和深城两个地方的企业吗?即使以后放开了,估计也是海尔、重汽这些省里的大企业,三五年也轮不到兰陵。”

    “三年之内肯定有机会,书记要不要赌一下?”这次不同了,指标虽然难拿,兰陵却已今非昔比。

    再说了,即使省里的指标不给这边倾斜,不还是有一个“借壳上市”么?

    杨书记这次不再上当了。跟你一个逢赌不输的人有什么好赌的?

    江奕的信心也鼓舞了他。真要是能够让腾龙或者建筑公司实现上市,兰陵的起跳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