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
繁体版

第39章 制服的力量

    “你在这里绕了十几圈了吧,有那功夫还不如去晃一晃秋千,也免得打扰我的伟大睡眠。”

    “这点儿声音也能把你吵起来,看来你是没什么必要睡了。赶紧起来干活了。”江奕想了有些时间,现在是该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了。

    “别啊,江奕,我刚来没两天,时差还没倒过来呢。”刘伟一边说着一边晃着江奕的胳膊。

    幸好他比江奕矮了不少,要不然一个大几个月的家伙向小点儿的小伙子撒娇,还真是挺滑稽的。

    一句话把江奕逗乐了。

    “好好好,看在你这么自残的份上,我就放过你一回了。”江奕心里暗叹,怪不得这个家伙考不上大学,初中地理知识都记不住,可想而知其他学科的水平了。

    “我看你就是缺个女朋友,才这么一天到晚地有劲没处使。”刘伟现在终于安全了,打了个哈欠准备回屋补睡觉去。

    “等会儿,先去开门再睡觉。”

    看来刘伟是真的困了,这么响的敲门声都没听到。

    江奕只是有些奇怪:吴江元什么时候敲门都这么带劲了,难道是有什么好事儿?

    大门打开后,首先进门的竟然是一个女生,个头不算高,可是比较苗条,一身职业装显得很是精神。

    刘伟愣了愣,一松手就把两个人全都放了进来。然后他无助地看着江奕。

    江奕也摇了摇头。前面这个人他也只是觉得似曾相识,可就是想不起来到底在哪儿见到过。

    “吴主任,你怎么···这么早就到了?我这个刘伟老同学还没睡醒呢。”江奕本想打趣一下吴江元,可是看着他那严肃的神情,只能把板子打到胖点儿的人身上。

    “嘻···,”女生一下子没忍住,笑出声来。

    “邵红梅?”江奕还是比较熟悉这个声音的,他走过去仔细打量了一下,可还是有些不敢认:“你是邵经理家的女儿吧?”

    “我不是,你认错了。”女生笑得更开心了。

    只是已经从她的口音听出了端倪:原来真的是邵红梅。

    “还真是女大十八变哈,我看你是七十二变还差不多。”

    “你才是孙猴子呢!”邵红梅有些想恼的架势,可是忽然就转变了态度:“是往哪个方向变化了?”

    或许是由于老同学没有认出自己带来的胜利感,或许是对于自己长期未见活巨大变化的期待,邵红梅的脸上少有地出现了红晕,不再是那个大大咧咧的性子。

    “变化嘛,”江奕卖了卖关子,却看到刘伟一副兴致勃勃的表情,也就没敢往反方向去说:“现在比以前更像是一朵红艳艳的桃花了。”

    “又取笑我!”邵红梅有些嗔怪地举起拳头就要给江奕一下子,直到吴江元出面了。

    “江奕是在夸你有活力、长得好看呢。”

    吴江元可是从来不跟人开玩笑的,他讲的话一下子就让邵红梅相信了。

    刚一坐下,刘伟就把茶水准备齐全了,还单独拿出了饮料给邵红梅。

    “谢谢你。”邵红梅很开心地接了过去:“听你的口音,好像是齐鲁省那边的人?”

    “我是江奕的高中同学,任···任城的。”刘伟难得地有些口吃了起来,脸上也有些不自在。

    这小子,原来是个制服式的诱惑倾向啊,江奕终于想明白了。

    宁岩家里就是制式服装比较多,星岛的那个女生以及今天的邵红梅都是职业装。

    那就好办了。

    吴江元也看出了什么,只是不言语、不去打搅这些小孩子的懵懂期。

    “吴主任,这个院子刚修好,一起转转吧,”江奕干脆把时间留给了两人,按了按刘伟的肩膀:“你们先坐着休息一会儿吧,你别让女生渴着了。”

    刘伟感觉抓住机会像江奕保证:“我觉得不会让她渴着,我也保证会好好休息。”

    邵红梅笑得脸更红了。

    “吴主任,你···我妈对你很信任,你不用···”江奕知道吴江元的想法,感到挺不好意思。

    或许是出于提携同学的想法,或许是由于不敢完全相信职业经理人的心理,江奕已经安插了好几个同学在经理人身边。

    但是对于吴江元却没有这么做。一是他的军人出身,二是他的知识分子荣誉感,也不需要这种平常手段。

    没想到吴江元自己主动把自己的同学要了过来,这种人真的能做到心胸坦荡。

    吴江元及时制止了江奕,却笑着对夸奖起了邵红梅:“小邵很能干,也很适合做文秘工作,现在研究院办公室里可热闹了不少。”

    江奕也笑了笑,算是认可了吴江元的做法。

    “吴主任,这次可以试试有没有可能趁着这个机会把交换机卖到那边去。”

    “是要准备一次经济研讨会?”吴江元知道江奕的打法,先通过舆论造势,在适当的时候显山露水,水到渠成时就好说了。

    “还不能这么大张旗鼓地,哈国要是迁都的话,通讯领域的机会就很大了。”

    “总统笔友”确实存在,而且已经找到。只是年龄有些大了,身体也欠佳,不能长期待在哈国。

    “有这个机会,那太好了,我们可以请他做代言人之类的,专门针对哈国市场。”吴江元不由得对江奕叹为观止,要是两个同学不在的话,他就直接说出来了。

    正好这个笔友也是教物理的,进入半导体企业也算是本专业。

    “一个是需要在边疆省投资建交换机生产厂,一个是需要军方把‘总统笔友’的消息传到外交方面的部门。”

    江奕说完就不吭声了。

    外交方面的部门对江奕可是不太感冒,在他们眼里只要和江奕挂钩的肯定都是麻烦事。

    “军方那里的话,我去打招呼,哈哈哈,我们这么照顾军工企业,这点儿面子还是要给的。”吴江元二话不是就把这件事答应下来了。

    不过他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难道江奕知道自己还经常联络老同事?

    他毕竟是军队系统出身,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气氛有些沉闷了起来。

    最终还是江奕打破了安静:“不知道非洲那边的进展怎么样?”

    “非洲那边进展比巴国弱了一些,不过,”吴江元说了一句就笑了起来:“有个小伙子倒是挺有意思的,说那边的小镇里有辆二八自行车的话,可以当出租车开了。他还建议在那里开个自行车厂。”

    “自行车厂?韩菲凡的妈妈以前就是在任城自行车厂。”江奕刚一说出口就后悔了,韩家三分之二的人都跟自己走得这么近,要是樊丽诗再牵线自行车厂,那就太黏糊了。

    “真的可以?我还以为你会觉得这个生意太小了呢,”吴江元开始只是当做玩笑、说出来活跃一下气氛,现在看到江奕认真了,他就更严肃起来:“李岩松还建议在那里建收音机厂和纺织厂,最终成为一个工业园。”

    “收音机厂?我记得以前收购过一个。”

    “对,就是在郑州,刚刚达成合作的时候。后来大部分人转产交换机了,不过收音机厂的技术人员还在,要是想建新厂的话,技术人员不缺。”吴江元说起了当初刚刚合作时,硬塞给江奕的两个差不多停工的小企业,其中一个就是收音机厂。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看看收音机厂的技术人员愿不愿意到非洲去,”江奕在国内布局的真正起步就是依靠了交换机,这个情分必须要还给郑州:“那个李岩松是不是上台去讲过营销经验的?”

    “没错,他还挺好玩的,听说是喜欢上了那个一起推销交换机的同事。他第一次出国是到了巴国,没想到和那个韩梅正好错过。”吴江元把李岩松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难为这个严肃的前军人也讲这么八卦的内容了。

    听着吴江元的介绍,江奕不由得对李岩松上了心:“这么说,他是有接近一年时间在看着巴国产业布局、交换机和BP机营销、人民币结算推动了。还真是一个开疆拓土的好苗子呢。”

    江奕想要做的,李岩松基本上都已经见识过了。

    至少以后江奕不知下去任务,会有一个知道该往什么方向走的人,这是什么?

    这是帅才呀!

    “那就让他先写个方案,就按照工业园区的思路,需要什么人都有他定。尼日利亚也不宽裕,让他们打通资源通道就行了。”

    尼日利亚的石油不是正好可以成为返程货物嘛!

    “江奕,你那个同学还真是···挺好玩的。”等到吴江元和邵红梅离开之后,刘伟就变成了话唠一般,再也不提补充睡眠的事情了。

    “少废话,拿笔来。”

    看到江奕的神情,刘伟也不敢造次,只能乖乖地听话。

    “给你,纸在这里。”刘伟赶紧把笔和纸交给了江奕。

    “让你来写的:一是通知孔教授,民生论坛放在10月中旬;

    “二是尽快邀请一下人民大学的黄校长;

    “三是通知魏教授,10月中旬视察一下中亚经济研究中心。”

    “两个10月中旬。黄校长难道不在这里陪着吗?”刘伟终于难得地明白了一回,懂得发现问题、摆出问题了。

    “呵呵,要的就是这个,你说黄校长要是先答应了出席论坛,可是后来又发现自己去不了,他会怎么做?”

    “那还能怎么着?总不能为了一个论坛不在家里等着总统吧?”这个问题还真的把刘伟难住了,搅得他一个劲地挠头。

    江奕笑了笑,走开了,只留下一句话教教刘伟:“君子重承诺,要是他发现自己要失信,他会重重地补偿你的。”

    君子可欺之以方,江奕成功地忽悠过吴江元、黄校长多次了。不知道他们以后反应过来了会怎么想。

    “才不会呢,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嘛。”刘伟嘟囔着,还是不肯认输,看到江奕走远了,急忙叫了一声:“都快吃午餐了,你干嘛去?”

    “我要补睡,只允许你睡懒觉吗?”江奕确实是累了,一起床就被纳总统访华的消息镇住了,接着又是尼日利亚的前景,再加上算计一下学者,还真不是自己这个刚刚成年的脑筋能够承受的。

    尼日利亚。

    李岩松实在是扭不动自己的腰肢了,只能放弃,让一个黑色皮肤的小姑娘继续。

    小姑娘果然厉害,虽然只玩过几次,却是非常娴熟。

    “岩松,还在为报告的事情着急呢?”韩梅看到李岩松在那里挥发体力,知道他有些心神不宁,走过来劝劝他。

    “梅姐?没什么,我是觉得跟这些小朋友一起挺开心的,正好现在事情也不多。”

    李岩松从巴国到了非洲,算是从最忙的海外区域到了最闲的地方,还有些不适应。

    一下飞机,他对韩梅的称呼就从“韩姐”变成了梅姐。韩梅也知道他的想法,两个人稀里糊涂地就成了一对。

    “这些人还真是天生的舞蹈家,一个个身体好、又有耐力,看来他们每次都能拿到长跑冠军是有基础的。”

    “梅姐,你觉得在这里举办一个呼啦圈比赛怎么样?”李岩松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在那里的热乎劲儿,忽然有了想法。

    “咱们在这里正好要生产一些衣服,是可以趁机推销一些运动服装。”韩梅在外营销久了,市场意识非常浓厚,一下子就想通了。

    “正好还要生产自行车,到时候一等奖就给一个二八大杠,二等奖就送二六自行车,三等奖就送小孩的车。”李岩松似乎一下子就打开了思路,工业园建设可行性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市场开拓——也圆满了。

    “不只是一二三等奖,还可以有参与奖,到时候抽出来100个幸运的参与者,送给运动鞋,就送国产的回力!”

    这个号称“耐穿”的鞋子在喜欢跑步的非洲绝对有市场。

    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就把思路打开了。

    这时候,食堂里传来了音乐声,晚餐的时间到了。

    李岩松收拾好了运动器材,跟韩梅一起回去。

    小朋友们没了玩具,迅速地被音乐吸引。有的人已经跟着节奏扭动起了腰肢。

    “这些人还真是喜欢这些,听说黑人歌手在美利坚可厉害呢。”韩梅是英语专业出身,对于英美的文化知道一些,黑色皮肤的体力、歌喉一直让她羡慕不已。

    “咱们多练习练习也不差。”李岩松听着音乐,似乎有所感触,可是暂时还没有想起了是为什么。

    那个叫做什么VCD的东西还真是好,对于在外国常驻的人更是难得。这里的电视、娱乐都参与不进去,VCD机刚一来就被大家迷住了。

    李岩松想不到的是,这个VCD才是开发非洲市场的真正神器。这个可以看电影和电视剧,可以一展歌喉的小盒子,今后将在非洲市场的开拓中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