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
繁体版

第41章 第三次浪潮

    “何董事,你说年近70的人,有地位、不缺物质享受,还能图什么呢?”临近办公室,江奕忽然有些犹豫起来。

    江奕想要的东西有点儿多,所以这次见黄校长,注定了没那么容易,也让他的步伐缺少了连贯。

    “江老板也有不自信的时候嘛。”何董事似乎还没有从昨晚的亢奋中走出来一样,对自己的老板也没那么敬畏:“年纪大了就图个安静吧。”

    “除了安静呢?”

    何董事略微开动了脑筋想了想,也没顾及江奕的脸色:“闲着没事儿就到处逛逛呗,退休以前可没这么开心,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现在既有了钱又有了时间···”

    江奕懒得听他嘟嘟,快步就窜上了台阶,把何董事甩在了后面。

    何董事这两年不像以前那么劳心劳力,身躯有些富态了,这时候急得他大叫了起来:“江老板,别生气,为了世界和平也要等等我!”

    这个家伙还真把自己当成“国际友人”了。

    听到这里,江奕像是捡了宝贝一样,哈哈大笑起来:“总算是听到了一句人话,咱们就用世界和平鼓动鼓动老人家。”

    庞老师早早地就在楼梯口候着呢,看到江奕和何董事赶到,连忙拉着他的手:“快快,黄校长那里待会儿还有事呢!”

    何董事再次被动地快马加鞭,憋得一张老脸都发红了。

    “黄校长,江正纯堂兄去阿根廷了,他委托我来跟您沟通,还有何董事一起。”江奕看着窘迫的何董事就想笑,让你这两天发飘,你咋不飞上天呢?

    可怜的何董事只能简单地跟黄校长打个招呼,抢先交流的机会没了。

    “江奕,谢谢你堂兄和何董事啊,咱们学校的教学设施一直比较朴素,明理楼的落成不只是对教学,对学校的整体形象也是一大提升。”估计黄校长还没有接受过教学楼捐赠事宜,对这个程序也不太懂,讲起话来竟然把江奕这个正主给漏掉了。

    “校长,我这次来还有个想法,就是想提前毕业。我发表的文章、参与的课题应该都达到本科生毕业的要求了吧,关于毕业论文我也想好了···”

    “这是?”黄校长刚刚才针对剪彩仪式打好了腹稿,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就被江奕这几句话给噎着了,要不是及时刹住了车,估计差点儿就要岔气了。

    这是要整哪出戏?

    何董事也没想到江奕会来这么一出,一下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庞老师更是吓住了:“江奕,你没晕吧?”

    她足足被江奕折磨了一年多,可是也跟不上江奕的这种思维跳跃。

    江奕像是没想到众人反应这么大一样,也是吃了一惊:“校长,我是觉得在学校里待着只会耽误赚钱。现在电脑软件赚钱了,提前辍学的比尔盖茨已经是亿万富豪,有了赚钱思路还要在学校里待着太浪费时间了。”

    除了比尔盖茨这个当代首富,江奕还想说出苹果CEO斯蒂夫·乔布斯、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戴尔公司的创始人麦克·戴尔等人,可惜这些超级富豪们还在发育中。

    一个快速行进的时代,自学的确比在学校里成长地更快,只要你能够找到方向。

    “其实对你来说,上不上课的确影响不大。”黄校长咳了一声,这才从原来的轨道上抽身而出,顺着江奕的话语找到新的方向:“你好像都是无师自通一样,不知道你的知识都是来自哪里?”

    “我爸妈都在罗沙国呢,哥哥在香江,还有几个同学在美利坚的纽约、硅谷,他们耳濡目染地就把我教会了。校长也说过,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处处留心皆学问嘛。”

    江奕随口胡诌的几句话,又把黄校长带进沟里去了。他的思绪又跑到了寻找自己何时、在何处讲过那两句话了。

    “江奕,好好说话!”还是庞老师跟江奕的斗争经验比较丰富,及时提醒了黄校长一次。

    “真是个小滑头。”黄校长暗暗嘀咕了一下,调整了一下坐姿,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应对这个后生:“你这两年时间也没耽误赚钱吧,庞老师可是帮你请了不少假,难道这个学期不允许你离校了?”

    “这倒不是,主要是远在香江的我哥哥那里需要我,从香江往返燕京就没那么方便了。还有就是我打算多学点计算机知识和编程课,咱们学校里都没有开这些课。”江奕终于逮住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出来,末了还不忘记加一句:“有些同学为了自学编程赚一些生活费,都骑一个小时自行车到外校听课呢,那些学校以后肯定会引领全国潮流的。”

    原来你是在这里等着我呢。黄校长这时候才听懂了江奕的想法,不过他更是惊讶了:“编程应该是计算机院系的专业课程,我们的学生本来课程就挺重了,还比其他学校多一个第二外语。”

    这时候大学开设计算机的不少,可是要说能有多重视倒也未必,倒是已经有部分学校这么规定了,不过都是工科院校。。人民大学本就是文科院校,对这些操作型的学科更是没感觉。

    “计算机绝对应该是大学生的必学课程,以后要是不懂计算机,那就是时代的文盲,会被历史的大潮淘汰。美利坚的一个学者就说过,信息技术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哪个国家要是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哪个国家就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美利坚。”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说法我们倒是也听过了,可那还比较远吧?”庞老师一看江奕又在忽悠了,赶紧站出来提醒一下黄校长。

    “才不是呢,美利坚的电脑已经走近家庭,我们国家这个月也开通了万维网,这一片新的蓝海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其他国家占领,然后处处被动、坐等其他国家打上门来。”

    为了打动黄校长,江奕把自己的人品也拼进来了,极尽耸人听闻的能事。

    江奕说得这么严重,庞老师都不敢说话了。

    “阿尔温·托夫勒的书说的是未来,难道未来已来了?”说着说着,黄校长忽然站了起来,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回答江奕:“《第三次浪潮》刚传到我们国家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像是在看科幻小说一样。”

    《第三次浪潮》在80年代国门大开之初就被引进华国,一经阅读就给华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冲击,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也因《第三次浪潮》被华国主流媒体评为“影响近现代华国的50个外国人”之一。

    或许是由于《第三次浪潮》对国人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太大,人们还没有接受新观念的意识,很多人认为里面的很多观点会造成精神污染,所以1983年首次在华发行时仅仅印刷了3000册,而且仅供领导*干部阅读。

    后来在部分领导*干部的支持下,《第三次浪潮》大量发行,发行量达到几百万册,成为改革开放早期引入的第一本西方畅销书,一时洛阳纸贵。

    书中对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预言,让华国人看到了创造未来、追赶世界的途径。可是今天竟然有人说八十年代的“未来”竟然已经到了眼前,如何不让黄校长这样的知识分子吃惊?

    何董事看到没人回应,知道江奕需要有人支持一下:“哎呀,不只是内地开通了互联网,现在香江的互联网也已经在大学开通了,计算机教育已经进入了中学,估计很快就要从小学时代开始教计算机啦!”

    “是啊,第三次浪潮到来的时候,如果我们造不出船来,到时候就只能望洋兴叹,远远地望着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江奕知道自己的夸大其词已经打动了黄校长,只是他没想到黄校长会联想到那本书。

    “既然是21世纪的语言,我们学校的确是有必要学习。”黄校长拿出笔来记下,郑重地写下“知识经济”四个大字,看来他是真的动心了。

    “校长,我建议我们学校能够把计算机二级证书列为必考,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江奕知道即使黄校长提议了,还有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我们愿意再给学校捐赠100台新浪潮电脑,同时还可以派出技术人员支持前两年的师资力量。”

    “你们已经给学校这么大支持了···”黄校长这种知识分子最怕欠别人的,今天请江奕和何董事来就是想回馈一下对方,没想到江奕又要捐赠一回,让他很是汗颜。

    “您不用客气,以后学校里培养的既懂外语又会计算级的优秀毕业生就是对我们家最好的支持。”江奕这句话终于让黄校长脸上清爽了一点儿,可是还没完:“去年接收的一批人大毕业生已经在兰陵扎下了根,其中大部分留在了投资机构里,少数几个人经过考试进入了当地的公务员队伍。”

    这些话几乎让庞老师和黄校长石化了:感情学校里已经欠了你们家这么多?

    “去年我们学校毕业生是少数几个实现100%就业的,还是要感谢···”

    “您不用客气,兰陵和任城那边即将推出万人小语种计划,让更多的人充实营销团队、推动华国的商品走出国门;还会推出‘万人程序员计划’,估计今后几年将会是软件开发的爆发期。”

    听到这里,黄校长忽然有感觉了:“一下子推出两个万人计划,今年会有不少招聘计划吧?”

    今年是他在位的最后一年,可是今年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所以,当他听到江奕的豪言壮语时,也顾不得学校已经欠了人家多少人情了。

    反正已经欠了,也还不清了,实在不行,那就把自己贡献出去得了。

    “预计1994年会接收上万毕业生,其中有十分之一会走出国门。本来应该照顾我们学校的,只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还不太会计算机···”江奕有些可惜地摇了摇头。

    “江奕,你就别再卖关子了。”庞老师又是一击,她实在是看不得江奕一直这么卖关子。

    “江奕,你有这么多见识,的确很不容易。”黄校长终于想到了一个回馈江奕的办法:“香江中文大学跟我们学校有联合培养方面的合作,那里的导师主要是看学生的论文质量。只要能够达到他的要求,就可以毕业。学校可以安排你去那里继续读两年,以后实在困难的话,还可以回人民大学,在香江的学习也计入学历。”

    刚读了两年就要毕业,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也会引起一些人的猜疑。黄校长的安排的确是为江奕量身定制,在一个看重论文的大学,以江奕的“论文多产”情况来看,他几乎可以不用出现在学校里。

    江奕也动心了。

    他强忍住“叫好”的冲动,努力控制住面部表情,否则就没办法捞取更多的好处了。

    “没有熟人罩着,我担心被人家开除了。”

    一句话差点儿让黄校长和庞老师晕倒,差点儿让何董事笑喷了。

    良久,何董事才配合地接上了:“黄校长这样的金融学界泰斗,应该帮助香江金融业发展。现在香江资本市场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自己玩玩还行,可是要想把东南亚的企业吸引过来上市,要想成为华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还有些不够。”

    这个家伙还真是能说,比江奕交待的还要完美。江奕暗暗给他点了个赞。

    “香江的资本市场比华国要发达得多,而且我也主要是研究货币市场的···”黄校长彻底地找不到北了,他有些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被拉扯到香江那边去了?

    “哎呀,现在香江的股市就是太没有规则了,你别看有一两千家上市公司,其实真正有交易量的也就是百十个股票,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很低市值、投机性十足的仙股,根本承担不了重任。”说到这里,何董事就说不下去了。

    他在江奕等人面前一向是以“发达地区来客”的身份自居的,自污的程度也有限。后面,就只能看江奕的发挥了。

    “美利坚之所以能够一直领先,根本就是因为他们有多层次资本市场。我是听一些香江的金融学专家说的。”江奕看到何董事没词了,只好再次借一借香江专家的名头:“每个区域有一个三板资本市场,可以为本地的初创期企业提供创业资金;等到这些企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可以到NASDAQ市场去融资,那里有全国性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的投资者,这就是创业板;等到这些企业有了一定利润后,就可以到纽约主板市场进行稳定融资,这些上市公司就可以去占领全球市场。”

    “江奕,这跟黄校长有什么关系?”看到黄校长还是没听懂,庞老师只好自己跳出来重当小白。

    “关系可大了,估计华国内地也只有黄校长这样身份和威望的人,才有足够的影响力推动香江设立创业板,同时还可以影响内地的相关部门允许企业去香江创业板上市。”

    “香江,创业板,内地企业···”黄校长喃喃自语起来,他终于理解了江奕的意图,原来这个小家伙的真实意图是在这里呢。

    如果是其他学生提出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他大不了就是一笑了之,或者以一句“再考虑考虑”就可以打发了。

    可是江奕不同。不只是他为学校作出了很多贡献,更是因为以前他提出的都是对的,事后更是越想越觉得早该如此。

    他有些心动了。可是人民大学的级别、自己的身份摆在那儿,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想清楚。

    “剪彩仪式的方案挺不错。”终了,黄校长终于想起了剪彩的事情,江奕和何董事也没意见,整个事情就以一句话告终,直接让庞老师傻了眼。

    今天到底是为了剪彩的事情而来,还是为了什么“第三次浪潮”来的?

    “哦,江奕,你担着这么多事,可要注意一下安全。”黄校长没来由地交代了一句。

    江奕只有感谢。他一点儿都不担心,有宁刚在,虽然隐私性少了点,可是人身安全却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