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唯一看客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闲逛

    这一天吃过午饭后,王正平只在厂里待了两个小时就溜溜达达的又回了家。

    这倒不是他偷懒,而是李副厂长把他叫去办公室给他批了个条子,叫他去保卫科领枪去,从明天开始要练两天枪法,还给了一百发子弹的限额。

    王正平自然如愿以偿的领到了一把俗称大黑星的国产54式手枪,不过子弹还没有领到,子弹要明天去拿,笑着只有一把空枪罢了,不过现在枪支管制不算严,都是可以自己带回家的,只要看管好不要丢了就行。

    王正平又有空间,肯定没有比空间仓库更安全的地方了。

    回到家的时候,秦淮茹正在中院里洗衣服,脚底下还放着两个暖壶,这大冷天的,水温降得很快,可洗衣服还偏偏只能在这儿洗,接水倒水方便,秦淮茹看到王正平之后,脸色一怔,想起了昨天的事情,不过马上就调整过来,随即疑惑道:“你今天怎么下班下的这么早?”

    王正平笑着说道:“今天厂里的事情不多,就提前撤了。”

    “对了,你这是在洗我的衣服?”王正平又问道。

    “嗯,家里也有两件旧衣服,加上你的就一块洗了,肯定不会耽误你穿的。”秦淮茹捋了捋头发,笑着说道。

    “嗯,谢谢秦姐了。”王正平感谢道。

    “没事儿,顺手的事情。”秦淮茹笑了笑,随即意有所指的说道:“正平,你还有事吗?没事的话你就回家歇着吧,我趁着水还热,赶紧把这两件衣服洗出来,一会儿水凉了冻手。”

    王正平抬头一看,果然看到贾张氏的那张胖脸从窗户上探出来,吊着三角眼意有所指的看着他们,看到王正平看过来,他还转过头去,王正平这才明白,难怪情怀如刚才,一反常态,摆出一副六亲不认的样子。

    原来是自己的婆婆在看着呢。

    王正平也是点点头,说道:“没事了,那我就先走了。”

    “嗯。”秦淮茹点点头,随即低下头继续洗衣服了。

    王正平也很快回屋了,把门搭子搭上,拿出了那把五四手枪细细的翻看一番,前世今生他还是第一次接触枪这样的东西还是很有兴趣的。

    五四手枪一经生产就大受好评,于1954年定型,因此命名为54式。哪怕到了后世,一些单位依旧在用,是我国生产和装备数量最大的手枪。

    优点极多,瞄准基线长,精准度高,威力大,制造所需要的零件少,握把尺寸小,握持不费力,结实耐用……等等等等,好处一大堆。

    就是有一点,子弹数量少,只有七发子弹。

    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王正平也只能看看了,过过手瘾都不行。

    看了一会儿之后,王正平便把手枪收起来了。

    在这四九城,有枪也不是谁都能惹的,总结起来有两种人不能惹,这种人不能惹,那种人也不能招惹……

    所以说,枪不是王道,甚至在大多数时候都不如一张嘴皮子。

    不过,出了四九城就不一样了,枪就成了王道,尤其是越偏远的地方,这东西威慑力就越大。

    别说这个时候风气好,黑天的时候也“黑”着呢。

    越偏远的地方就是越要跟当地的地头蛇打好交道,有了冲突,你不地头的话,可能当天晚上你和你的家人就得在山里某处地方“迷路了”。

    现在,别说是民了,就是官,‘迷路’的也不在少数。

    你就是个科长,处长的,去云贵之类的地方试试和当地人发生冲突,第二天肯定就下落不明了,有把枪就会好的多。

    接着,就没什么事情做了。

    这年头下了班能做的事情少的很。

    那本红色语录王正平都已经翻过好几遍了,再看意义不大,以后放在手边慢慢看就是了,一直看这东西也没意义。

    在就是收音机了,他买来之后就没听过几回,现在收音机频道就那几个,大多数都是新闻,而且时不时还会断信号,质量差到了极点。

    最终王正平还是深呼吸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往外走去,准备去街上溜达溜达,家里的被褥需要换新了,到时候再去图书馆再借两本书,消磨一下时间。

    秦淮茹见他推着自行车又往外走,又疑惑的问道:“你不是已经下班了吗?又干什么去?”

    “出去转转,你忙你的。”王正平招呼了一句,便自顾自的骑车出去了。

    绕着绕着,王正平就来到了一个裁缝铺,这铺子里除了帮人定制衣服,加工成衣之外,也会有现成的被褥卖,王正平挑了一会儿,再挑出一个新的被褥,灰色的棉布,新的棉花,摸起来还挺舒服的。

    一个年轻的售货员将王正平选好的被褥装入一个特质袋子,说道:“总共十一块五,五斤棉花票,四尺布票。”

    王正平数出钱票,递给了售货员,现在这些店铺是不能降价了,不过买的多了能搭个小零碎什么的,王正平这十来块钱的,算不上大件。

    出去之后,王正平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被褥都收进了空间之中,不然带着这么这么大一堆东西,别说逛街了,走路都成问题。

    接着,王正平也是四处闲逛起来,遇到些零碎也会买来尝尝。

    不知不觉,就到了饭点了,王正平今天也准备下趟馆子,看看这个时代的饭菜怎么样。

    东来顺、全聚德、丰泽园这些后世鼎鼎大名的饭店,这些年的日子可是不好过,全国物资的供应减少,肉的供应就更少了。而他们的菜价又比较高,要的票也不少,来吃的人少了收益就自然大大减少。

    而且现在不是最要命的,再过几年,因为这些饭点一般都是给大人物,一些贵人做饭的,成分不那么光彩,又会被狠狠的批斗一下子,那时候,大部分厨师都会被弄下岗。

    到了后世,这些大饭店出了名的盘大菜少,盘子做的漂亮极了,大小比正常盘子大出去两个都绰绰有余,但装的东西连正常量的五分之一都没有……

    就是不知道现在是不是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