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唯一看客
繁体版

第八十三章 火车

    “哈哈哈……这哪是让李主任道歉呢,李厂长这是给我们上眼药呢,你们迟早不也有我们的一份吗?老李你这可不像话了。”杨厂长笑着说道。

    “诶诶诶,我可没这么说啊。”李副厂长笑了笑,随即摆了摆手说道。

    “哈哈哈……这个老李啊。”

    “会做人啊,损损我们,就把手底下的同志给团结起来了,有一手,有一手。”

    “看来我们也要跟李厂长学一学这门功夫了。”

    ……

    几个人又是一顿交流调笑。

    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多说头,从国家政策说到地方时局,还掺杂着些红星轧钢厂的任务,最近是国际局势也会提起,这些东西好像从古至今,是个人都能提起一些,而且尤其男人为重,而且是上了40岁的男人,个个好像都比任何一個国家的领导人都要有远见,有想法,总是能鄙夷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作出的每一项决策……

    好像占了个(伪)上帝视角,就能看清一切了……

    不过领导要说话,王正平他们的几个能怎么办呢?只能陪着笑脸,只能嗯嗯啊啊的点点头,时不时说一句‘领导高明’,附和着说一句,连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不能插话也就算了,要是两个领导之间有了不同观念,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两声,要是被那个领导看见,问一声:“咱们也别吵了,让旁观者来评评理,小王,你平时不是挺关注这些的吗。说一说,我们俩谁说的对,放心,这是让你是畅所欲言的,说什么都可以,我们也不会怪罪你。”

    那可就惨了,无论说出什么,都会得罪另一个人,至于领导口中的畅所欲言,那就听听就好了。

    好半晌,还是李主任开口了。

    “我看时候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去赶火车了,要不然晚点了,还得多留好几天呢,我们的事不要紧,坐汽车再跑一趟就是了,重要的是别把厂里的事情给耽误了,那我们几个可就罪过大了。”李主任笑着说道。

    “是了,是了,咱们几个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瞧瞧,这又半个小时了。”

    “哈哈哈……说到兴头上了嘛。”

    “也是该走了,别耽误事儿了。火车可不会等人的。”

    “说的也是,在这儿说个什么劲,今天这天儿,可是够冷的。等把李主任和几位后勤部的小同志送走了,去老杨办公室,咱们泡上一壶他的好茶,再好好说道说道。”

    “你啊,就惦记着我那二两茶叶呢。”杨厂长摇摇头,似是无奈的说道。

    “谁让你东西好呢,是吧,老李。”

    “是是是。我赞同,上次喝还是在上次吧,我可是想的紧了,就是最近事情多,一直也没抽出时间继续去叨扰他。”

    “行行行,先把这几个同志送上车吧,咱们科室来送行的,别喧宾夺主了,到时候,我煮上一壶水,咱们要好好交流交流。”

    “嗯,成。”

    接着,几个提着行李的年轻人小心的把行李停好,这才轮到王正平他们。

    说真的,他们早就等的不耐烦了,可脸上还是一副开心的样子,可能,这就是现实吧。

    现在还算轻的,到了后面,这样的现象就更严重了。

    托这次任务的福,王正平也是第一次坐了一次这个时代的小汽车,说实话,感觉不算太好。

    李主任本来之前坐的小汽车都是坐后面的,可因为王正平三个人五大三粗的,就做了副驾驶,不得不说,李主任的先见之明却是可以,平常甚至坐四个瘦一点人都比较宽松的座位,坐上王正平他们三个,都挤得不行。

    再加上路况也不好,三个人都稳不住,东倒西歪的。

    幸好,火车站距离红星轧钢厂的距离不算远,几人的煎熬没有持续多久。

    等下了小汽车,三人面面相觑,都是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原本坐小汽车的兴奋都一扫而空。

    现在火车站,受各方面的制约,的确落后的很,各方面的操作都要靠人去亲自操作,站内也很简单,夏天无空调,冬天无暖气的,不过,就这,已经是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建筑了……

    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现在国外的火车都普遍用内燃机了,国内的火车还是以烧煤为主,时速也慢,一般都不会超过每小时50公里……货运火车还好一些,能偶尔到达五十公里以上,特别是客运火车,不但速度慢,而且还经常晚点……

    他们这一趟旅途,估摸着要两三天才能到,现在的火车速度只能说感人,要是能一直跑还好,从四九城到东北也不远,就是现在的蒸汽火车要加水又要加煤,停靠点虽然不多,但停靠一次需要的时间都不短。

    当然,我国现在第一种柴油动车组也有。

    58年就设计出来了,59年已经交付四九城铁路局了,并且很快就开始运用试验,之后担当四九城至津城间的客运任务,试运行中最高速度达到90公里/小时,实际会低一点。

    不过,内燃机火车也就仅仅那一列了,并且,很快,也就是大概明年的时候,就会因为某些原因,停止运行。

    要到了八十年代末,内燃机火车才会在一些主要的城市上试运行,后面的发展就越来越快了,研发速度可以说起飞了一样,特快,高铁相继出现,而且更新速度也快,明明是半年前刚刚生产出来的新车,可因为速度太慢,可能就要淘汰了。

    话说远了……

    还好他们要坐的这一趟,是首发站,火车在前一天已经经过检修了,不需要等待。

    而且,现在坐火车的人少,大多都是来送行的亲人,即将要分别,都是眼泪汪汪的,不过,王正平他们可以直接上去,那些领导还不至于把他们送上火车,甚至司机都是放下来他们之后,直接离开了。

    这个年代,坐火车回家过年都是种奢侈,现在更别说这样平常的日子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走路加公共汽车之类的方式,当然,现在的人,普遍离家都近,也用不着赶火车。

    春运这样可怕的‘大迁徙’,要在二十年后,才会被提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南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吸引了大批内地劳动力前往那里打工。

    加上我国独特的春节过年团聚的习俗,民工在春节期间大量返乡,形成了民工客流,那才是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