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繁体版

第三百三十七章:山水有相逢?山重水复!

    十数个回合之后,关羽已经快到疲惫的边缘,随时可能气力难支,无法抵挡两人狂风骤雨般的攻击。

    当!

    一声清脆的声响,不知何方窜出来的一记重击,打在了关羽的长刀上,差一点虎口发麻,脱手而飞,他却只能是拉住战马缰绳立刻后撤,跑开了去。

    而张韩和典韦也未曾追击,只是在远处安抚马匹,让它们从狂躁的战意里缓缓平复下来,同时也抬头看向关羽,朗声笑道:“云长兄长,你已败了,考虑回去向丞相请一道通关文牒来吧。”

    “伯常!典韦!”

    “你们!”关羽气得面红脖子粗,但是拿他们两人却还真的是毫无办法,此刻心中不免想道,若是一来一去,只怕是要耽误数日之久,也许结果也未能如自己的意。

    “好,愿战服输!”他想了想,哪怕是赖账也没什么好结果,这两人估计是真的不让自己过去。

    难道说,这是丞相刻意为之?

    他是假意惩处两人,其实让他们在半路将我拦住,这普天之下,能够拦住我关羽的,惟有此二人,再者便是我三弟了,除此之外,当初的吕奉先或许也能行,只可惜他已经被忘却了多年。

    偏偏,张韩、典韦,两人都在此,我实在也是不知如何破关,不如回去问问丞相,也许还能得到答案。

    想到这,关羽又抬头去看了关上一眼,而后看见了子龙正在上面,满脸战意的将目光投到方才战场之上,在他身旁,还有一名老将军,正在与他兴奋的交谈,而在其右,则是高顺若有所思,面色平静的看着下方。

    “……”

    好像不止是他们两人那么简单。

    关羽一时间有点头皮发麻。

    若是这五个人一起上,恐怕更加难打,几个回合怕是就要落败,他们可全都是善战之辈,均为当世一等一的猛将,子龙也有不下张、典之流的武艺。

    此黑袍骑,方才是我去追随兄长的拦路虎啊……

    关羽心里越发的绝望,半点再闯关的兴致都没了,于是深深地叹了口气,“好!既然如此,我就回去向丞相要一张通关文牒来,希望到时候伯常不要再食言了。”

    “多谢兄长!”张韩抱了抱拳,如释重负的展颜而笑,“如此,我也好与丞相交代了,否则我在这关口镇守,又擅离职守,只怕是人头不保。”

    “嗯。”

    这一瞬间关羽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个“嗯”来缓解一下自己的心情。

    关羽花费了两日夜,又返回了许都。

    然后在门前进入到境内之后,开始后悔,那马车给扔了,上面好多吃穿之物。

    而后我在来之前,又把所有家资都赠予了他人,现在宅邸应该也收回去了,不知道正在谁人手底下。

    那,关某晚上住哪呢!?

    他回来的时候夜已经深了,本来打算立刻去丞相府见曹操,得到通关文牒之后,随便吃食一顿就走,但是宵禁之后街上都没多少人,巡逻的兵士见到他还是亲切的称呼一声关将军,这些都让他不好意思再去打扰曹操。

    于是在迷茫之中,莫名其妙的到了内城徐晃的府邸,准备在他家中留宿一宿。

    “云长!”

    院门打开,披着一件的单薄布袍的徐晃仿佛是见到鬼一样,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三步并做两步便是快速的走了出来,抱着关羽的双臂不断上下端详,“嗨呀,我还以为不是你本人呢?!没想到你真回来了!”

    “云长呐,你总算是想通了吧?!你一走,丞相第一日不眠不休,茶饭不思,差点就魂不守舍了,他是真的喜爱你在麾下为将,只可惜你那句相逢恨晚,伤他太深了呀!”

    关羽本来一肚子火,没想到徐晃一开口便是这些话,简直一泡尿就给浇熄火了,他瘪了瘪嘴抬头来看几眼,实在没想好要说的话,“我,我不是……”

    “不是什么?”徐晃嘴角上扬,忙道:“不是有心伤丞相?我知道,你关云长重情重义,自然不会忘却丞相对你的恩情,你必不可能这般无情,快快快,随我进府邸!我立刻就去告知丞相!”

    “也好,”关羽没再多说,随他进了宅邸之内,两人径直到僻静的偏院去商谈,亦因为再次能重逢,关羽和徐晃的话也多了起来,聊了些许在许都这些年的往事,都是唏嘘不已。

    而后在又谈及汉室之时,徐晃也无比动容,叹道:“这许都之中,也有不少流言说丞相欲更进一步,效法二袁,将天子视若无睹……可是,这些年丞相如何你我都是看在眼里的。”

    “他什么时候对朝堂之上的天子不敬过?均是当做子侄来教导,助他学习明君之道,让他扺掌朝堂政事,逐步将民生之事,又交还给他……”

    “这些,不都是日夜与我们一同商议的吗?为何还会有这些流言传出呢?”

    关羽思索片刻,沉声道:“乃是士人不喜丞相出身,故而在暗中恶意中伤,引导百姓之言,此乃是不可避免之事,这些年时有如此……”

    “对了,”徐晃当即点头,正是因为如此,朝堂之上才时而会显得剑拔弩张,暗流涌动,“你既也知晓如此,就该明白他的处境也不好过,如今为了你离去,数月之内不能心情平复,每每想起还会丧失理智。”

    “就连伯常这等爱婿,他都忍心将之发配到了极远的关隘去做一个小小的守将,其实也是因为怒火中烧,方才如此。”

    “再加上,伯常君侯的确在战场上抗命,已成了令丞相无比头疼之事,若非是这些年他的功绩真的很多,现在恐怕是连君侯的爵位都保不住,唉,也是令人唏嘘。”

    关羽:“……”

    你能不能别说了……我来不是听这些的!!关某心里已经够乱了,你居然还要这般添堵,从见面到坐于此处深聊,没有一句话是令关某能开怀而乐的!

    烦死了!

    你不是去帮我请见丞相吗?!告知他我回来的消息吗?为何现在还没回来,那人我是亲眼见到回去的,这都过去半个时辰了,依旧没有半点动静!?

    关羽忍了很久了,他觉得徐晃这些话说来,都还是在挽留自己,可是早在几日之前,就已经说明了去意已决,现在这心差点被他说动摇了。

    不然我直接去见丞相得了。

    “公明,丞相现在可在府中?你方才不是派人去请见他吗?不如我直接去寻他便是,不必再等了。”

    “你去寻?”徐晃愣了愣,点点头道:“倒是也行。”

    他想了想,面色逐渐郑重了起来,而后感动的凝视关羽,道:“若是你去,他定然开心,还能解决当下难题,也是一件好事。”

    “嗯?”关羽放下水杯,狐疑的问道:“这话何意?”

    “哦,”徐晃一笑,解释道:“丞相在你走后,于府邸之内伤心了一夜,第二日就带着北大营的兵马,再去前线了,因前段时日虽然大胜袁绍,但却没有将他彻底击垮,此时出兵,正好可以收取魏郡南部。”

    “有军报称,袁绍此时正在带着大军,平定并州和幽州的一些叛乱,无瑕顾及南面镇守,只是派遣了老兵来死守城池,如此,便是大好时机,他定是要以城池来耗损我军兵力,如此便可不断消耗,同时也会适当的放弃一些领土,来阻挠进军之步伐。”

    “而现在,伯常不在许都,云长又去寻你兄长,他身边已经无人可用,甚至扬言不靠你们,他大不了自己上战场厮杀便是,我们都很担心呐。”

    他又叹气。

    每一次叹气,关羽的心里就被揪紧一次,感觉有一只手在心脏附近不断揉捏似的,偶尔会感觉到喘不过气来。

    “丞相现在虽在壮年,却已是壮年之末,体魄大不如年轻时,如何还能像十年前那般,亲自带兵冲锋?”徐晃的话极其有道理,让关羽自己也不由得深思,现在这个时候,战争连连,若是因为自己让丞相头脑发热,做出碍于判断之事,恐会中了敌人的奸计。

    “你说,他已经在北方战场了?!”关羽忽然抓住了事情的重点。

    “不错啊。”

    “诶,那?!”他人都傻了,他在冀州!?那怎么给我通关文牒?!

    我去面见陛下?!

    应当也是无用的。

    关羽这下真的急了,“公明!我不能在此逗留了,我要星夜兼程,去见丞相,让他为我发一道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什么意思?”徐晃眨了眨眼,胡须不断颤动,无意识的站起身来让关羽冷静,“云长,你理智一点。”

    “我怎么理智!?”

    关羽急了,“张伯常在叶壶关,三千余黑袍骑守在那里,没有通关文牒,他不放我过去,我硬闯,也……”

    他本想说也打不过,但其实关羽是心高气傲的,这几个字在嘴边怎么都说不出口来。

    “唉!总之,伯常守关,我难以通行!”

    “那你走别的道啊,”徐晃没明白这其中有何难处。

    换一个关口走不就行了吗?

    “若是走徐州水路,需要多走十几日,甚至还不能到达,若是走鲁阳,则一路都是伯常的人,若是……若是顺颍水而下,依旧是要达南阳关口,也是伯常驻守所在。”

    “他若是不想让我走,我肯定是走不了的,但既然他说了要通关文牒,我回来取去,直走叶壶关便是,三日就可追上我兄长,到达荆州。”

    “唉,你真是……”徐晃满脸的责怪之意,这时候却也不知道说什么了,起身来走动了几步之后,方才两手一摊,埋怨道:“你现在去见主公,他必定欣喜若狂,但若是你又说出要通关文牒,离他而去,这不是……害了前线作战的大军吗?!”

    “那可是十几万人呐!你于心何忍?!这汉室刚刚平定,为何还要这般动荡!?”

    “云长,不如你在许都等着,待丞相得胜归来,趁他心情好时,再问他讨要,那时也没有了战事,如此方才妥当呀。”

    关羽眼眸不断晃动,但是心中非常难以接受,咋舌道:“不可不可,若是如此,非要再等半个月才行,如此,我兄长三弟,定然认为我根本不愿再去追随。”

    “你可,派人前去告知。”徐晃提醒了一句,但表情还是很冷漠,道:“但我却不能让你,再去扰乱丞相之心了。”

    “或者,你看许都之内,可否还有友人,让他们帮你旁敲侧击的问问,出个主意?”

    关羽眼眸一虚,微微点头,若是说友人,其实倒也有,只不过以往很少用心结交罢了,但身在豫州,岂能不和士人结交呢,兄长也曾时而带着他们两兄弟去寻师访友,结交了不少名流。

    又因为自己一直颇受曹公重用喜爱,所以很多士人也不会拒绝与他结交。

    “好吧,我且再想想办法……”

    关羽平静了下来,若有所思。

    一夜过去。

    第二日关羽直奔城外,花费一个多时辰,去长社拜访名士,又一昼的忙碌打听,方才问到了陈氏宗族之所在,陈氏的族中,有大儒陈纪,曾为豫州牧,而后又至大鸿胪,现在已经回归家中。

    到了陈氏宗族,一问,已经搬去了南临县。

    关羽头皮发麻。

    “南临县!?”

    “是张伯常所造的那个南临山?!”关羽气得牙根都在痒。

    怎么又是你!!!你连这都在卡着我吗?

    我是真没想到,有道是山水有相逢……却也不是如此……山重水复吧!?

    “没错,”一位书童躬身行礼,“还请将军去南临县寻老主人吧,而今家中只有陈长文先生在。”

    “长文也行,我要拜访请见!”关羽也管不得这么多了,立刻追问了起来,即便是陈长文,亦是颇有建树的名士,他应该听过关某的名号,不会拒绝相见。

    ……

    晚上,陈群设宴款待,让关羽前去赴宴,席间以美酒多次敬他,又称赞了这些年在北伐战场的功绩,敬佩关羽之名声,最终是关羽等不及,说明了来意。

    此时,陈群缓缓放下酒觥,长袖垂下,面含微笑,眼角微微一撇,而后轻声笑道:“呵呵呵,原来是如此……”

    “关将军之事,其实非常简单,根本不必如此着急,只是区区通关文牒而已,我有一言,还请将军试听之。”

    “你说!”关羽顿时眉开眼笑,急切的催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