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碗,推翻大明朝!
繁体版

第九十九章 火铳开兮射他娘

    “师长,要不咱们再临时征召一批农兵,不然要是北面打过来,咱们怕是会应对不及。”

    张福出于年纪原因,已经从一线战斗部门退下,现在掌管军务司。

    这职位油水很厚,但是可能是因为本来就谨慎,再加上自家女婿现在已经转为政务官随刘不讷出征去了,他更是小心翼翼,所以半点都不敢贪。

    若不是当初他亲家黄贵半夜渡江撺掇他起事,他可能现在还在种田。

    面对当下汉中防御空虚的现状,张福还是觉得四千多人的留守军事力量有点不够,而且这其中大部分还是训练没多久的新兵。

    李弘摇摇头说道:“无妨,前日探子还传回消息,洪承畴现正在攻伐神一元兄弟,大概不会有余力翻山越岭过来打我们,就算有,咱们的留守部队也够了。”

    张福还想继续劝两句,但他现在的主要职责转为后勤和军械制造,军队调配方面的事情他插不上嘴,只得忧心忡忡地退下。

    若非军务司有募兵的权力,他也不会多嘴来劝多征点农兵。

    今年夏秋两季收的粮食用来打仗都还有富余,在他看来再多募集一两千人不成问题。

    但是李弘还是焦虑。

    因为旱情。

    汉中不是没有产粮地,但是这旱情一点都没有缓解的势头,今年能收上来这么多粮食是因为水利修建得给力,而且民众刚分到田都对未来期望很足。

    期望值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这玩意实际上没什么用,但却不能没有。

    尤其是在旱年。

    只要百姓觉得未来的日子还过得下去,就会安心种田吃饭。

    可百姓要是觉得明天的日子比今天差,那平白无故就会出现很多逃荒的人。

    好在,整个汉中府的生产热情都很高。

    但若是明年还是这样旱下去,连着两年大旱粮食肯定要减产,百姓们会更倾向于把粮食存起来,纳粮的积极性就会减弱,到时候养不养得起一万多兵丁都两说。

    四川盆地的产粮区拿不下来,李弘的这种焦虑情绪就没法缓解。

    在他看来,能省点粮食给明年做准备比募兵防御北边洪承畴过来偷袭更重要。

    毕竟就算是洪承畴派兵过来打自己,剩余的这几千人也不是打不得仗。

    而且李弘已经查探到了,虽然洪承畴已经升任三边总督,但是他手底下能打的也还只有那一小撮家丁精锐和营兵。

    除此之外,卫所兵不堪一击,而作为战兵大多数的营兵哗变已经是日常。

    正统年间的北京保卫战后,经过于谦改革,带有募兵性质的营兵开始走上舞台,并在接下来的的百年中成为明军战斗力核心。

    一直到崇祯年间,期间明军战斗力水平起起落落,但一个趋势是,选汰自卫所军的营兵,无论是中央军的团营,还是边军的选锋营,明军朝着职业化常备军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个时期明军的战斗力有所恢复,也有了一些不俗的战绩。在老好人孝宗时代,勋贵奴役京营的问题开始凸显,随后明军京营的战斗力便已经彻底崩溃。此时蒙古高原已经被达延汗再次统一,大明面对的北方压力越来越大,明军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孱弱。于是武宗从十二团营中(再次)选汰精锐,加上腾骧四卫中选汰的勇士营、四卫营,创立了东西官厅,但此时的营兵已然失去了大兵团作战能力。

    嘉靖时期明军改革开始深化,首先便是确立了营兵的核心地位,明确了营兵主战、卫所主守的制度,省镇营兵制度彻底成型,卫所开始彻底边缘化。

    营兵又分为正兵、奇兵(即副兵)、援兵与游兵,在万历时期随着卫所的彻底崩溃,又增加了守兵。每镇二至三个正兵营由总兵直辖,奇兵营由副总兵负责坐守镇城,参将负责的援兵负责往来应援,游击负责的游兵营则负责衔接各个防区,守备负责的守兵则负责戍守边境军堡。

    此外,为了掌握一支预备队,大明的督抚从嘉靖时期就开始追求掌握一支直辖的标兵,初期主要来自赋闲、戴罪营兵系统军官的家丁,后期则单独招募组建,直至天启时代开始成为明军的核心战斗力。

    大明的营兵制度在其野蛮生长并被规范化的过程中,一直追求小而精,着重以少量部队牵制大量敌军,为友军的集结与反击创造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营兵的编制规模被限制到了3000人的营一级,且缺乏上级编制,最大野战兵团被组织能力限制在了万人左右。

    为了防止缺粮缺饷的营兵哗变,少数的家丁部队还要用来震慑营兵,让他们乖乖听从调遣。

    顺带一提,随着天启年间云集辽东的明军十八万敢战精锐在辽阳、沈阳之战中因战略失误被扫荡一空,大明丧失了最后的机动兵力。随后被迫以辽人守辽,创建了关宁军。

    但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关宁军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无论是北京保卫战中的满桂部,还是松锦之战的宣大标营,宣大都是明军毋庸置疑的绝对精锐主力。

    杨鹤总督陕甘宁时期招抚的许多农民军现在已经开始降而复叛,尤其是神一元、神一魁兄弟手底下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崇祯二年底到三年初因为勤王而哗变逃跑的边军,战斗力比其他农民军要强一个档次,这股力量牵制了洪承畴很长时间。

    所以李弘断定洪承畴不会大规模派遣营兵来打汉中,更不会把自己的心腹家丁派过来,毕竟心腹家丁还要用来震慑营兵防止哗变。

    若非如此笃定,他也不敢并分两路攻打保宁府。

    不过也不是一点准备工作都不做。

    李弘将留守的农兵大致分为两股,每股两千人,分别驻扎于褒城县和沔县,扼守住褒斜道和傥骆道,杨戌则率领骑兵连随时准备应援两边。

    沔县沟通略阳还可以防住从陈仓过来的关中兵,子午道崎岖难行,李弘根本就没管。

    从三国开始,只要是尝试走子午道出兵的,不管是从汉中打关中还是从关中打汉中,全特么失败了。

    魏太和四年,曹真兵出子午谷伐蜀,结果天降暴雨,道路被冲垮,行军一个月还没走到宁陕,不得已返回。

    晋桓温伐蜀之后,想走子午道一举消灭成汉,又遇到暴雨,白跑一趟。

    九年后,还是桓温,派司马勋兵出子午谷偷袭前秦,结果被前秦军队包围,司马勋为了逃命军队都不要了。

    哪怕是近代军队,王耀武兵出子午谷,也因为缺水断粮半途而废。

    各个山口边的山民不愿意暂时迁出,李弘也不强迫他们,只是让宣传司的干事们多告诫可能会有官兵过来抢粮食,让山民们随时警戒并做好迁移的准备。

    等大同军两路出兵保宁府的消息传到西安,洪承畴觉得汉中防御空虚,可以派兵试探一下,于是派遣手下赵光远带两千营兵和一千多卫所兵走傥骆道南下。

    若非李弘在汉中造反,汉中总兵这个位置应该是赵光远所有。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赵光远打击农民起义军战绩不怎么样,但是等清兵打到陕西的时候,赵光远麻溜投降。

    傥骆道的终点是洋县,但出口傥谷离县城很远,也不适合长期驻军,李弘便派遣一小队人马在此警戒。

    首领就是当初从洪承畴的家丁手里把火铳抢回来的那个小战士,现在已经在杨戌的高压训练下升为了骑兵连的一名排长。

    他本名叫刘小栓,为了记住当初惨败的教训,他把名字改成了刘铳。

    单兵素质丝毫不逊色敌军的大同士卒,纷纷惨死在洪承畴家丁的火铳之下。

    巡逻小队还没发现赵光远的部队,山民就已经开始敲锣。

    “官兵来了,官兵来了,快去请何团长!”

    驻守在洋县的是何东。

    不多时,刘铳就听到了锣声。

    “柱子带两个人回去给连长和何团长报信,其他的跟我走!”

    刘铳是个苦命孩子,当初地主老爷给他们家涨租子,收租的时候恶奴抢走了他们家的大部分余粮。

    他父母都饿死了也要把仅剩的余粮留给他吃,终于挺到了大同军杀到他家分田。

    诉苦大会时,刘铳是第一个冲上台的人,后来也是他们村第一个响应大同社征兵的人。

    当初连长、指导员和连队里的哥哥们对他都很好,却死在了秦兵手下,所以刘铳对关中来的军队恨之入骨!

    刘铳一边带着自己手下的二十多个骑兵进村组织村民撤离,一边大喊:“村干部动作快点,让乡亲们带几斤粮食就走,莫让官兵抓住害了性命!”

    可是农民们哪里舍得?

    过了多少年的苦日子,现在终于有自己的田了,他们恨不得跟自己的田产共生死。

    刘铳远远望去,只见从山里已经钻出来几十名官兵,身后还有许多连绵不绝地从山里涌出来。

    收回视线看着磨磨唧唧的乡亲们,刘铳打了一个响鞭,怒道:“快跑!”

    百姓们被这一响鞭吓到,加快了点速度,但在刘铳眼里还是磨磨唧唧的。

    一名骑兵战士问道:“排长,百姓走不快,肯定会被官兵追上,咱们要不要去阻击?”

    刘铳说道:“人数差距摆在这里,不能正面交火,不然会吃亏。”

    说完,他看了看身后慢慢吞吞撤离的乡亲,又说道:“不过从山里钻出来的第一批看样子不多,咱们先打得试试!”

    问话的骑兵战士兴奋说道:“好嘞,放铳去!”

    这还是军务司批量制造的火铳第一次投入实战,即便对面人再多他们也很是兴奋。

    如果对面人实在多得放铳也杀不完,骑马跑就是了。

    那先头的几十名官兵从山里钻出来,终于见到有村子,兴冲冲地进村抢钱抢粮,如果还能抢到女人那是再好不过。

    他们出发前就听说汉中人人有田,而且今年还给汉中自立的官府交了不少粮食,这次出来肯定能抢到不少!

    刘广生因为招抚失败和杨鹤一起被崇祯免职了,洪承畴上任三边总督之后兼任陕西巡抚一职,但是因为他一人身兼两职实在忙不过来,加上陕西确实没粮食和银钱发饷,这群兵丁已经很长时间没吃过饱饭了。

    从关中一路翻山越岭过来,他们没有哗变只能说赵光远治军还算严格。

    先从山里钻出来的官兵是固原兵,领头的是个千总,在刘铳顶上他们之时,这群人才走出来百十来个人。

    这名千总远远地看见刘铳一伙人,丝毫不怕。

    他们在北边打流寇有经验,只要冲杀一波,反贼就会莫名其妙溃逃,然后就赢了。

    就算反贼群体里面有原来的官军,只要人数占优,打胜仗也很容易。

    刘铳只有二十几个人,就算骑马,哪儿打得过他身后的山里藏着的上千人?

    而且自己这边又不是没有马。

    “千总大人,前边似乎有一股贼军!”

    “不用你说,看到了,二十几个人而已,咱们抓紧时间冲过去,说不定能抢首功!”

    于是百十来个官兵叫嚷着冲杀过来。

    “下马,填药子!”刘铳下令。

    二十几人全体下马填弹。

    这批鸟铳提前都试射过,最远能射三百步,但是三百步的威力有限。

    一百步到两百步之间击发最优。

    一步五尺,差不多一米五,一百步到两百不即一百五十米到三百米的范围区间。

    “五百步!”

    “三百步!”

    “二百步!”

    “发射!”

    刘铳这边才二十多个人,没实力搞三段击,只能等官兵靠近了先射一波将对面震慑住,给乡亲们多争取点时间。

    十几个官兵中弹倒下,剩下的官兵很快慌乱起来。

    “填药!”

    鸟铳每发射一次,要经过装发射药、用搠杖捣实药、装铅子、捣实铅子、开火门、下点火药、闭火门等一系列繁杂的动作。可以说老式火铳都比鸟铳的装填快。

    原本刘铳这二十几个人放完这一发就该马上走,先拉开距离再说。

    但是刘铳看到官兵惊恐混乱的样子,信心大增,决心再来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