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方案

    叶珍儿回家之后,添油加醋的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父亲,太师知道后就更加生气了。

    他原本是已经听说了这件事,但是从自己女儿嘴里听见和其他人哪里听来,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安慰了女儿一番后,一家人也算是和气的吃了一顿饭,叶珍儿的母亲文馨公主本是不同意女儿去上什么国子监的,但架不住女儿苦苦哀求,丈夫又在一旁帮腔,她才勉强答应了这件事。

    文馨公主是老一代的皇族,那个时候,皇族的权力还没有旁落到大臣们的手中,她也是备受皇恩长大的娇贵之人。

    后来因为皇族内部,子嗣和伤病的问题,无法传宗接代,继承大统,为了延续皇族的血脉,他们不得不让旁支的王族继承皇位。

    可惜的是,王族懦弱,一味地相信别人,导致原本该属于皇帝的权力,一点一点流落到他人的手中。

    文馨公主虽然觉得现在新一代的皇族挺可悲的,但毕竟血脉相连,想要帮忙他们,巩固住皇族的地位,可叹她身为女子,只能在后宅里生活,即便是身为皇族,在朝堂上也没有任何的话语权,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皇族的威严一点点的消失殆尽!

    她一边可惜自己只是个女子,不能继承皇位,这辈子只能做的事就是相夫教子,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保住现在太师府的权力和富贵。

    可一边又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出去抛头露面,像男子一样去学习知识,被人评头论足,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对小女儿叶珍儿的教导和当初她的母亲和静皇后对她的教导如出一辙,文馨公主也有过不甘心的时候,但是更多的时候,她还是和大多数的人一样,选择随波逐流,而不是选择去做那个主导自己命运的人。

    后来,她之所以同意女儿像男子一样去国子监上学,除了太师的安排,还有就是她乐于见到女儿敢为了自己想做的事与她据理力争。

    文馨公主也是慢慢才发现,自己的女儿比她勇敢,她不敢做的事,不敢说的话,叶珍儿都替做了,说了。

    碍于情面,表面上她是不同意女儿去国子监上学的,毕竟女子去上学这事没有先例,与礼法不合。

    可实际上,她比谁都开心,叶珍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作为一位母亲,她不知道女儿的这份心坚持可以维持多长时间,但是她为自己争取过的这份权益,文馨公主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太师找来了一大群的官员在自己家商量国子监发生的事情。

    他希望这些大臣可以协助自己,联名上书给国子监祭酒压力,让他严肃处理癞蛤蟆事件的始作俑者。

    可太师忽略了一件事,商量这件事的人多了,想法和意见也就相应的多了起来。

    有人道:“这么久都没抓住人,说不定那就不是人放的,是鬼神放的呢!”

    这种毫无根据的话,太师自然是不相信的,可却还是有人选择了相信。

    甚至还附和道:“国子监收女学生本就不合礼法,说不定,是因为触怒了国子监里面的先辈,先辈为了惩罚那些女学生,故意而为之的!”

    讨论的人越多,争论的就越激烈,后来干脆有人提出了就此解散国子监女班的建议,要是国子监没有女学生了,那么一切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

    太师喊这些人来,是为了让人想办法找出凶手,还女儿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没想到这些人居然如此的迂腐,明眼人都知道是有人故意这样做的,他们却只想着就此解除女班,别的事根本就不操心。

    太师生气的说:“鬼神之说不过是子虚乌有,自己吓唬自己的。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鬼呢!

    反正我活了这么久,我是没有见过,在坐的有谁真正见过吗?说出来让我也见识见识!”

    太师正在气头上,自然是没有谁敢在这个时候触他霉头,一个两个的不说话,现场一片寂静!

    太师心腹黄门侍郎为了缓和现场的气氛,道:“凡事都得讲证据,不管是人为也好,鬼神也罢,总都是有迹可循,有了证据,抓到了人,那么一切问题,也就跟着迎刃而解了!”

    太师:“事情的关键就是没有证据,国子监里的人无能,抓不到人,否则我也不用在这苦恼了!”

    黄门侍郎:“既然他们敢作案,只要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肯定不会就此罢休,肯定会再次行动,我们只要和国子监的人配合行动,暗中观察,等到他们下一次动手,肯定就能把他们给抓住了。”

    太师一时之间也想不到比这更好的办法,只能同意了黄门侍郎的提议,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到时抓到了人,有了证据,一切就都好办了!

    原本国子监只放一天的假,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学业课程,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在上课前一天的下午,就提前回到国子监来。

    也有少部分的人认为能在家多留一天是一天,选择第二天早上回国子监。

    还有的人则是自己想要提前回国子监,但是家里有人偏偏要多留他们一个晚上,而江晨曦家就是最后一种情况的。

    江晨曦原本怕第二天太早起不来,所以想要和哥哥江渔歌提前一天回国子监的。

    江渔歌无所谓,不管多早他都可以起来,他主要是看晨曦的选择,晨曦什么时候回国子监,那他就什么时候回国子监。

    卫氏不舍得女儿离开,一天一夜对她来说时间太少,她总觉得自己还有事情没有跟江晨曦交代清楚,所以说什么都不让晨曦提前离家。

    江晨曦没有办法拒绝卫氏,只好答应了阿母,第二天早上再离开。

    可答应卫氏的结果就是,为了能按时上课,不让博士有对自己发脾气的理由,外面的天还是黑的,天上都还有星星,晨曦就已经起床,开始赶路了。

    头一天晚上吃的东西都没有消化完,困到连眼睛都还睁不开,晨曦就已经和哥哥江渔歌出现在马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