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
繁体版

第两百四十八章 清远县令费启山

    老人:“南方山多,水多,本来是一方福地,只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想解决水多的问题,就得想,用什么办法把这水给排出去。”

    赵白虎:“我查过不少的典籍,记录如何处理水灾的书籍,真的不多,所有要办起来比较棘手,没有先例,我有心治理,却没有眉头。”

    老人言:“所以,我的办法就是摒弃那些所谓的大道理,用最简单的土办法,挖渠引水入海。”

    赵白虎问:“让水入海!”

    老人:“没错,就是引水入海,海和河不一样,它是多少水都能装得下的。”

    赵白虎:“这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只是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动手了,要是一个没做好,我担心可能起到反效果。”

    老人:“别的地方我不保证,但是清远地界,我能有办法做好,那的每一条河我都知道。

    像别的县河道,还是得多研究研究,如何才能把雨水排入海中,最便捷,最省力。”

    有人开头后,接下来的事也就简单多了。

    在老人想法的基础上,他们开始拓宽思路,把河底清一清,把河底的泥沙给理一理,把河里的垃圾给清理掉后,再在原来河宽的基础上在加一加。

    让河变的又宽又深后,还怕流不走更多的水吗?

    怀安的情况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后,那的百姓,大多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后,赵白虎就迫不及待的前往了,这次南方灾情最严重的清远县,到那去解决南边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清远有一半都给淹了,所以和怀安比起来,这里其实差了许多,就连失去了家的百姓,也是成倍的在增加。

    江晨曦坐着马车,从怀安到清远,这一路走来的变化,江晨曦都看在眼里。

    她有想过清远现在的模样不好,但是又没有想到这么的不好,清远现在的样子,不是光有几句话就能描述的清楚的。

    整个清远,都沉浸在一种落败的感觉当中,给人一种失去希望,再也挽救不过来的挫败感。

    江晨曦以为自己能忍受一些,不管怎么样的环境自己都能接受,但是当她看见一个接着一个的人,躺在大街上一动不动的时候,她的心都是痛的。

    这些天宁愿留在清远等死,也不出去寻找出路,让江晨曦很纳闷,为什么这些人不离开清远,而选择留下来,过这种日子。

    看到清远县的县长后,江晨曦大概就明白了,油嘴滑舌的一个肥胖之人,自己管辖境内的百姓都生活的这么辛苦了,他居然能笑的出来。

    不光穿的是绫罗绸缎,就是两个巴掌加在一起,都盖不住他的那张油腻的脸。

    怀安县的县令,在怀安县出事之后,到处找怀安县的商人捐钱娟粮,成天都是跑了这家,上那家,才保证了受灾的百姓,有东西吃,不用挨饿。

    清远县的县令倒是好,只顾着自己,完全不顾百姓,自己把自己伺候的红光满面,却让百姓饿着肚子,还无处可去。

    赵白虎看到自己手底下,有这样的县令,他都不好意思,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要不是顾着身边还有江晨曦,恨不得上前抽清远县令两个耳光,叫他清醒清醒,长点记性。

    清远县令费启山,对百姓爱搭不理,但是对上司却是满满的巴结奉承,绞尽脑汁的讨好。

    见赵白虎出门还带着女人,以为这位年轻的上司,贪图年轻的美色,当天晚上,为赵白虎他们大摆接风宴。

    当着江晨曦的面,给赵白虎送了两三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把江晨曦看的是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赵白虎感觉到了江晨曦要吃人的目光,立马让人把姑娘给请了出去,半分都不敢多留。

    可赵白虎的这种行为在清远县令的眼中,就是觉的这些女人的姿色不够,他看不上这些人,所以才没有把这些女人给留下。

    清远县令费启山自己倒是不贪图美色,但是他贪钱,而且是十足的贪钱。

    只要有钱收,那他就是什么事也干的出来,也什么事都敢干。

    朝廷因为南边水灾,担心百姓们吃不上饭,赵白虎就特地从国库里拨了一大笔银子去赈灾。

    越是灾情严重的地方,受到的救助钱就越多,特别是清远县,因为受灾最重,朝堂分发下来的救灾粮钱,有一大半都入了清远县中。

    但是清远县令费启山却没有把这些钱用在百姓的身上,而是偷偷把朝廷拨下来的银钱,偷偷的藏了起来,化公为私,以有化无,结果全都进了他希望口袋。

    朝堂派来赈灾的官员都不愿意来受宅最严重的清远县,而费启山也是利用官员们的这种心思,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赈灾官员来的第一天,就表示出热烈欢迎,想尽一切办法讨好上司,给上司留下一个好印象。

    等到第二天,就又改变策略,对赈灾官员大倒苦水,说他们清远县有多么多么的可怜,周围的几个郡县就他们县受灾最终,损失的越多。

    到了第三天,费启山就会亲自带没见过苦难的京官,到灾民最多,最聚集,最恐怖的地方去走一圈,让京官们见识到他们清远县的真实样貌后,京官是不会在清远县久留的。

    可是他们手上却是有不少的银子,在对费启山印象不错的前提下,清远县的情况却是是比周边几个县的情况要严重许多。

    所以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之前的那些赈灾官员,都会选择把大部分的钱都留给清远县,用来救助这里的百姓。

    费启山利用受灾的百姓,再一次得到钱后,是一分都不会花在百姓的身上,他会把钱又一次的偷偷藏起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继续向朝廷寻求帮助。

    那些给完了钱的京官,便自认为心安了不少,对清远百姓,对朝廷也算是有了交代,都是不愿意久留在清远的。

    因为清远的现状实在是差,要是不带护卫,简单上街去吃个饭,是百分之百会被抢劫的,治安太差,让官员们心中没有安全感,一个个都恨不得,再不要来这个鬼地方。

    所以一直以来,也没有人发现费启山偷天换日的把戏,更不知道朝廷赈灾钱的真实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