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仙志
繁体版

第五十章 无恙

    嘉和十一年,三月初七,清明。

    气清景明,春风和煦。

    大战结束后,除了边军依然留守外,其余山上山下人都陆续离开了。

    有人永远的留在了那里,马革裹尸,埋骨他乡。

    后世只知其名,不见其人。

    吕国朝廷,山上山下对其都有褒奖和抚慰。

    天下缟素,皇帝亲自登临玉龙山祭拜天下忠魂。

    斯人已逝,其风长存,其迹常闻。

    张山峰跪在父母坟前,涕泗横流。

    旁边的张小宝倒是显得极为平静,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悲。

    当初亲手埋下的那颗枣核,早已长成了一颗小树,只是现在气候未到,还未抽芽。

    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见了那么多生生死死,对此事也有了自己的感悟,多是唏嘘感慨,忧思暗生。

    望着那颗枣树,怔怔无言。

    约莫一个时辰后,二人起身离去。

    带着张山峰回了自己家一趟,本来汉子根本不敢面对父亲和母亲,说是远远看看就成,不用到家里面。

    不成想,张小宝直接驾驭飞舟落在了小院里,这下是不见也不行了。

    大战之后,市井坊间对于山上神仙的传闻也逐渐多了起来,山上也不再像往常那般要求弟子。

    以前高玄山会招人觊觎,但现在不会了。

    鉴于山河关一战奠定胜局,高玄山二位祖师虽然未曾亲手击杀妖族圣祖,可依旧出力极多。

    打杀一位化形大妖的战功可不是闹着玩的,皇帝钦赐山门匾额,上书四个大字——

    山河无恙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谁敢和高玄山过不去,那就是和吕国朝廷过不去,跟吕国朝廷过不去,就是跟玉龙山过不去,跟玉龙山过不去那就是你活腻歪了。

    山上修士,谁现在见了高玄山的弟子不是恭恭敬敬,和声和气。

    敢动手伤人,你是想连祖坟都被玉龙山刨出来了。

    论不近人情,玉龙山必然位列山上第一,比起高玄山执法堂来更加狠辣蛮横。

    山上所有修士的跟脚,别人不知道,朝廷户部还不知道,户部知道了不就相当于玉龙山知道了。

    所以,别惹高玄山,现在所有山上人的共识。

    小院的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尴尬,不过慢慢的也便热闹起来,毕竟再怎么说曾经也都是一家人。

    张兰儿还是不在家里,之前参加会试,名列正榜,后面紧接着参加了皇帝亲自主持,国师监考的殿试。

    没中状元,但胜似状元。

    皇帝钦点一人为状元,国师钦点一人为翰林首席。

    状元有官做,韩林有书读。

    要说哪个好,其实都一样。

    张兰儿便是翰林首席,入玉龙山翰林书院继续修读,其实可以算是修行了。

    只不过儒道,治学既是修行,读书写字亦是修行。

    二人在家里待了两天,走的时候是三个人。

    张大宝在张山峰一顿劝说之下,辞了官府的差事跟他去门派里学武了。

    汉子和妇人都没反对。

    孩子们都长大了,留是留不住的,各自有各自的路要走,能陪一段是一段罢了。

    只是这样一来,院里就剩老两口了,难免显得有些空荡,好在在城里待得久了,街坊邻居也都熟络了,每天小铺里也都人来人往,也还算热闹。

    有吃有喝,有穿有住的,没那么多发愁的事。

    飞升台重开一事,也早已传遍了山上各门各派,上到元婴,下到练气。

    从此天下修士,不再是四境,而是五境。

    只是飞升之法,知道的山门估计不过一手之数。

    可以想象,百年之后,吕国山上势力有可能就会重新洗牌。

    率先踏入飞升境者,将会瞬间成为一方霸主,其所在山门也将雄踞一方,甚至称霸山巅。

    四座大山门肯定都有这等功法,一些小门小派也未必就没有。甚至市井坊间一些古老的书简之上,或许就刻有飞升之法。

    但现在还不是争抢飞升功法的时候,百年之内禁止山上山下各门各派之间互相争斗的圣旨不是闹着玩的。

    另外,战败的妖族起码会安安静静的待在北地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只要还想用飞升台,那就别找吕国的麻烦,吕国也肯定不会去北地主动找他们的麻烦。

    因此,如今的吕国,山上山下一派祥和,千年未有之盛世。

    武,道,儒,佛四家齐头并进,大道同行。

    小院六人也终于再次齐聚,这次上朝,时间极长,所聊话题甚多。

    小院六人,如今都已筑基,并且都是内门弟子。

    张小宝并未参与晋升考核,但山门鉴于其战功丰厚,就破格将其提升为内门弟子了。

    不过半个师父还是半个师父,自己破格晋升是掌门提的意见,山顶那位祖师点的头,自己还没选师父那位祖师就说自己已经是他的弟子了,直接登记就好。

    没办法,一整本符箓正传还在自己乾坤袋里没还呢,还也没用了,脑子里又刻了一本,还不了。

    半个师父倒是比自己都高兴,笑容灿烂,频频点头。

    不过陈太平倒是成了半个师父的亲传弟子,跟柳台章做了师兄弟。

    仔细想想其实也没啥,反正大家都是一家人,拜了谁当师父不还是高玄山的弟子,没甚差别。

    可能唯一有差别的一点,就是别人对自己的称呼。连白云师兄见到自己都非要喊一声大师兄,听着怪别扭的。自己越辩解,他喊得越勤快,明显是在调侃自己,不过也没啥,早就习惯了。

    关于失踪的事,张小宝也大致讲了一番,不过也没提师父和功法的事,只说是运气好,误打误撞就筑基成功了。

    五人也没多问,他们显然更关心李大侠与那位蜀山女子的事情。

    李大侠滔滔不绝,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把两人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生死相许的事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和那些说书人所讲的江湖故事中的侠客与佳人的故事没什么两样。

    总结就是,大侠武功盖世,一表人才,风流倜傥,豪情万丈,柔情似水。

    佳人那就是一见钟情,一笑倾城,仙子落凡尘,芳心暗许。

    李大侠哪句是真的哪句是自夸的,五个人都能听出来,只是都没戳穿,毕竟讲的是真好,比真的都好,怪不得能被蜀山的一位长老找上门兴师问罪。

    还好有皇帝刚赐的匾额,不然估计真要跟玄玄门那位长老打一架。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李大侠成了剑仙后,自己去蜀山问剑。

    赢了,以后和蜀山就是一家人了。

    输了,以后就别惦记人家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