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四方客来

    新年的第一个夜晚,就这么匆匆地过去了。

    在昌平,秦京茹得到了她大茂哥的承诺,男人愿意为她放弃万贯家财、和那个女人离婚,愿意明媒正娶迎她进门,愿意把她接到城里、和她过两个人的日子。她心里自然是肯的,若不是条件不允许,她甚至都觉得,自己会把自己交给大茂哥。

    在燕京城,秦淮茹心情是雀跃的,这些日子,她觉得自己像是换了一个人,从未有过的轻松。就像今天这个晚上,自己都不知道,会当着一家老小,开口唱起了歌,她知道自己唱的不怎么好,可她唱的不是歌,是终于打开了心里的一把锁。多少年了,她从来都没有这么畅快过,以后的她,也会像今天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贾东旭,让他去吧,自己会养育好几个儿女,却再也不会,活在他那张照片的阴影里。

    歪嘴的婆婆,管她呢,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才算夫,丈夫都没了多久了,婆婆,也就只是个婆婆了。

    尽管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夜晚令人回味,但总归是短暂的,终究会成为日历页上撕去的那一张记忆。

    时间在晨曦初露中,来到了新年的第二天。今天是腊月十一,按照万年历上的说法,诸事皆宜。

    从早饭之后,老贾家就忙了起来,今天的宴席制作,要在自己家,刘师傅他们,早早的把准备好的食材端过来,进一步加工。

    大冬天的,席面只能摆放在屋子里,如今家里能用来待客的地方,只有正屋的客厅和小贾的书房。所以今天只准备摆两桌,也就没敢多请人。

    至于西厢房,那是给两个女孩子的一方天地,尽管她们还小,还都跟着秦淮茹睡,但分房睡的时候,也快到了,女孩子的闺房,两母子没准备动用,能不搅扰就不要去搅扰了。

    张老太这些年活在自己的幽怨里,很少和外人来往。老贾家的那些白眼狼,前些年没少欺负她们孤儿寡母,早就不来往了,娘家又都是些远亲,近一点的本家兄弟,还在给自己孙子打工,实在是没人可请,自己觉得在家里怕是碍眼的,就去了隔壁找金兆蓉聊天。

    秦淮茹这边,家里人太远,来不了,而自己除了认识院子里的,就只剩下厂子里的。院子里的没想着请,厂子里的,男的不能请,女的大都是些面子情分,不值得请。思来想去,便让儿子给她在外面结识的刘医生,区工会里的马大姐写了请帖,早早送了去,都说会过来道贺。

    其他客人就都是小贾的面子了。先是一对相亲对象,冉老师和何雨柱,接着就是高邻王海东,王姑娘能不能来,小贾还不确定。集训队里只请了在京的汪先生和雷先生两位指导,其他人以后再说。音乐学院的周先生、美院的刘先生、中医学院的张先生几人是必到的,其他几位小贾下帖的长辈,都是礼到人不到,只能以后补请了。至于平辈、小辈,贾公子没有特意安排。

    谁曾想最早到的,竟不是傻柱何师傅。

    九点出头,傅家二小姐带着侄女傅菁华,便先来到了贾家。二小姐今年三十六七的样子,身材清瘦,面容娟秀,相识的这几年,像是没有过什么变化,她身边的这小姑娘,也是小贾的半个弟子,跟着学棋也有两年多了,可在小贾看来,这胖乎乎的眼镜妹,着实不是这块料,好在傅家也没打算让她在围棋上出人头地,就这么跟着,师兄师兄的叫着,也是一份人情往来。

    让小当招呼着小姑娘和槐花去她屋子里玩,留了二小姐在客厅叙话,言谈间才知道,傅家的大半家人,近期会回西北老家,这次来,一为道贺乔迁,二为提前打个招呼,不久后会设下告别宴,请贾公子一定要到场。

    正说着话,何师傅拎着东西上门了。

    看屋里已经有人,暗道自己怎么还是来晚了,也不在客厅多待,便让秦淮茹给指引着,去了厨房。

    从十点多开始,客人陆续登门,让小贾略有些遗憾的是隔壁高邻,只来了王海东,王雨嫣小姑娘依旧芳踪难觅。

    把来的男宾请到了书房,客厅则留给了诸位女同志。

    在马大姐和刘医生原本的认知里,秦淮茹就是个家庭不幸的寻常女子,有个很有名气的儿子罢了,出于同情,也出于秦淮茹的好性子,愿意和她交往。当接触了今天的场面,清楚了客人的身份,见识了傅家二小姐对贾家人的尊重,听到了来宾言语里无意透出的信息,让她们觉得自己走眼了,言谈间更是亲切了几分,秦淮茹清晰地捕捉到了这个变化,她的举止也更加亲和大气。

    书房不算大,先到的两位棋队指导,也不用人招呼,搜罗出小贾藏得不算严实的云子和楠木棋盘,自己摆上了战阵。待其他几位老先生到场,又跟着摆上了一副围棋和一副象棋,周先生、刘先生、张先生以及窜过来的傅家小姑娘,各自捉对厮杀,闲着的王海东,则是边喝着茶,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招呼人的小贾聊天。屋子挤得满满当当,却并不让人觉得沉闷。

    厨房里,何师傅和刘师傅倒是颇为惺惺相惜。刘师傅两口子不是敝帚自珍的人,愿意和小辈交流。而何师傅,对于鲁菜的理解和烹制,也有独到见解的,其实不单是他,燕京城里有名的大师傅,大多对鲁菜有研究,这和当地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社会风气都密不可分。

    何师傅,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单纯的川菜厨子,或谭家菜传人,淮扬闽粤,秦晋鄂湘,无论哪里的风味,对一个好学的人来说,都是值得学习尝试的。今天遇到高人,岂可交臂而失之。今儿,他就在这厨房里扎根了。可这一扎根,把相亲的正事差点给耽搁了。

    冉老师来的并不算晚,和几个大姐也相谈甚欢,她没见过何雨柱师傅,又见秦淮茹和自己学生都没开口提及,她也有自己的矜持,自然不会多说什么,说话间眼看十一点半了,总会见到人的,安心等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