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婆媳姑嫂的日常

    厨房里,老秦家的儿媳妇刘艳红正在忙碌着。

    其实,也没什么可忙的,该准备的,早都弄的差不多了。嫁到老秦家,已经是第十个年头,对每年这样的一顿饭,她驾轻就熟。这会儿只等着丈夫过来帮她烧火,再炒几个菜就可以开饭了。

    她不是个有大志向、大本事的人,有时候她觉着女人也不需要有什么大本事,男人、孩子、热炕头就挺好。

    她娘家在豆各庄,离这里不算太远,老爹是个木匠,老娘是个裁缝,有点家底,两个娘家哥哥一个在部队,一个在公社,从小心疼她,家里就没有短过吃穿,甚至还让她多上了几年学。

    这和婆家的大姑姐不一样,大姑姐人漂亮,有本事,有气量,就是命不大好,没了男人,也不能说不好,毕竟她有个好儿子。

    自己上学的时候,先生说世上有全福之人,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好像是说,若是人能逢太平之世,生湖山之郡,官长贤良,乡野民风淳朴,四邻和睦,家中高堂健在,明事理、体康泰,兄友弟恭、姑嫂相得、妯娌亲和、夫妻恩爱、儿女孝顺、安居乐业,可称全福之人。有时候,她觉着这大概就是照着她说的,她一直是众人眼中有福气的那个。

    她知道婆婆更心疼大姑姐,那有怎样,她不在意的。天下间,有几个婆婆是不心疼自己闺女的,又有几个姑娘是不想着娘家的,可她们带回娘家的好处,能少的了儿媳妇的吗?

    古人说的好,唯不争,是争也。

    今天姑姐带回来几大包袱年礼,她只帮着提到了婆婆屋里,没有上赶着去拆开看看,里面好烟好酒是少不了的,初四回娘家,她不信婆婆会不给她准备,老秦家的两代男人,都在自己手里攥着,不着急的。

    刘艳红又给灶里添了几根柴火,没等来丈夫,却等来了婆婆和大姑姐。也好,丈夫不来添乱,饭还能开的快些。

    院子里,传来儿子的声音,好像是和两个外甥女在一起,几个小家伙,说话都跟小大人似的,怪有意思。

    小贾这时候,正和姥爷秦守正、舅舅秦国忠在上房屋说话。自打上次为秦京茹的事情,母子俩来过一次秦家,也有一个多月没见了,三个人聊得还挺开心。

    这顿午饭的丰盛程度,在老秦家一年的饭里,能排到前三。

    这是老秦家的待客之道,他们和那些重男轻女的人家不同,女婿虽然不在了,可外孙子也是亲的,自然不能亏待了。

    关键是儿媳妇在这方面大度,从不给自家女儿摆脸色,对两个小姑娘也特别热心,张淑芬很满意,暗自把初四给亲家的年礼标准,又提高了几分。

    其实,刘艳红心里只是想着,自己能再有个女儿就好了,她把这份念想转嫁到了小当跟槐花身上,自然就显得亲近。

    在听到女儿一家今晚会留宿的时候,老两口的情绪更好了,秦国忠也多喝了两杯,秦孝贤悄悄地问自己妈,晚上能不能和妹妹一起睡,尽管他觉得希望不大,可,万一呢!

    饭后,秦淮茹一家四口,先到大伯秦守拙家拜了个年,呆了两个多小时,接着又上了趟二伯秦守愚家,略坐了一会,便告辞回了秦家。

    对要不要到四叔秦守仁那里去转转,秦淮茹有些犹豫,她知道儿子肯定不会去的,可她若是不去,一来并不想真的断了这个亲,二来确实怕旁人挑理。

    思量再三,随意备了份礼品,也没叫几个孩子,一个人去了四叔家。

    去的时候是四点半,回来是四点五十,刨去来回路上的十分钟,在那边的时间有多少,可想而知。而且,回来的时候,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对此,小贾装作看不见,只在屋里和几位长辈聊天。外面天寒地冻的,也只有秦孝贤和小当、槐花那样的傻孩子,才会在零下十几度的野地里疯玩。

    秦淮茹,拉着自己老娘到里屋说体己话,调动单位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告诉亲妈。

    张淑芬真的是惊呆了,确认了一遍又一遍,看着闺女一脸地开心,她竟然掉下了泪珠子。

    女儿结亲那会儿,老贾家寡母独子,她和丈夫也是犹豫了很久的,架不住媒人嘴甜,也不想让女儿窝在这穷乡僻壤一辈子,就答应了。女婿人还好,可就是命薄,不到三十人就走了,留下一家老弱病残,那贾张氏也跟着露出了獠牙,竟敢虐待自己这闺女,那会儿,她一晚上一晚上睡不着觉。

    她还记得也是那年过年,闺女连回城的路费都没有,悄悄地管她借两块钱,她戳着姑娘脑袋,给了五块,现在想起来,就像是昨天的事情。

    张淑芬指了指外面,见秦淮茹点点头,她就知道了,这回的工作调动,果然和那外孙子有关系,女儿这命,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啊,她见识浅,有点拿不准。

    这一天,不单是老秦家招待回门的闺女,四合院的老何家、德胜门的老娄家,也都在款待姑娘和女婿。

    每逢这个时候,许大茂总有些如坐针毡的感觉。

    在厂里,有领导知道他是娄家女婿,高看他一眼,偶尔还会请他参加招待任务,可在这里,除了娄晓娥,娄家没有几个人看的起他,而且这两年,娄晓娥也渐渐不那么顺着他了,他的心里有点发苦。

    他知道,两家人门不当户不对,要不是当初自己嘴甜,早早把涉世未深的娄晓娥哄到手,生米煮成熟饭,娄家的女婿,怕是轮不到他。

    这几年,两个人一直没有孩子,他老许家的婆媳矛盾已经白热化,昨天初一,娄晓娥甚至都没跟他回家,让父母数落了他一整天。

    他倒是很愿意来娄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谁不羡慕,可惜,自己在这里并不受待见,这样的日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他够够的了。

    熬了整整一天,赔了多少笑脸,喝了多少老酒,都出了娄家门了,也没见到老丈人的好脸色,许大茂心里,恨恨的。

    这愤恨,在他回到四合院,看到傻柱往外送一个姑娘的时候,达到了顶点。虽然没见过,但有八成可能是那个什么冉老师。狗日的傻柱,老子不好过,你想好,门都没有,咱们走着瞧,姥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