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九十五章 八零年的春天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个人。

    社会的稳定在于千家万户,一家一户的和谐,又在于夫妻间的稳定。所以历朝历代以来,对维护大妇的权益,都有过明确的律法,根本原因就在于稳定两个字。

    在皇家,皇后的地位是否安定,往往会决定朝局的走向,在朝堂和民间亦然,宠妾灭妻的人,谁用着都不会放心。而到了现代,有没有成家、夫妻感情是否和谐,也往往是提拔使用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因为外面的诱惑,而后院起火的人,数不胜数,但贾老师不在此列。

    作为一个中医的践行者,如何做到阴平阳秘,使家庭这个小单位,达到阴阳平衡,他有着一整套经验,首要一条,就是让王姑娘得到满足,全身心的满足。

    日常的鱼水之欢,平日的温存体贴,偶尔的煽情浪漫,特殊时刻的意外惊喜,让女人在外面有面子,在家里使唤得动他这个男人,都是维系彼此感情的手段。

    尽管两人已经结婚三年,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如胶似漆的甜蜜生活,却从来没有消失过,贾老师有理由相信,只要人生一直如初见,他们的家就会始终如一。

    当他再次理顺了因为身边的感情问题,所带来的隐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贾老师发现,时间过的真快。

    七八年的记忆仿佛还停留在昨天,七九年的日历,已经撕到了尽头,一九八零的春天,又接踵而至。

    人们感受到的变化,来自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单纯看街头的四季景色。

    家里餐桌上的品种日渐丰富,再不用靠大白菜熬一整个冬天。

    广场上来往的老外多了,换外汇券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生意兴隆。

    衣裳的颜色鲜亮了,爱美的女人不用说,就是简单的男装,样式也不再是老掉牙的中山装和夹克,休闲装和衬衣、西装、领带三位一体的打扮,成为男士的潮流。

    喇叭裤还没流行几天就被牛仔裤所取代,军挎包的背法,也不再是统一的左肩右斜,用大喇叭的收录机播放流行歌曲的,也一定不是跳广场舞的大妈。

    结婚照的名字也改了,一种叫“婚纱摄影”的艺术,开始悄然流行,不过老人们对镜头前的涂脂抹粉、搔首弄姿,多少有点看不惯。

    以前打招呼,都是问一句“吃了吗”,现在的寒暄方式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问两口子的事,开口就是“离了吗”,问过得好不好,必然得说“发了吗”,提及家里添置东西,张口则说“买了吗”,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过去,在展览馆西侧,有一幢苏式建筑,燕京人管它叫老莫。名头就不用多说了,后来的马克西姆都得靠边站。这里不仅是老炮和大院子弟的情怀和最爱,多少知青返城探亲,必定相约去喝老莫的红菜汤,使自己感觉到重新回归文明社会。

    一餐老莫的饭资,怎么也得二三十,相当于大半个月工资,但大家还都觉得花的值。

    也许人们不会记得哪一道菜的味道,但却不会忘记那种朝圣般的心情,仿佛是为了完成某种仪式,以此表明自己是个文明人。

    这种去老莫开洋荤的日子,酸楚而又甜蜜。

    然而,从八零年开始,人们慢慢的发现,老莫就和曾经的苏联货一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傻大黑粗!

    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是现实。

    贾老师身边的女人们,变化的是日益精美的服装,没有改变的是学习的节奏。她们基本上都还在求学,就连最小的妹妹王渃嫣,也都背起了小书包。

    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贾老师的生活节奏,却有了不小的改变和调整。

    央音那边的课程,已经停了下来,每学期有几场讲座,就算完成任务。中医药学院那边和燕师大的课,虽然还没有停,但讲授的课程都各自压缩到了一门。

    研究生的学业,也已提前完成,不但毕业论文都已过审,甚至在国内主要期刊杂志上发表的几篇论文,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之所以加速学习进程,主要还是因为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在音乐和围棋方面。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贾老师“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比如军旅歌曲《咱当兵的人》、《军港之夜》以及去年中秋的《十五的月亮》,都出自他的手笔。

    他近年不仅创作了小说《知音》以及《牧马人》,还为之谱写了两首歌曲,一经发表,便引起文化界的关注,著名导演谢晋,想将后者搬上银幕,亲自出面请贾老师担任剧本的改编。

    他对民乐的研究整理更是不遗余力,一些古筝、笛子、二胡的传统曲目,在他的挖掘改编下,焕发了新的魅力。

    这些所谓的“创作”,除了民乐是自己的个人爱好之外,有王家两位老人的要求,也有来自上级的意见,贾老师正在尽量减缓出品速度,毕竟他并不指望这些东西吃饭。

    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十数年的作品积累,加上他在书画界的名声,让他在文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接到的邀约,严重的影响到他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

    在围棋方面,迄今为止,贾老师的所有正式对局,仍然保持不败纪录,这其中包括七三年开始,来访的各国、各地围棋选手。

    他的赫赫战绩,甚至让体委的同志动了心思,已经不满足他的挂名身份,想把他撬到围棋集训队,担任正式的主教练。

    这次不用他自己婉拒,燕师大的校领导,直接就驳回了这种无理要求。

    好的大学该怎么来定义,那就是用教学成果和大师来定义的。燕师大的历史,就是一部近现代大师史,就是一部教书育人史。像小贾老师这样的好苗子,是燕师大教学成果的最好体现,一所有追求的学校,怎么会把自己的学生往出推呢。

    他有音乐素养,央音来要人,他围棋下得好,你体委来要人,他受到女学生欢迎,是不是还要把他送给妇联?

    你看人家中医药多会做人,就从没想过霸占过去。

    体委的同志面对这样的大佬,也是无计可施,只能协调贾老师的指导和比赛时间,而不再提调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