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一章 美食

    镛记酒家作为享誉海外的老牌名店,位于中环威灵顿街,就在兰桂坊附近,以烤鹅起家,店里各色菜式制作的水准极高。

    和燕京人爱吃全聚德、便宜坊一样,香江人更钟爱吃烧鹅,而这家镛记就是首选。

    进入酒楼大门,印入眼帘的是书圣王羲之的“赏鹅”,走道处还有许多匾额,其中就有林语堂先生几年前所题“镛记酒家,天下第一”的牌匾,述说着镛记的无限荣光。

    他和冯冰并没有单独过二人世界,所有的保镖和司机也同桌而坐,九个人竟让一张圆桌显得有点局促。

    除了名扬香江的飞天烧鹅之外,又上了一只烧乳猪,此外还点了礼云子琵琶虾、红烧振邦翅、松子云雾肉、清汤牛爽腩等一些招牌菜。

    恰好有新鲜的海鲜,便又点了一条陈皮蒸东升斑。

    也不讲究什么菜式,连同店里有名的金钱肚、炸芋角、酸姜皮蛋、太子捞面、虾饺、叉烧、艇仔粥之类的前点和小食,一起上了餐桌。

    作为粤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在香江,烧鹅流派一般为两种。

    一种为脆皮烧鹅,腌制时,烧鹅膛内的腌料,选择的是干性香料,烧好后再将秘制的酱汁浇于鹅肉之上食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深井烧鹅就属于此派系。

    另一种为酥皮烧鹅,采用湿性的酱汁来腌制,烧鹅烹饪后,再将肉汁及鹅油浇于鹅肉之上,并配以梅子酱一起佐食解腻,今天的镛记就属于这一派系。

    店家以清远的黑棕鹅为原料,鹅肉多汁,味道香浓,皮质酥脆,斩件非常漂亮,每一块鹅肉宽度比例均衡,烤制的火候也很不错,彰显出厨师的高超技艺。

    前世的贾公子曾经来过这里,很多菜式和自己现在所拿到的菜单有很大不同,味道差别似乎难以比较,不太确定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时代不同,仅仅靠回忆总会有模糊的地方。

    另一方面,他对这家老店记忆最深的,并不是他家的烧鹅,而是镛记的“家变”。

    那是在三十年后2009年,镛记创始人甘穗辉和他的第三子甘琨岐相继去世,负责菜式开发及推广的长子甘健成,与负责运营及财务的次子甘琨礼,原本相同的股权比例发生变化,加上在公司运营和发展策略上意见的不一致,最后导致两人对薄公堂。

    一场官司直到2012年底,才以长子甘健成的败诉而告终。至此,香港餐饮界泰斗镛记酒家,由老二甘琨礼掌舵。

    甘健成同年十月病逝后,他的两个儿子甘崇轩和甘崇辕,并未沉寂太久,而是带着一群支持其父亲掌舵的厨师老班底,在天后以及湾仔另起炉灶。

    大公子甘崇轩弄了一个主营广东小炒的“甘饭馆”,甘家的招牌前菜,酸姜皮蛋以及招牌烧鹅,和镛记的相似度极高,味道堪称完美。

    二公子甘崇辕则搞了一家专供烧味的“甘牌烧鹅”,与镛记一脉相传,自然也是以酥皮烧鹅为招牌,鹅味香浓,鹅肉鲜嫩多汁,同样可以沾梅子酱一起佐食解腻。虽然菜式不是很丰富,但专注于烧味和卤水,总算是再现了甘家的鹅香。

    这两家店各显身手,一时间风生水起,竟大有赶超镛记之势。

    但本应是同根连枝、血浓于水的甘家人,为了家产,仅到了第二代就反目成仇,成为香江的一时笑柄,在贾公子看来,这就是人性的真实体现。

    一顿午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招牌烧鹅毋庸置疑,其他菜色也各有特点,让一众随行人员直呼过瘾。

    离开镛记,贾公子带上人,直奔铜锣湾。

    当然不是去当什么扛把子,那是古惑仔干的事,燕雀安能与鲲鹏相提并论,贾公子是什么身份,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才是王道。

    铜锣湾不仅是有名的购物区,因为巨大的人流量,餐饮业更是极为发达。

    渣甸坊、波斯富街、利舞台广场、百德新街、轩尼诗道以及附近的摩理臣山道餐饮店林立,有充满地道香江风味的大排档、茶餐厅、凉茶铺、粥面店、烧味店、甜品店,也有西式菜馆、台式小吃店、东倭寿司店、精致的咖啡厅,丰俭由人。

    在经过三个小时的购物之后,贾公子一行横扫了四五条街的美食,才心满意足的返回中环。

    到酒店也才八点,眼见时间尚早,想到夜夜笙歌的兰桂坊信步可至,自然是要去打个转的。

    作为今晚的余兴节目,在酒吧轻尝浅酌一番之后,贾公子和冯冰才回了酒店。

    冯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奋。这些年在香江,作为一个单身女子,繁重的学业,冷漠的人际关系,混乱的环境,都让她把自己圈在学校或者单位周边的小范围里,别说品尝诸多美味,就连来这边逛街也很少有机会。

    这一天,冯冰和贾公子游的很尽兴,这一晚,冯冰和贾公子玩的更尽兴。

    一夜好睡之后,没有在酒店用早餐,而是在附近随意找了家茶餐厅,尝尝和大酒楼有什么不同。

    作为茶餐厅的必备,粥、粉、面、饭必不可少。

    粥的品类繁多,白粥、菜粥、猪肝粥,皮蛋粥、鱼片粥,最讲究底料火候。

    所谓的粉,以干炒牛河、牛腩米粉、猪润肠粉最为常见。

    面食中,云吞面、牛腩面、潮州鱼蛋面,味道各有不同。

    至于饭,除了传统的扬州炒饭、星仔炒饭、龙井虾仁炒饭之外,碟头饭配例汤,讲究的是中饭西吃

    此外,虾饺、叉烧、鸡翅、凤爪、肉丸、鱼蛋各具特色。

    这种茶餐厅,大一点的能有上百道点心,小一点的,菠萝包、鸡尾包、蛋腿包,都属于常备之品。

    饱食一番之后,两人再次出发,前往尖沙咀。

    逛街、购物、看电影,在燕京没有做过的事情,两个人做了个遍,美食自然必不可少。

    中午选择的是香江老饭店,此店调理淞沪本帮菜别有一手,店面的装修风格,也令人仿佛置身于十里洋场的老店之中,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