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零九章 旧相识

    五月十六日清晨,经过一夜的休息,贾公子从宿醉中清醒过来。昨晚是他多年来少有的一次醉酒,上一次还是在少公子阿罗的满月宴上。

    和他的酒量无关,故旧新朋太多、太热情,即便后来有门生弟子的奥援,也难逃一醉的结局。

    在外面的草坪上打了趟拳,精神也多少恢复了一些。

    早餐后,稍事休整,便坐上车,前往位于九龙红磡湾红乐道的香江理工学院,参加由香江围棋协会,借用那里场地,联合主办的围棋爱好者见面会和公开课。

    这是刚到香江时,就和体育总会与围棋协会确定下来的活动。

    上午十点,见面会在理工学院礼堂正式开始。

    现场不仅有来自理工学院的两百多位师生,还吸引了近百位社会人士、数十个家庭的热情参与。

    包括《文汇报》、《明报》、《东方日报》在内的六七家主流媒体记者,也受邀或者自发前来访问。

    而来自无线电视台的记者,已经做好了前期采访工作,此时的摄像师,也已将机器架设在舞台前方,录制着现场画面。

    在围棋协会方会长的一番致辞之后,主持人请出了贾老师。

    对于这种见面会和后面将要进行的公开课,他已经不知参加过多少场了,作为一个大学老师,现场的把控能力又强,尽管只是几百人的小场面,在他的带动下,气氛很快热烈起来,以至于在公开课结束时,有超过半数的家长领着孩子,到协会工作人员那里,咨询报名学棋的手续。

    而贾老师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也许是车马费给的足,并没有受到什么刁难,双方的问答都在尺度之内,气氛颇为融洽。

    当贾老师结束了采访,来到休息区的时候,没有想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竟然还碰到了一位老熟人,十几年前,燕京南锣鼓巷四合院里的老邻居,娄晓娥。

    这位已经四十出头的女人,尽管韶华不再,但妩媚的风情和姣好的容貌,似乎和多年之前,没有太大的改变。

    当贾老师看到她时,一眼便认了出来。

    娄晓娥对眼前的男子,起初远远看到的时候,还有点不敢确认,但在刚才协会方会长的介绍中,她听到了曾经熟悉的名字,才把名字和人再次对上,不禁感叹世间缘分的奇妙。

    贾老师主动走了过去向她问好,娄晓娥也亲热的握住他的一只手,轻轻的拍打了几下,一时还激动的有些语塞。

    见到她身边站着两个孩子,其中小一点的有七八岁大小,另一个大一点的男孩,有十四五岁的样子,一时没有压住好奇心,便随口问了一句:“这是您跟何叔的公子何晓吧?”

    这话竟把娄晓娥弄的愣住了,这个小子怎么会问出这种话,

    自己儿子身世的秘密,怕是连何雨柱那个当事人都还不知道呢吧,他怎么会有如此肯定的结论?

    贾老师也知道自己唐突了,忙岔开话题,聊起了别的。在知道娄晓娥是来给小儿子报名学习围棋的时候,便要给她引荐协会的专业老师。

    此时的娄晓娥,已经同现在的丈夫分居,夫家肯定是要争夺小儿子抚养权的,但即使孩子将来不一定能留在身边,她也想给儿子最好的。

    儿子喜欢围棋,那么一定要找名师,眼前的贾梗无疑就是最佳人选,娄晓娥此时怎么肯舍近求远。

    在贾老师还是个半大孩子的时候,就已经闯出了偌大的名声,而现在更是蜚声棋坛,这样的老师不比谁来的强。

    她也不扭捏,便直接问贾老师是否能亲自教授儿子的棋艺。

    贾老师看着有些腼腆的老二,又看了一眼笑眯眯站在一旁的老大,便对娄晓娥直言,自己并没有在香江定居,暂时教不了孩子,如果确实想学棋,可以跟着自己在这里的学生先打打基础,是否跟自己学棋,可以根据日后的情况再定。

    对贾老师所说的这种方式,娄晓娥表示认同,在交换了联系方式之后,她才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在整个搞活动结束后,围棋协会的方会长邀请贾老师与一众同仁吃了个便饭,又确定了后续几场内部指导棋的时间和地点,才恭送贾老师离开理工学院。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贾老师相继和几家银行高层单独会面,就一系列贷款事项达成协议。

    而在其他合作伙伴那里,他也成功的进行了一定数额的融资。

    在五月二十一日,小满这一天的中午,贾公子结束了当天教育学院的讲座,回到公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公司金融投资部筛选出来的六名成员,开会并签署保密协议。

    从这一天下午开始,这六个人,将成立一个临时项目小组,

    在特别准备的一处交易场所,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贾公子交付的项目任务。

    期间的吃住,都在这里进行,非必要不得与外界联系,项目组的联络工作,由冯冰秘书总体负责,冯氏集团的以为副总,恒丰银行的一位投资经理,担任监管顾问。

    在所有资金到位之后,贾公子对项目组成员,揭晓了此次行动的目标公司——九龙仓集团。

    前世的贾公子对香江股市有一定了解,未来一个月左右,会有一场九龙仓收购战重新然起。

    今年6月19日,置地公司将乘包玉刚离港,宣布建议增购九仓股份至49%,条件是用置地股份和一种债券换取九龙仓股份,即约以100元的代价换取一股市价77元的九龙仓股票。

    包玉刚当即回港应战,作出反击。

    6月22日,包玉刚宣布,动用22亿现金,每股出价105元现金,在市场上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份,这样一来,包玉刚家族持有的九龙仓股份将增至49%。

    第二天在短短几个钟头内,包玉刚就完成了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的行动。

    置地公司趁机向包玉刚出售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价值计十亿港纸。

    至此,华资包玉刚家族取得了九龙仓的控股权。

    然而事后才发现,置地的此次收购建议,纯属烟幕弹,手持的九龙仓股份原本就是准备甩给包船王的。

    对此次收购,媒体还以“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作结。

    这是置地公司的机会,何尝不是他贾公子的机会,三成以上的利润,值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