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七章 攘外安内

    该如何补偿这些受到侮辱与损害的女子,在贾老师和王姑娘两个人心里,都有一份预案。

    昨晚不是商量的好时候,而到了今早,就不能再回避下去了。

    参与方案研究的人,只有他们两口子和小当三个。

    一般情况下,家里的事情都是王姑娘在做主,贾老师只是在该说话的时候表表态,小当和槐花只有知情权和乖乖听令的份。

    但那只是在一般情况下。

    今天的王姑娘不准备先开口说话,更不准备拿出她的办法,就只是平静的喝着茶,淡淡地看贾老师接下来的表演。

    小当左看看、右看看,想帮自己的老兄说几句话却不得其法。

    在这两位大佬面前,她只是个渣渣,还是乖乖听着吧。

    不管再怎么害臊,还是要开口的。

    贾老师第一句话是对着小当说的,却只是让她去把家里的保姆小娟叫过来。

    作为工具人的小当最懂得老哥的心思,这是抹不开面子,要把自己支走啊。

    这个家在外人眼里是个大三进的院子,可院子再大,叫一个人又能花多大功夫。

    在磨蹭了好一会儿之后,小当才带着红着脸的小娟,回到了贾老师两口子身边。

    等大家都坐下来,贾老师象征性的对小娟说了几句抱歉的话以后,最先挑起话题的竟然是王姑娘。

    显然这两口子此前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尽管只是个小保姆,小娟毕竟是陈招娣的侄女,又在老贾家工作了这么些年,相互间也都处的不错,也就没有什么不好说的。

    在王姑娘对这次事情给小娟造成的伤害,再次代表她们夫妻向她道歉后,提出了几条补偿办法,便等待这姑娘自己的意见。

    小娟姑娘还是有些惶恐。

    这次的遭遇对她来说,简直是祸从天降。

    最开始那几天都不知道怎么过的。

    虽然有王老师和老太太的安抚、宽慰,甚至还把自己堂姑陈招娣请到家里,给自己作伴,可自己一个黄花大闺女,对这样的污蔑,又怎么能不羞臊、不气愤。

    好在事情过去了,贾老师这个受了大委屈的人还给自己道歉,怎么好承受人家的这个歉意,又怎么能接受王老师的好意。

    王老师刚刚提的这几条,满满的诚意,可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什么补偿,尤其是要贾老师和王老师的补偿。

    那些捕风捉影的消息,伤害的不光是她自己,受伤最深的可不就是眼前的这两位老师。

    让受害人给自己这个被误伤的人补偿,而且是除了自己姑姑以外,对自己最好的两个人的补偿,她怎么能够拿的心安理得。

    自己只是个小保姆,平常在外面也只是买买菜,跟街巷里那些长舌的三姑六婆不太打交道,受的委屈也有限,和贾老师的难处远远无法相比。

    这种补偿,她是绝对不会要的。

    在几次三番的推辞之后,见小娟确实无心拿这份补偿,王姑娘也没再为难她,便让她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上,继续好好工作,有什么话以后慢慢再说。

    小娟连忙表态自己不会耽误家里的事情,接着便赶紧告辞。

    几个人起身一起把她送出去,回来后都微微的松了口气。

    攘外必先安内,家里不能乱。

    接下来的十来天时间里,除了每天按时上班,家里几个能主事的人,把时间都用在了和那些受到调查的姑娘的沟通补偿上。

    小当在和秦淮茹解决了孟邝美的问题之后,便回了香江继续那边可有可无的学业。

    另外的十二个女人,则完全是贾老师和王姑娘在做善后工作。

    单独面对人家姑娘一个人的情况很少,也都比较好说话。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要在面对姑娘本人的同时,还要被人家的长辈当面挖苦指责。

    这种时候,王姑娘冷若冰霜,更是没有了丝毫的歉意。

    苍蝇不叮无缝蛋,你家女儿不检点,有什么脸面在我这个正主面前叫嚣。

    给你补偿是看你家闺女可怜,并不代表我不好意思。

    至于理应不好意思的人,贾老师一直泰然自若,好像也没有多么不好意思。

    最后妥协的也只能是那些身处舆论漩涡理的女子。

    没办法,她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太恶劣了。

    另外,人家两口子的补偿,已经比她们所能考虑到的最好条件,还要好的多得多,再不答应就是不识趣了。

    而对那一两个真不懂道理的人家,贾老师和王姑娘也没有继续沟通下去的想法。

    他们两口子平常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人,而关键时刻,更是软硬都不吃的主。

    对不识抬举的人,有的是对付的办法,但这些办法里绝不包括低头妥协。

    贾老师的态度很明确,随他们去,反正和这两个女人没有关系,对方拿着自己的好意当软弱,到时候鸡飞蛋打也只能怪他们的贪心了。

    人家夫妻俩彻底不管了。

    前面给出的所有补偿办法也就此作废。

    贪心的人在满足不了自己贪欲的时候,总有自己的法子靠扩大影响来要挟当事人。

    在有心人的撺掇下,两家竟然联合起来,找到了燕师大要个说法。

    调查小组早就撤销了,有关部门的同志,把他们的书面意见报送到那位主张调查的校领导那里。

    已经收到一些批评意见和外部压力的领导,看着材料内容久久无语,最后也只能动用关系,把这件事暂时压了下来,让那两家不要再闹下去。

    至于后面会怎么样,还不好说,但短期内不会对贾老师造成多少麻烦了。

    而里面的那些条件,让接触到材料的几个女同志,恨不得自己也能出现在当初的那张名单上。

    主要内容有三条。一是现金一万元,二是城区内独门独院的产权住房一套,三是国外发达地区的留学或工作名额一个。

    在几位女同志眼里,这样的条件,别说三条,有一条就很好了,这两家人得贪心到什么程度,还要再闹下去。

    这真是蠢货年年有,今日到眼前。

    不管那一两家如何去闹,贾老师在半个月后,终于和王海东见了面。

    这次见面,两个人都很客气,丝毫没有翁婿之间的那种氛围。

    这种疏离的气氛,自始至终也没有因为秦淮茹和王姑娘在场调节而有所改变。

    老王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婿最近有一些动作,他却无能为力去阻拦什么。

    这个当初的小家伙,已经从小狼羔子长成了一头巨兽,不再是他所能弹压的了,也许从一开始自己就没有压制他的能力。

    这次的事情老王家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却没用全力阻挡外力的打压。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两家人之间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谁都知道,贾老师在外面有女人。

    那些外敌这次也将这一条作为主要的攻击点,可大家都明白,谁的身边没有几个女人,这只是最不值一提的借口。

    拿这个借口去打击一个身负盛名的老师,而作为他的岳家,老王家的人自然不好出手化解,继而造成双方失和,人家的目的显然达到了。

    其实这一天的到来,早在两个人的预料之中。

    就连王雨嫣的心里也是再清楚不过的。

    王家和贾家是两家人,如果没有王重阳和王明阳两兄弟,这两家也许就一直会是一家。

    但那两个兄弟正在一天天长大,即使和贾老师是一母所生,终究也是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