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七十六章 资源

    很多人都认为贾老师两口子最近的行为,是在以沉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就连刚刚升任职能部门正职的王海东也这么想。

    王老爷子却对儿子的想法不认同,哪怕在别人看来,孙女的疏离,是对他这个家长权威的挑衅,他对孙女婿的做法私下里仍然感到满意。

    做大事的人,最重要的不是眼前的得失,懂得取舍才是关键。

    让大家都知道你有损失,流露点小情绪,是情有可原的。

    在他和刘老夫人谈到小一辈孩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态度。

    对于另一种猜测,他也向老伴表露过,那就是孙女婿要么有后手,要么根本不在意那些转让的股份,要么两种可能都有。

    北苏油田、东南亚煤矿、铁矿的股份重要吗?

    重要!相当重要!

    有关部门对这些资源早就有想法了,这次的吃相是有点难看,但参与分配的股份是用来做内地建设的,没有揣到任何私人腰包里,当事人心里不虚。

    至于贾老师的损失,大家都算过账,从他手里分出来的那些股份,相对他整体产业规模来说,并不会伤筋动骨,今后适当在其他方面弥补一下,全了这段香火情就是了。

    对于香火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贾老师完全不信。

    而且今后这两个字具体指的是哪一天,更是没有影的可笑敷衍,一个字都不能信。

    表达情绪只是一种社交需要,在他的心里,对那场交易,或者说交换,其实觉得还好,赚没赚到便宜不好说,至少没有亏。

    让出的部分东南亚的铁矿、煤矿产业股份,相比于留在手里的澳洲、南美洲矿产,形同鸡肋,只是一种资源的补充。

    出让的五处油田股份里,四处在北苏境内。

    自己目前实力不足,难以在那里的乱局中占据优势,现在有了实力强劲的助力者加盟,短期内占据主动,进而掌控油田就成为了可能。

    北苏不是一天倒下的,这个过程很漫长。

    如果不是他动手的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布局,有了现在这样的基础,恐怕没有未来分食的机会。

    从去年起,作为幕后指挥者,他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拉拢了一大批同盟和伙伴,为自己安排的一些皮包公司在中长期贷款方面放水。

    现在有了新的伙伴和背书者,这种天上掉金饼的项目,无形中又添了不少渠道,绝对是一件好事。

    最主要的一点,他从来都不认为石油、煤炭以及铁矿这些产业是无法替代的资源,哪怕全都送出去也不心疼。

    在所有亲近的人之中,也只有王雨嫣才清楚他的这种想法。

    当然,还有一些想法是王姑娘永远无法知道的,再亲密的伴侣,也难以了解一个穿越者内心的孤寂。

    之所以会收揽一些地皮,也只是做做求田问舍的样子,慰藉和排遣一下心中的郁气而已。

    毕竟笑嘻嘻的看着别人用软刀子割自己的肉,心里总是不爽的。

    哪怕那只是块赘肉也不情愿。

    两世为人,内心更加是孤傲还是随和,完全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这里的环境貌似对他不太友好。

    曾经的贾公子,当年家里就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供应商。

    即使没有参与过家族产业运营,耳融目染之下,在他的眼里,大路货和硬通货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今的贾老师,暂时还不准备在内地搞投资,特别是能源和矿产资源项目的投资。

    矿产开发所带来的污染以及其他隐患是难以估量的,即便不算什么好人,他也完全没有坑害自己人的必要。

    世上很多事情,因为人们思维的不可控,都有着突发性和可变因素,但有些东西却无法改变。

    比如阿尔卑斯山的雪、海底两万米的矿床。

    这种上天赐予人类的财富,从行成的那一天起,就等待着被有缘人光顾。

    贾老师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有缘人。

    以他脑海里所掌握的信息,广袤的海外市场以及可以预期的丰厚利润,足够消耗三五十年时间而不会穷竭。

    在二十年前他还是个小毛孩子的时候,就以信息换股权,赢得了冯家在石油产业、刘家在黄金和铁矿石产业方面的些微份额,在对方眼里,那就是核心产业,可在他这里不是。

    从开始创立长安公司和东方公司时起,他的产业重心就已经决定了,只是无法公之于众而已。

    能源和矿产就是未来核心项目的提款机。

    现在,这些提款机还在加速建造和充能当中。

    物以稀为贵,资源项目尤为明显。

    只有用途广泛,尤其是在宇航、原子能、电子、军工等高科技方面应用广泛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才称得上好东西。

    这几年来,他在很多地区和项目上,进行了广泛而长期的投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

    在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智利、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在非洲的南非、刚果、加蓬、赞比亚……

    在东南亚的大马、印尼……

    锑、砷、铋、锡、锂、钴、镍、锰、锌、稀土、铝土、亚铬酸盐……

    种种稀缺资源,好东西太多了,值得投资的项目数不胜数。

    相比于这些,石油、煤炭、铁矿的微末股份,真的无所谓。

    既然无所谓,该做的姿态也做了,贾老师和王姑娘对燕京这件事也就此放手,具体的股份置换和交接,让公司的相关人员去对接处理。

    他们两人没有再一起出去满世界的旅行。

    王姑娘安心待在淞沪养胎的同时,兼顾新成立的东方新闻研究中心的运作。

    长安、东方两家公司旗下的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一系列新闻媒体的最终统筹,已经归属这家机构。

    作为当家太太,又是一名在新闻和教育工作岗位上磨砺多年的学者,由她参与和掌总机构的管理,再合适不过了。

    贾老师则仍是在淞沪、香江、狮城这些地方之间往返,只是更为低调一些,即便是自己的家里人,也很少有谁能弄清楚他到底在哪里。

    从他辞职以后,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在所有媒体的视线里一般,很难看到一点消息。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九三年初才有所改变。

    适逢春节,两人在相隔四年之后,再次出现在燕京白米斜街的家里,自然而然的迎来了很多关注的目光。

    四年的时光,贾老师和王雨嫣两人都没有容貌上的变化,只是他们的身边又多了一个孩子,而他们的身上也多了很多旁人意想不到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