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八十三章 儿女都是债

    孩子多了,而且不是一个亲妈,没有办法集中到一起,接受贾老师这个做父亲的长期教导,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情。

    百人百性,他们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对以后的性格定型、事业发展、生活习惯,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

    贾老师很清楚这一点,想要改变什么却又无能为力。

    他有时候也想像康雍乾时期那样,把所有的孩子都放到一起管教,起五更睡半夜,以免今后好逸恶劳,但也知道着想法有多不现实。

    对自己的儿子们或许可以严厉一些,对那些女儿却做不到,不单孩子的亲妈们舍不得,就是他自己也会心疼不已。

    这也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模式,每当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会和儿女们在电话里,或者抽时间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尽可能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灌输给子女。

    这些子女的教育其实也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以十六岁的大公子贾济民为参照的规范,再根据个人资质的不同因材施教。

    只是大公子这个参照人的教育方式很难复刻,在其他孩子身上,目前大多也只是照猫画虎而已,实际效果并不大。

    从上学以后,贾济民就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别人有的选,也可以撂挑子,他却不行。

    这是一个大家族继承人的必由之路。

    不管对早就亡了的大清朝有怎样的看法,爱新觉罗家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手法都是值得借鉴的,至少人家在同治帝之前,一直做得不错。

    即使也培养出一些纨绔,但那也是有别于一般市井的纨绔。他们或者精于骑射弓马、或者擅长琴棋书画,都有着拿得出手的本事。

    和张口他爹是李刚、他爹是双姜的纨绔比起来有着天壤之别。

    本着言传身教的原则,这些年来只要和大儿子在一起,贾老师每天的学习锻炼、生活工作就会显得比较规律。

    除了自身的教导,他还花费很大代价,请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为自己和王姑娘以及儿女们讲学。

    即便他不在孩子身边,这种模式依然长期不辍。

    对其他孩子,走的也是这个路子,只是目前年龄都还小,而他这个做父亲的,也经常到处飞,执行起来就被有些心疼孩子的母亲打了折扣。

    当然,钱并不会白花,效果总是有的。

    比如这个来电话的周梁栋,通话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小家伙没有一句提到自己的妈妈,只说自己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还开心的给他这个老爹讲自己的糗事,压根就不像个七岁大的孩子。

    贾老师一边听一边回应,和小家伙捉迷藏式的聊天让他觉得很有趣味。

    旁边的沙发里,女儿关想在和她的亲妈关彤下着围棋,一边倒的局面已经让关彤的额头冒出了不少冷汗。

    眼看又要输给女儿,关彤不时地瞥上一眼煲着电话粥的男人,暗道这人怎么还说个没完了,再不来帮忙,就不知道又要答应死丫头什么条件了。

    和妈妈的着急上火不同,关想此刻的精力并没有完全放在棋盘上,应对对方这种半吊子棋手,她完全可以像现在这样,下棋、看动画、偷听父亲打电话,做到一心三用。

    她知道电话那边是谁,大家都在香江,也曾见过面,对于那个比她小了半岁的弟弟,印象比较深刻,至少比香江这里别的兄弟姊妹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她知道自己父亲有很多孩子,而且子女的数字随着家族资产规模的增长还在不断增加。

    在香江这块地方,这种事情很常见,排的上号的富豪,谁家里若是没有这样的情况,那绝对是异常现象。

    关想并不为自己和妈妈担心,有时候甚至觉得妈妈的忧虑和忙碌是多余的。

    总怕在父亲那里失宠,把所有的时间都搭在了事业上,每天忙死忙活的,却不知道多生两个孩子,殊不知那才是大家族女人立身的根本。

    且不说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财富总是要有人继承的,连多个孩子多条路的基本常识都搞不清楚,也不明白她是怎么在公司做投资的。

    这本不该是她这个八岁小女生应有的想法,但日积月累的耳融目染,让她比一般的孩子早熟得多。

    关想在围棋方面的天赋很好,贾老师觉得可以深挖一下潜力。

    也正因为如此,把她带在身边的时间就多一些,所请的老师也更多、更杂一些。

    与贾老师别的孩子相比,以为学习围棋,关想往来香江与内地的机会和时间都是最多的。

    细算起来,她甚至可能是大公子贾济民之外,见过兄弟姐妹最多的一个了。

    前些天因为妈妈忙于工作,自己也有几场重要比赛,她没能去见祖母,让她有点小失落,现在关注的重点自然落到了父亲身上。

    小孩子也是需要得到认可的,尤其是家里的长辈。

    关想觉得见再多的人,都没有见到自己祖母并且得到认可来的重要。

    虽然迟早会见到,可终归早一天总比晚一天好。

    父亲是很重视家庭的人,得到祖母的认可,才会在父亲心里获得更多的喜爱,这就是她的朴素认知。

    对关想的心思,贾老师并不清楚,在他的意识里,他的这些孩子,不管未来在哪些方面有天赋,他都会认真加以培养,绝不是简简单单继承家业那么笼统的做个安排。

    这几年来他觉得自己的女人们拿的不是宫斗、宅斗的剧本,反倒是小家伙们有裂土纷争、诸子夺嫡的架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好现象,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家族的兴盛,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就会完成的,往往需要几代人的拼搏。

    由他这个创始人开枝散叶、开疆拓土,由贾济民以及别的孩子在守成中埋头发展,未来辉煌可期。

    在发展的道路上,任何的天赋和努力,都不应该浪费。

    就像关想这个闺女,贾老师不仅亲自为她启蒙,在无法经常陪伴的时候,为她请来了几位高手悉心教诲。

    其中不但有老聂的前妻孔女士的贴身教导,还有新近加入他名下第一道场,充任总教习的江、芮两位国手的悉心指点。

    有多少可能会成名成家,贾老师并不在意,他所要求的是孩子在求学、求知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成长、有所进益。

    对其他孩子,贾老师的想法和做法,也同样如此。

    他很早以前就想着退休的事情了,只是条件还不成熟,在这些孩子没有长大成人之前,他的愿望还要耽搁下去,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

    他想最多是十年,儿女们也应该能挑起担子了,五十岁退休,太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