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二百一十六章 物是人非

    当婚礼的两个家庭到了一定层次,婚宴仪式反而比普通老百姓的程序更为简约,只是这种简约却并不简单。

    酒宴设在玉渊潭那边,没有什么煊赫的车队,徐老三接亲的过程也很快,两家人和所有的亲友十二点不到就齐聚酒店。

    徐老三和王初六的结合始于双方的两情相悦,不同于高门大户间的寻常联姻,但由于两人家庭所带来的影响,来宾依旧高朋满座,将星云集。

    王老和刘老夫人同徐家的那位老夫人一样,只在仪式的开始露了个面,接受一对新人行礼之后,就被工作人员送离了现场。

    老王与秦淮茹以及徐亲家和肖夫人则全程被亲友们包围着,享受大家的祝贺与恭维,也为小辈们聚拢着人脉。

    肖夫人对秦淮茹很热情、也很有耐心,而她的那两个儿媳妇对王渃嫣这个新妯娌也抱有极大地热忱,跑前跑后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让王家大嫂何恬恬都自感毫无用武之处。

    究其原因,秦淮茹和王语嫣心里或多或少都猜到了一些,或者说原因有很大的可能,就出在她们送给徐家的那张嫁妆清单上。

    贾家给王渃嫣准备的那份嫁妆单子,显然并没有外传,肖夫人对这点分寸还是能把握得准的。

    当然,即使没有她的叮嘱,老大和老二媳妇也不愿意把这种事情宣扬出去。

    在没有外人知道的情况下,她们这两个做大嫂、二嫂的对老三媳妇好,那是她们高姿态、为人谦逊随和、处事妥当周到,和巴结有钱的弟妹,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要是别人都了解了这位的身家,那她们对老三家的示好,就难免会有不同的解读。

    徐家女人们今后怎么和王渃嫣相处,那是今后的事情。

    对方是一个大家族,徐老三也不是家里的承重孙,不会担当徐家的门面,不会和两个兄长以及其他的堂兄妹们发生利益冲突。

    正因为如此,他们不用每天在长辈面前守规矩,小两口能关起门过自己的逍遥日子,这也是秦淮茹和王雨嫣的初衷。

    有了那张单子,相信有脑子的人都明白老王家的意思,现在看来是起作用了。

    至于会不会有人打王渃嫣嫁妆的主意,就像当初送这些东西的时候王雨嫣说的,无所谓!

    不管是谁,有便宜的事情都会想着能不能占上一点,这和门第无关,而是千百年来人性使然。

    只要王渃嫣高兴,小便宜谁愿意占谁占去。

    而以秦淮茹对自己生的这个老六的了解,谁想在她那里占大便宜,那就是痴心妄想。

    王初六不是贾迎春,王海东不是贾赦,而她的大儿子更不是贾琏,向来只有宰割别人的份,任人欺凌的事情绝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

    贾家人能到的基本都到场了,很难说在一众宾客当中算不算引人瞩目,反正半天左右的时间里,贾先生和王夫人的身边从来没有断过前来攀谈的人,而且大多不是无名之辈。

    张老太如今也确实老了,虽然不至于像王老那样被人推着走,可也实在折腾不起,就没有过来。

    而在贾家的小辈里面,唯一没有到场的是大公子的媳妇林美娇。

    不为别的,她的预产期马上就要到了,没人敢让她乱跑。

    这是贾济民和林美娇的第二胎,从脉象上看是个男孩子,若顺利生产,也意味着贾家的第三代嫡系继承人有了着落。

    为了这个孩子,林美娇已经辞了原先的工作,安心在家保胎。

    没有谁会对她的这种做法提出异议。

    相比于那个可有可无的清闲差事,为贾家添砖加瓦显然更为重要。

    婚礼结束后,秦淮茹怀着难以掩饰的失落回了家。

    王雨嫣看她的情绪不好,也跟着去了王家。

    一方面是安慰安慰这个婆婆,再就是对王渃嫣三朝回门的事情做些安排。

    何恬恬虽然是当家大嫂,可对大家姐交代的事情,从来都不会违逆。

    姑嫂俩商量完事情,王雨嫣就去了秦淮茹的卧室。

    这几年秦淮茹和小姑子王海宁轮流着伺候在王家两位老人身边,没事的时候也会去江南那边和大儿子一家团聚几天,同儿媳妇王雨嫣之间的关系,比以前还要融洽几分。

    近来这边的两位老人身体状况都还不错,而林美娇眼看着要生了,王夫人就想着吧把婆婆接到南方去小住一段时间。

    至于老王要不要一起过去,王雨嫣倒是没有多想,完全看他自己的意思。

    那老头子尽管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可离开岗位也不得清闲,关键还说不得。

    想想也是,恐怕在他心里,还想着要给大儿子王重阳再维持几年,谁让老王家的继承人来的太晚呢。

    如今三十一岁的王大少能身居七品,而最近还有再进一步的可能,多少和王家的人脉有些关系。

    贾先生对这些事不感兴趣,在小妹的婚礼之后,走访了几位长辈,也看了看一些老街坊。

    这当中就有四合院里的何雨柱何师傅。

    去看何师傅,主要是走个人情、送份贺礼。

    何雨柱跟于海棠生的老三也要结婚了,时间就在几天后的正月初九。

    这些年的四合院早已物是人非。

    有人把日子过得有了起色,搬出这个不方便的院子住高楼大厦的。

    像老阎家的大儿阎解什么来着,就是娶了于莉的那个,生意上做的不错,一家搬到了朝阳那边的小区当起了群众。

    也有很多人在岁月的年轮里消磨了生命的最后时光,静悄悄走了的。

    像贾家原先对门的那个八级老钳工易什么的,几年前人就没了,走的悄无声息。

    现在的四合院,早就没有了当初的热闹。

    对这位比秦淮茹小两岁的何叔,贾先生始终怀着份敬畏之心。

    在他内心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份难以忘怀的记忆,后世一万个穿越者,其中就有百八十个会落在这位爷的身上。

    而在这些人当中,一心想着霸占秦淮茹、手撕他贾梗的不在少数,谁知道里面会不会有傻缺,又会不会做出让人无法预料的事情,能不让他提防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贾先生有容人之量,却也有不能容的人,尤其是可能与自己有着相同机缘的人,而且是可能对自家怀有敌意的人。

    可以说,从他穿越到这方世界的那一天起,对这位的关注一天也没有停过,严防死守着他的每一个变化。

    幸好,三十多年过去了,何师傅,如同四合院里的树木,着实有些老了!

    老了的何师傅,也还是那个技艺精湛的大厨,性格上没有丝毫的改变。

    贾先生很愿意和没有变化的何师傅做朋友,叙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