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我为王
繁体版

第037章 宁府易主

    翌日一早,贾母再次梳起诰命大妆进了凤藻宫。

    她代表贾家全族和宁荣两支,经“讨价还价”终与宫里达成了默契。

    宁府侵占贾琰家资共计折银三十八万两,这是由户部和光武卫反复盘点的结果。

    宁国府上下,目前只余库银十三万两,城外庄子四座,经营不善的酒坊店铺三五处,全部家当加起来不足十九万两。

    上述资产不包括宁府这栋富丽堂皇的大宅。

    因为这是朝廷敕造,宁府只有居住权,并无产权。

    也就是说,宁府资不抵债,还差接近二十万两的缺口。

    三方斡旋的结果,宁府查抄的十三万两现银和相关田产,充入国库归公,而宁府自此归私有——也就相当于是朝廷将宁府大宅作价十九万两白银给卖了。

    再由户部出面将宁国府作为不动产赔偿抵债给贾琰。

    户部空手套白狼,白捡了十几万两银子。

    至于缺口的二十万两,由西府承担,可以“分期付款”。

    先行兑现十万两现银,剩余十万两日后作为林黛玉的嫁妆陪嫁过去。

    贾母本想……结果雍熙帝一眼就看穿了贾家的心思,总之乾纲独断,该嫁一定要嫁,但该出的银子一文也不能少。

    贾珍惹的祸,西府跟着填坑,还搭上了一个林黛玉。

    这一笔十万两白银出去,直接就让西府现银扫空。

    贾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子,心痛得老太太从宫里回来的路上连心肝都不断抽动着。

    但为了阖府老少的身家性命,贾母也只能选择舍财保全贾家。

    其实花钱买平安,已算是雍熙帝网开一面了。

    不说别的,单凭光武卫从宁府搜查出来的那几大车涉险僭越的违制之物,就足够给宁府扣上一顶谋逆的帽子,殃及整个家族万劫不复。

    而就在贾母进宫之时,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会审,对贾珍案做出了最终判决。

    贾蓉流徙三千里配军宁古塔,贾蔷流徙一千五百里至西北边塞,遇赦不赦。

    京兆府判官傅试及相关贪官污吏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革职充军。

    赖二及宁府恶奴一十八人,东校场斩立决。

    自此,贾珍案彻底尘埃落定。

    ……

    红日高悬。

    贾琰静静站在宁府门前,身后是吴默和诸葛青。

    贾琰的面色有些奇异。

    他推动了凶险的开局,却没有想到梦幻般的结果。

    宁府居然被宫里以偿债的形式抵给了他,他摇身一变,成为了宁府的新主人。

    他绞尽脑汁想要跟贾家划清界限,不成想临了还是难以甩脱。唯一的收获,就是与林黛玉在阴差阳错之下定亲。

    早上他与户部两名主事进行了资产交割和清点,这座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国公府第,真正落入他的名下。

    而来自于西府的十万两白银,也在户部和光武卫的监督下进了宁府库房。眼见白花花的几大箱子白银进了宁府的库房,贾琏英俊的脸都在抽搐。

    贾琰缓缓走进宁府,深吸了一口气。

    置身于美轮美奂的前院天井中,他环视周遭景致,心潮起伏。

    一个月前,谁又能想到,穷途末路的少年,不但绝地反击,还会变成宁府之主?

    不但逆袭成功,还提前截胡林黛玉。

    阿昌带着一大群宁府的家仆婢女和仆妇,足有上百人呼啦啦乱哄哄走来,打头的正是花容惨淡的尤氏。

    尤氏穿着一件素色绸缎袄,油亮的黑发盘起挽着发髻,缠着一缕白绫,应是在为贾珍戴孝。

    尤氏身后,还有个身材高挑、眉目如画的女子。

    身上穿着水绿色的襦裙,外面罩一件黑金披风,年约十七八岁,生得袅娜纤巧。

    贾琰深吸了一口气,连问都不用问,这等鹤立鸡群艳压群芳且风情万种的女子,必是秦可卿无疑了。

    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察觉到不远处那丰神俊朗的少年,目光清澈但极具侵略性的在自己身上扫了一圈,秦可卿心中幽幽,便垂下头去,露出一小段白腻。

    贾琰目光又落在尤氏身上。

    那日离得远些,看不甚清楚,今日这么看来,尤氏五官精致,身段火辣,果然不愧宁府的当家大奶奶。

    尤氏心跳如鼓,她微微侧首,不敢正视贾琰。

    阿昌走过来抱拳一礼道:“少爷,这些宁府的下人,该如何处置?”

    虽然宁府不一定全部都是坏人,但贾珍的人,他一个都不会留。

    沉默片刻,贾琰斩钉截铁道:“放还他们的身契,每人五两银子,都打发了吧!”

    ……

    乱哄哄闹腾了好一阵,百余宁府下人不管乐意还是不乐意,甘心还是不甘心,包括贾珍贾蓉曾经的十几個姬妾在内,都不得不怀揣着自己的奴契离开宁府自谋生路。

    到了最后,天井中就只剩下心情忐忑的尤氏,还有秦可卿。

    本来按照常理,犯官内眷的通常去处就是教坊司沦为官妓,但此番不知宫里是不是漏了这一点还是怎地,竟无处置。

    尤氏心中凄惶,上前来躬身一福哀求道:“奴和秦氏实在无处可去,愿意留在府上为奴为婢,伺候琰大爷,只求一处可以容身。”

    话音未落,身后竟传来贾母的声音:“琰哥儿,贾珍虽罪有应得,但珍哥儿媳妇和蓉哥媳妇却无过错。

    她们是贾家的主子媳妇,又非下人可以随便遣散,离开宁府定伤及贾家颜面。”

    贾琰转身望去。

    只见贾母在鸳鸯的搀扶下缓缓走来,而身后紧随着一个走路扭腰摆臀体格风骚的王熙凤。

    贾琰心中冷笑,你贾家的颜面与老子何干?

    贾珍的六阳魁首现还挂在归化门上示众,你老太太还指望贾家有什么颜面可言?

    他之所以未曾与荣府翻脸,不过是看在林黛玉的面上虚与委蛇。

    贾母走至近前,面色有些难堪道:“东府房屋近百间,难道还容不下这婆媳俩一个地儿?

    琰哥儿,看在老身的面上,让她们留下,随意给些事做将就能过日子就罢了。”

    贾琰心中打了个哈哈。

    他其实本也不想驱逐尤氏和秦可卿,尤其是秦可卿。

    只是暂未想好该以何种理由留下二女,才不至于让人生出流言蜚语来。

    毕竟一个新寡妇,一个候补寡妇。

    既然贾母主动来当说客,正中下怀。

    贾琰顺水推舟道:“既然老太太都开了口,琰也不好不讲情面……

    这样吧,她二位身边的使唤人留下两个,她们原来住哪还住哪,一应用度照常由府上照常供给。

    老太太,你看这样可好?”

    “甚好。”贾母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来。

    她不是为了尤氏和秦氏,她是为了保全贾族的最后一丝体面。

    若是贾琰不收留二女,她们作为犯官内眷,娘家都不敢收容。真要到了流落街头的份,荣府面上也搁不住。

    尤氏如释重负,秦可卿则喜极而泣,一阵又悲从中来,掩住梨花带雨的俏面。

    尤氏拽着秦可卿上前盈盈拜下,面上感激涕零:“多谢琰大爷!”

    贾琰眼眯了眯,摆了摆手:“不必如此,且去吧。”

    贾琰的声音平静。

    他肯收留两女并非什么色令智昏,而说起来这是两个苦命的女人,于他而言,给她们一条生路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尤氏和秦可卿又向贾母千恩万谢,这才诚惶诚恐回了自己的院子。

    事了,贾母也就兴趣缺缺,在王熙凤和鸳鸯的陪伴下回了荣府。

    王熙凤见贾琰从始至终都未曾看过她一眼,心中不爽,却终归没有再敢蹦起来。

    毕竟现在的贾琰,得了宫里圣人的青睐风头正劲……

    诺大一座热闹鼎盛的宁府,一时间变得空荡幽静起来。

    贾琰命阿昌置办酒菜,在宁安堂上设宴款待吴默与诸葛青。

    “小贾先生,好大一座府邸,你遣散了原先的下人,府里事务无人打理也不成,不如我帮你物色几个家仆?”诸葛青举杯道。

    吴默在旁笑着附和道:“师弟,某帮你算算,门房需要四人,仆从车夫至少需要七八人,洒扫丫头不低于十人,内室使女十人,仆妇厨娘五六人,看家护院还得十来人……你得了这么一座大宅,没有五六十人根本不得维持。”

    贾琰摇头轻笑:“雇这么多人得靡费多少银子?没必要。

    再说我清净惯了,身边也不喜人迎来送往。

    长卿,你若是方便,帮我物色几个小厮帮着阿昌料理家务就是。”

    吴默大笑:“不买两个美貌如花的丫头红袖添香,伴你夜半好读书?”

    贾琰:“……”

    三人相视大笑,当日宾主尽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