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燕秦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谢安的视角

    建康皇宫,太极殿。

    大殿之上,金漆雕龙御座之上的司马曜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手里的塘报。

    再抬头看看跪在下面哆哆嗦嗦的毛安之。

    龙颜无比的震惊。

    十五岁的司马曜拿着塘报,眼眸圆睁:“朕的堂邑呢?朕的四万大军呢?就这么没了?毛安之!你身为守将丢失堂邑不说,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怎么就你能逃回来了,为何慕容霸只放你回来?”

    毛安之伏地哆哆嗦嗦,额头全是汗:“臣有罪,臣真的是奋力抵抗,谁知那慕容霸盯上了水门明渠,臣失职,疏于防范,没有做好布防。请陛下明察,臣也是中了敌军的奸计才导致全军失利。还有,慕容霸让臣给陛下带话回来。”

    少年皇帝司马曜一脸怒容:“这贼子还有话让你带回来?他能有什么好话!”

    大殿上,丞相兼都督十五州军事谢安进言:“陛下,毛安之也是多年的宿将了,守城一直是没有出现过大的过错。没想到堂邑这么快被攻破,我们应该出对应的良策。所以,还请陛下暂时息怒。”

    司马曜一听丞相谢安在安抚自己,立刻收敛自己的情绪,强行稳住心神。

    此时的毛安之心知肚明,慕容霸放自己回来是传话的。

    而且还很重要的一句话。

    于是他说道:“陛下,臣认为慕容霸好像是在给我们透露苻坚的战略部署。”

    毛安之将慕容霸临放他走之时所说的话复读给了司马曜一遍。

    当然,不能原话复述,要说的极为恭敬。

    原话复述没法张口,容易小命不保。

    殿上的众臣和司马曜听后皆是一惊。

    有些意外啊。。。

    中书令王坦之站出来上疏:“陛下,听慕容霸这样一说,臣想起两日前有斥候来报,说苻坚现在已开始命驻守益州的将领开始驻军操练水师,修建舰船了,果然秦国早有意图从巴蜀入我大晋了。”

    丞相谢安眉头微蹙:“苻坚的计策就是与当年我大晋灭吴如出一辙,同样都是由巴蜀顺江而下,直捣建康。战略上讲,水师出巴蜀是个狠招,我大晋与秦国对决的主战场在长江上游。陛下要马上裁决,不能让秦贼从上游顺江而下啊。”

    此时,司马曜一听巴蜀危急,立刻忘了方才的不快。

    他缓了缓心神:“看来慕容霸是故意给我们透露这个消息的,既然如此,那就传朕旨意,速派桓冲让他盯紧秦军水师,如果苻坚有行动,就将他们堵在巴蜀。另外让桓冲水军一路北上,封锁长江,防备秦军水师顺江而下,我们做好两手准备。”

    丞相谢安点点头:“陛下,臣认为同时紧要的还要加强长江两岸的军务戒备,可派征虏将军谢石领水军屯驻长江北面的支流滁河,只要我军水师停在这里,即可防止秦军顺流直下。”

    (谢石,东晋征虏将军,丞相谢安幼弟,也是谢玄的叔叔,淝水之战中率领水军大破前秦军。)

    此时,一旁的中书侍郎郗超淡淡一笑:“谢丞相,您这又是在推荐自家亲戚吧。上次是您的侄子谢玄,这次又是弟弟谢石,为何这次不让谢玄调兵回来护驾呢?现在慕容霸的气焰这么旺盛,谢石就能阻挡得住秦军渡江吗?”

    (郗超,书法家王羲之的夫人是他的亲姑姑,谢安和郗超是死对头,属于深恨不已,但又无法消灭对方,双方皆是门阀大氏族。)

    郗超此话一出,朝臣们也是小声的议论着。

    自从谢安在朝堂之上不避嫌的推荐自己侄子谢玄担任建武将军一职时。

    众臣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而谢玄公开招募了北方流民组建并训练了一支自己的精锐部队,号称北府兵。

    这些都引起了众臣的猜测和怀疑。

    但无论压力有多大,谢安都在朝中给谢玄顶住了。

    目的,就是要让他安心放手去建立这支北府兵。

    自桓温死后,谢安在朝廷中的地位稳步上升。

    但他心里明白,谢家要想彻底稳固在朝中的地位权力,那必须要掌握军队。

    得到北府兵的控制权和军心。

    再通过赢得一场漂亮的仗才能巩固自己的权势。

    这次苻坚派俱难彭超入侵淮南,他深深为谢玄和北府兵捏了一把汗。

    但当谢安知道慕容霸竟然背后和谢玄结盟时。

    他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时,就听谢安说道:“谢石的水师停在滁河是可以防住秦军渡江的,再有,慕容霸这次不一定渡江,他能放毛安之,又故意传话过来,就说明他无意与我大晋为敌。再有,我军水师一直占优势,秦军不敢轻易渡江。目前淮北战事吃紧,谢玄对战俱难彭超主力大军,此时绝不能调兵回来。”

    龙椅之上的司马曜点点头:“丞相分析的有理,朕看慕容霸也是无意渡江,他是燕国的吴王,自有复兴燕国的大志。再有,谢玄应该能顶得住俱难彭超南侵大军的,朕认为丞相的提议可行。”

    中书侍郎郗超眼眸微眯:“陛下,据臣所知,俱难正攻彭城,彭超正攻盱眙。而谢玄陈兵泗阳郡,没有出兵抵抗的意思,不知他此举是为何意呢?”

    司马曜看了看郗超,又看了看谢安。

    此刻,就见谢安扭头看着郗超镇定自若:“谢玄给我发来前线塘报,说他有御敌之策,打算诱敌深入,拉长战线,等敌军出现疲态时再全力出击,这种做法似乎没什么不妥吧?现在他在泗阳休整大军,我相信他再等待最佳破敌时机。”

    一旁的中书令王坦之进言:“陛下,臣同意谢丞相说的,秦国水军一向不是我军的对手,再说,就算慕容霸渡江,那也是风险极大,他不会单独渡江,有可能会等俱难彭超援兵一到,再兵合一处做下一步打算。因此,现在我们应全力阻击俱难彭超的主力军。”

    (中书令王坦之,太原王氏,门阀大氏族,和谢安属于亲家关系,他俩互粉。)

    司马曜听后点了点头:“众位爱卿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此次全线告急,紧要关头军心一定要稳住。传朕旨意,谢玄继续攻打俱难彭超主力军,命谢石率水师在长江两岸加强戒备。”

    众臣皆呼:“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