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的舅舅是皇帝
繁体版

第46章:定是诸君奋起之时

    而他所提出的主张,便是皇帝即是天子,用权力来源的方法解释,就是皇帝的权力是来自于上天。

    皇帝不能够胡作非为,因为他需要按照上天的意思来履行自己作为皇帝的职责。

    当上天降下灾祸,便代表着上天对于这个皇帝所作所为的不满,从而规劝皇帝。

    只是可惜自己的理论,并没有完全被皇帝所采纳。

    两年前,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大火,自己借此时机上奏,说上天降下灾祸,已说明上天对皇帝不满,希望皇帝可以收敛自己的行为。

    结果这一份奏章并没有被自己拿过去,而是被主父偃先行拿走,交给刘彻看,结果毫无意外地惹得刘彻暴怒。

    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真的带着这份奏章上奏的人是自己,估计以刘彻当时的暴怒,说不定自己在两年前就已经身首异处。

    某种意义上来说,主父偃当时确实是救了自己一命。

    如今贪杯,时不时过来喝点,也就忍了。

    而在这两年当中,他除了教书来聊以慰藉以外,也同时每天都在想如何完善自己的理论。

    用上天来警示皇帝,确实不是很恰当,上天降灾是没有规律的,灾祸的大小也很难说明什么,皇帝当然不可能因为这种毫无规律的事情就怎么怎么做。

    但除了上天以外,他还真想不到更好的手段以制约皇权。

    从名义上去制约。

    “这位是?”

    董仲舒又一次将目光锁定在了曹襄身上。

    他之前还以为,曹襄只是主父偃心血来潮不知道什么时候收的弟子,但就凭刚刚那一番话,他足以确定,此人绝不是主父偃的弟子。

    大家相识这么多年,主父偃肚子里的墨水几斤几两都是心知肚明,主父偃自己都想不出来这等高深的理论,怎么可教出这种弟子来?

    “哦,这位便是平阳侯府的曹公子,也是四海酒坊背后的大东家,你在市面上所看到的诸多新纸张的创造者。”

    主父偃一连直接爆出了曹襄头顶上的三个名号。

    四海酒坊?

    新纸?

    平阳侯府?

    董仲舒愣了愣,完全没有想到如今市面上所出现的这么多新奇东西,其背后的人竟然都是同一个。

    “不知曹公子今日前来,目的是?”

    “如今官学尚无定论,但以才取士势在必行,我愿开办学堂,以做朝廷先锋,还请先生助我!”

    ……

    “四海学堂?这也是平阳侯府开的?”

    深宅大院内,一名老者看着手中,印有四海学堂的的招生宣传单,忍不住皱眉。

    “确实是平阳侯府开的,最近这个平阳侯府可是活跃的很啊,隆虑侯府那边吞了一大口不说,现在又要打学堂的主意,甚至听说这些纸张都是平阳侯府弄出来的。”

    “平阳侯府的雌性确实是难看了些,但不得不说,他们弄出来的这些东西可还真有几分意思。就拿他们现在发的这些宣传单来说,知道那些平头百姓看不懂字,特地在这纸上画了这么多图。”

    “毕竟最开始就是卖西游图册起家的,恐怕比起怎么教书,讲故事,画小画才是他们最拿手的啦。”

    “哈哈,你别说,估计他们还真挺擅长这一点的,哈哈……”

    深宅中的气氛显得并没有特别紧张,甚至众人看着自己手中的这些宣传单有说有笑,还时不时地打趣上平阳侯府几句。

    “都是些小聪明罢了,这些纸张都是他们这些弄出来的,结果开学堂的事情竟然延的这么后,如今长安附近的所有名儒,早就被大家伙儿都请走了,他们再去,恐怕也请不到什么好先生了。”

    “何止啊,看看他们现在,连一些族中子弟都招不来,只能靠去招揽平头子弟充数,真不知道平阳侯府是怎么想的。”

    “看着大家伙吃肉,也忍不住想过来吃一口呗,还能是怎么想的?哈哈。”

    “简直可笑,瞧瞧这平阳侯府的主意,不仅报名的学生不收取一钱的费用,甚至还免费提供吃住,简直就是对师道威严的亵渎!学生不付出任何代价,如何知晓求学的艰难?如何才会尊敬师长!?”

    “这种不敬师道,不重圣人的家伙,开不了多久,何必与他们怄气?”

    “虽说如此,可我们也不能太得意了,我听说董仲舒已经被他们招揽了过去,不知道他们用了何种手段,不过我昨天又派人去董仲舒的地方,确实已经没有人住了。”

    听到最后这番话,深宅内稍稍安静了些许。

    董仲舒的名号,大家还是比较认可的。

    本身就出自大族,甚至在入朝当博士之前,就已经是门生遍地了,在儒学圈子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之前不知道多少家想要将董仲舒招揽下来,结果全都吃了一鼻子灰。

    没想到这平阳侯府不显山不漏水,竟然把这最大的人给直接拿了下来。

    “呵呵,你们这群人啊……”

    主位上的老者淡淡一笑,将手中的宣传单子放到一旁,道:“董仲舒确实厉害,但也只是教的公羊春秋罢了,儒学经典又不只有公羊春秋这一卷,到时候朝廷考什么还不一定呢,你们怕他做甚?”

    听到老者这么说,其他人的脸上不由地都露出了轻松的神色。

    董仲舒确实是当朝大儒,但当朝大儒可不止有董仲舒一个。

    何况董仲舒已经远离朝堂,对于朝廷的决策说不上什么话。

    平阳侯府倒是还能说上点话,但对于这等教化之学,一个勋贵侯府能说的话也很有限,影响不了大局。

    否则,如今就不是他们争相在这里开民间学堂,而是直接归于官府,入主官学了。

    相反,其他的大儒可不同,就如同眼前的老者,在朝廷当中便有相当不浅的关系。

    完全可以提前得知朝廷的动向。

    “朝廷当中对此已有多番讨论,最晚不过明年秋,便会有一场小型会试于长安举办,会试科目未定,但如今窦太后已经不在,定是诸君奋起之时。”

    “诸君可不能懈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