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置换系统:吾本狂徒
繁体版

第四章 小试牛刀,维修中的猫腻

    初入这一行,赵东阳没什么经验,但听大妈的经历,似乎小小的电器修理行当,水也不浅。

    又接了两笔生意,都是小家电,一个复读机,一个老式摇头电扇,小毛小病,在赵东阳手里随便捯饬一下就好,各收了五块钱。

    眼看没新生意了,赵东阳打算去市区,第一天出摊,首单最好不要黄了。

    刚跟烟酒店老板打过招呼,赵东阳还没离开便听见有人喊他,“老板,老板。”

    扭头一看,是之前来修电饭锅的大妈。

    大妈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好像是电吹风。

    “老板,电吹风能修么?坏了好几天了。”

    “只要是家用电器,都能修。”

    “电饭锅回去试了没问题,刚好赶上煮午饭,谢谢你。”

    “不客气,做生意,你付钱,我干活。”

    “就喜欢你这直性子,还有,我家的空调也不行了,天越来越热,打开后哼哧半天,就是不怎么冒凉气,有空你给看看?”

    “没问题,我中午有事,下午吃过饭帮你看看。”

    “那成,我家就住村里前进巷9号,下午啥时候我都在家。”

    “好嘞。”赵东阳点头,城中村很大,赶巧了,修半导体的老太太跟大妈都住前进巷,正好一勺烩。

    说话间,赵东阳已经把拆开的电吹风还原,插电一试,嗡的一声,风力强劲,冷热风换挡也没问题。

    “这么快?!”大妈很惊讶。

    “五块钱。”

    “五块钱?你不能吃亏吧?”

    “不吃亏。”

    “良心价。”大妈连连点头,付钱,转身还是不忘记唠叨,“上次去李喜家,说要二十,我就没让修,真是人比人不一样。”

    赵东阳依然没接话茬,利索的收拾了一下工具,直奔公交车站。

    上次骑车撞人后,赵东阳对电瓶车有心理阴影,不过,生意一旦做开后,没有这玩意还真不行。

    很顺利,在梧江大市场负一层的一个角落,赵东阳终于找到老式的收音机低频三极管,开张第一单算是保住了。

    难得来一趟,赵东阳干脆把能有的、各种型号的老式电子元器件都买了一些,又买了冲氟的气压表、氟罐和连接管。

    再跑一趟移动营业厅,补了个电话卡号,回去在招牌上把号码写上,这样把永强给的老手机也用上,人家一片好心,生活、生意两部手机刚刚好。

    算算,今天开张花了小一千,收入与之相比少的可怜。

    赵东阳倒不着急,刚开始是投入期,很多东西都要添置,否则玩儿不转,只能慢慢来。

    城中村的住户,大多都是工薪和低收入人群,家里的老旧电器很多,电器一旦出毛病,多数人家舍不得扔,都是能修就修,能省则省。

    所以,需求还是有的。

    中午一点钟,匆匆吃了口盒饭的赵东阳赶回城中村。

    一点十五分,赵东阳就把老太太的半导体和大妈家的空调给修好了,上门服务,两家一共只收了一百一十五元钱。

    令赵东阳没想到的是,下午突然繁忙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大妈给做了宣传,还是小黑板上的便宜价格起了作用,短短一个小时,就接了二十八单生意。

    赵东阳忙不过来,主顾们也不急,有七八件小电器就放在了三轮车上,约好了时间拿,就悠哉悠哉的离开了。

    虽然都是不值钱的小电器,能有这样的信任,也着实让赵东阳的心里一热。

    下午四点半,所有单子忙完,每一件小电器又重新焕发了生命,主顾们乐呵,纷纷夸赞,收费便宜,手艺好,一定帮忙宣传。

    刚刚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本想歇口气的赵东阳又有新主顾上门。

    一位额头淌汗的油腻大叔,“老板,饭馆里的大空调能不能修?”

    “什么样的空调?一体还是分体的?立式柜机?”

    “不是,是那种倒挂在屋顶的,我是盘人家的店,好像是风华牌的,没记住是什么型号。”

    “不是中央空调吧?”

    “不是,不是,一台一台,分开的。”

    “哦,那就是吸顶风管式空调,可以修。”赵东阳点头,风管式空调简单,也算中央空调。

    “店在什么地方?不远的话不收上门费。”

    “就在前面,两百米都不到,龙山小炒。”油腻大叔说着话,伸手指着正前方,正是城中村入口的主路。

    这算是最后一单,赵东阳干脆骑了三轮车跟着老板。

    今天要早收摊,回去重新整理新买的耗材和工具,要找几个统一大小的盒子分门别类,否则第二天手忙脚乱。

    餐馆面积大概一百多平,中间酒柜收银台,两边是就餐区,厨房在后面。

    三台风管式空调,呈品字形分布在大厅,内嵌在吊顶里,只露出百叶窗式的出风口,有两台都出了毛病。

    “左边这台几乎废了,不到一个月,前前后后修了好几回,昨天开始又闹罢工,中间这台也够呛,大中午的吹热风。”

    “外机装在哪里?”赵东阳拿着遥控器连续开关两三次,尽管感觉问题不是出在外机,但还是要首先进行排除掉。

    “在后面,绕过我隔壁,有个很窄的走道。”

    “之前修过外机没?”

    “好像没有,上次维修工说控制板和风气的问题,我也搞不懂。”

    听老板介绍,赵东阳心里有数了,既然维修了好几次,说明城中村内的两家维修铺,他肯定都已经找过了。

    一直没修好,恐怕有什么说不得的猫腻。

    “你找人家继续修呗,他们比我更了解情况。”

    “哎呀,你不知道,前前后后修了三次,花了我两千大几,结果还是这个鸟样子。

    “今天又去找他们,可能当时我情绪不太好,差点吵起来。

    “之前我盘下这个店,几台空调才用了一年多,搞不懂为什么总修不好?

    “算了算了,我着急做生意,这马上就大夏天了,就想着尽快修好,只能换个师傅试试。

    “你别误会,我不是针对你说,就是觉得,修几次总要修好吧?”

    老板话多,但始终没透露上次找的维修工是哪家,赵东阳笑笑,也没再接茬,重新打开遥控器道,“先看看外机。”

    “没问题。”老板带着赵东阳出了店面到后面。

    三台外机,一字排开,从外观看都算半成新,风扇转动很正常,就是安装的位置太低。

    高度不到十公分,地面堆满了垃圾,好几家饭馆的油烟净化管道都在这里集中,混合着渗漏出来的油污,味道十分难闻。

    整体环境影响散热,需要清理。

    除此之外,外机应该没其他问题。

    重新返回店内,赵东阳在裤兜插好工具,麻利的爬上人字梯,打开吊顶扣板,整个人都钻了进去。

    初步检查,便心里有数了。

    中间这台回风管被人为堵上了,四通阀内的电磁线圈被剪断,而左边那台,过滤控制器的线路更是被悉数剪断,典型的电工钳的切口。

    一切一目了然,压缩机和气分正常,也不存在电路老化问题。

    尽管赵东阳在检查之前就有了怀疑,可怀疑坐实后,心里还是不舒服,也对这一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忙前忙后一个小时,赵东阳不仅把两台空调修好,还对另一台做了检查和保养,并建议老板带着服务员把外机下面的垃圾清理干净。

    再次开机,强劲的冷风扑面,一脑门子虚汗的老板终于露出笑容。

    “太感谢了,我站在下面都被吹的打哆嗦,就跟新的一样。”

    “好手艺!”老板伸出了大拇哥。

    “怎么收费?”

    “保养,更换一个四通阀,补了点氟利昂,一共给二百八吧。”

    “这么便宜?你不会吃亏吧?”

    “吃亏的话,我也不接活儿呀。”赵东阳再次笑笑,之前发现的问题也没跟老板说,到底是行业潜规则还个例,不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