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80:从黄大仙开始致富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二章赢家通吃(求订阅、月票)

    钱文化笑了:“我就知道是这样。”

    “刚开始的时候,别人都建砖瓦窑。”

    “可秦军那小子呢?就守着一个石灰窑,恐怕别人都在嘲笑他吧?”

    “可是你看看现在的回转窑,这就是高瞻远瞩,这目光才是最厉害的。”

    玉爱国一想,还真是这样。

    秦军不管做什么,都会快人一步。

    别人是想一步,走一步。

    他是想三步、走三步,始终快你两步!

    刚开始的时候,秦军只是烧制石灰。

    但是别的大队眼红,也想做,那个时候秦军抛出来一个烧制砖瓦。

    而且秦军保证,他自己不烧砖瓦,就算烧制一些也是自用。

    秦军说话算话,到现在他也没有卖出任何一块砖瓦。

    当时得到这个保证的时候,各个大队的领导可都很高兴。

    甚至有一些人还恶意的想着,秦军就是一个小孩子,抱残守缺,不懂变通。

    要知道砖瓦窑的收入,怎么也比石灰窑要高。

    但是,秦军就是没有烧制砖瓦来卖,而且还教他们建造新式的砖瓦窑。

    如果秦军当时自己建窑之后,烧制砖瓦来卖,那得赚多少钱?

    如果是其他大队有这种技术,他们只要稍微垄断一段时间的技术,不停的扩大产量,这得多赚多少钱?

    一直到现在,这么长时间,所有人的砖瓦,只要出窑就全都销售一空,这又是多少钱?

    所以,卖的时间越长,很多大队的领导,就越是看不起秦军。

    只不过,这些看不起,也不能维持多长时间。

    因为不长一段时间,秦军就会倒腾出点新玩意。

    刚开始是耐火材料砖,他们以为没有多大市场,卖一段时间也就没人要了。

    所以,他们虽然羡慕一毛钱一块的耐火材料砖利润,但是他们谁也没有行动。

    就这样,秦军的耐火材料砖,居然一直卖到现在。

    后来砖瓦窑越建越多,很多大队领导就有点傻眼。

    他们也不是傻子,想一想日产百万、两百万块的砖瓦,他们哪里会想不到,总有一天砖瓦的产量太大而卖不出去?

    有了危机意识,他们开始想办法。

    所以,小队想要赚钱,就只能去烧制石灰。

    他们也是看到石灰窑的生意可能更加长久,想要留一条后路。

    没想到,石灰竞争变大,秦军居然转行了。

    他们的石灰窑,立即转产水泥。

    水泥的销售之火爆,绝对不是砖瓦、石灰能够相比的。

    想到出厂价一块五,出场之后立即翻倍变三块一袋的水泥,所有大队领导的眼珠子都红了。

    这时很多人的理智已经消失,他们立即开始扩建窑口,而且还全都是清一色的立窑。

    不用说,这些全都是用来烧制水泥的。

    这时转过头一看,秦军原来烧制石灰的窑口,已经全部转产。

    人家不烧制砖瓦,肯定是看到现在的危机。

    而烧制水泥却没有这个危险,因为不管烧制多少水泥,国内也能消化掉。

    对于这种事情,玉五经和钱文化最是了解。

    水泥,可以运输到国内各个地区销售,砖瓦可以吗?

    而当所有人都在建立水泥窑的时候,秦军又推出一种很先进的水泥回转窑,这就是前瞻性。

    “秦军,真的只有十五岁?”这个时候曲县长开口问道。

    玉爱国道:“确实是十五岁,不过是实岁,虚岁的话已经十六岁。”

    曲县长看了一眼玉爱国,这是重点吗?就算是十六岁,也是妖孽啊!

    “你说,他怎么就这么聪明呢?”

    钱文化道:“其实仔细看看他这些作为,都有迹可循。”

    玉五经点头道:“就看这份设计图,怎么看怎么简单,要是我,也应该能够想到吧?”

    钱文化笑着道:“现在看着,我也能设计出来,可是没看到这份图纸的时候,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吧?”

    曲县长也凑趣:“就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捅破了真不难,但是没人捅破,还真就不简单。”

    “这就是天才吧?”玉爱国对这样的议论,已经麻木。

    因为只有亲自下来看看才会发现,秦军对他们公社的影响。

    “走吧!看来其他大队是竞争不过秦军的,你们公社的带头人,还是得秦军。”

    想到秦军的厉害,玉五经把图纸交给秦夏。

    他们总不可能看到好东西,就想着划拉走吧?

    市场经济,就看个人的本事,谁厉害就是赢家通吃。

    一行人走出这片工地,继续向前走,已经看到不少围墙。

    “这些围墙怎么没建设完成?”

    看着一截一截,没有完全合拢的围墙,曲县长疑惑的问玉爱国。

    玉爱国苦笑道:“缺人,没工夫建设这边的无用围墙,反正也没人进去偷水泥。”

    “怎么可能?水泥一袋三块钱吧?怎么会没人偷?”曲县长惊讶的道。

    钱文化和玉五经也看过来,他们也好奇。

    玉爱国哈哈一笑道:“每天出产多少,全都卖个精光,谁会傻的过来偷水泥?”

    众人恍然大悟,他们接着就笑起来,还真是这样。

    水泥那么畅销,哪里能留在厂里?

    “再说,秦军的几个工厂,可都有不少退役军人组成的保卫科,现在可没人敢招惹他们。”

    “秦军这小子不错。”

    钱文化立即道,因为他原来在县城管理过一段时间武装部。

    而退役军人的分配工作,就是由他负责的。

    对于这些能够接收退役军人的厂长,每一个钱文化都放在心中,更何况秦军还那么特殊。

    说着话,走路好像也在变快,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一片热闹的街道之上。

    “这边可真热闹啊!”曲县长惊叹,因为在县城也没有几条街有这边热闹。

    “今天还不是集市,要不然这一片更加热闹!”玉爱国得意的道。

    这里是秦军影响最大的一片区域,每次过来,就连玉爱国都惊叹。

    所以,他很清楚现在这些人的感受。

    这里好像每天都在变化,就算是玉爱国三天不下来,就感觉有点不认识这里。

    而且他每次下来,还都能在这里,看到一些原来看不见的新东西。

    比如现在,居然有人在卖脸盆等工业品。

    其他的一些瓜果梨枣、蔬菜、肉蛋,已经十分普遍。

    但是工业品,这可少见,特别是在农村。

    而且此时正有一群半大孩子,全都围绕着那边的摊位跟前,正在跟一位老板讨价还价。

    “老板,你这个瓷盆掉瓷了。”

    “你看,这边也摔了,很容易漏水。”

    “这里的脸盆怎么都有缺陷?”

    “有可能是搪瓷厂的瑕疵品!”

    玉爱国他们一群人也凑过去,看着那群小伙子挑挑拣拣。

    他们也看出来,这确实是一些瑕疵品。

    看到这种情况,曲县长松了口气。

    这里摆摊的不少,但是这么明目张胆的卖搪瓷盆,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要知道,搪瓷盆的制造工艺,可不是普通人能掌握的。

    如果不是有原因,那么就肯定是县城搪瓷厂有人倒买倒卖,这问题可很严重。

    “确实坏了,很容易腐蚀,就这么薄薄的一层铁皮呢!”

    这个时候,钱文化也好奇心起,拿起一只搪瓷脸盆。

    搪瓷的东西,现在几乎家家都有。

    比如搪瓷大茶缸、搪瓷盆、搪瓷碗等。

    后来在不知不觉中,搪瓷餐具越来越少了。

    这主要是因为其制造工艺造成的,搪瓷的高级叫法其实就是珐琅。

    按照道理来说,十分的高大上。

    但是这些搪瓷餐具是使用钢材为基材,经过表面处理、涂覆搪瓷釉料,再通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餐具。

    外面就是一层瓷,这东西很明显不结实,稍微一碰撞,就掉了。

    这样暴露出来的钢铁,就容易生锈腐蚀。

    所以,只要掉了瓷,很容易出现空洞。

    其实这些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搪瓷表层的是一些有色釉料,一般都是有毒的。

    长期使用,不管是划了、碰了,只要露出内部釉料,就容易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后来这种东西也就慢慢消失了。

    可是现在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还买不买?”

    果然,就算明知道有瑕疵,一名小伙子还不舍的放弃。

    “肯定买啊!”

    “可是,掉了瓷很容易被水腐蚀,烂透了就漏水,还能用?”

    “你傻啊?我们是什么人?漏了就焊一下呗?”

    “可是难看!”

    “哎,这就没办法了,新的好的搪瓷脸盆,只能去供销社买,需要工业券,你们有?”

    “你说厂长那么厉害,怎么不自己造一批锅碗瓢盆呢?”

    “你别说,我们组长最近在想办法做锅。”

    “这个有什么难的?听说我们厂长去年就会自己做锅,一口锅赚好几块钱呢!”

    “那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我还能不知道?我说的造锅,肯定是用机器大批量的造,不懂了吧?”

    “说说,我们厂就那几台机器,怎么快速大批量制造?难道还能制作一条生产线?”

    “我也不清楚,听秦安组长念叨,他好像要压塑,我也不懂!”

    “雅俗?这怎么造锅?”

    “算了,不说了,既然只有钱,就只能买这些瑕疵品,反正我们厂没法生产唐瓷。”

    “哎,买吧!搪瓷缸子也需要一件,我有牙刷牙膏。”

    “那边不远处还有卖毛巾的,也好像是瑕疵品。”

    “全是瑕疵品,还价格死贵。”

    “如果不是提前发一个月的工资,我肯定买不起。”

    “如果不是军事化管理,我想就算提前发一个月的工资,我们也舍不得买。”

    “快点,都快点,刘转福科长可是很严厉的,超过时间,我们全部要被罚。”

    “你怎么知道?”

    “我有内部消息啊!要不然我怎么会这么快得到消息?”

    “我们谁没有内部消息似的?要不然上午刚刚下达的招工通知,我们怎么就全都来了?”

    “哈哈,三十块钱一个月,还是学徒工资,不要说要军事化管理,就是监狱式管理我也干!”

    “哎,不要讨论了,我们一个组,是不是合伙买一只暖瓶?那边我看到有卖的。”

    “买什么暖瓶?想要热水,直接去锅炉房接,我们钢厂还缺热水?”

    “还是买脸盆和茶缸吧!”

    “可我不想买这种瑕疵品怎么办?第一次买东西就买个残次品,晦气!”

    “我也不买,等明天回家要工业券,反正我们村里也没有几家人用这东西,应该能借到一些。”

    “那算了,我也不买了,也许家里能借到工业券呢?”

    本来一群人围着那个摊位,都想着买脸盆。

    而只是寥寥数语之后,这些年轻人就全部放下脸盆,不打算买了。

    本来一脸高兴的摊主,现在只能惊讶的看着即将煮熟的鸭子飞了。

    他有点怀疑人生,这些孩子都是农村的?不是城里的?怎么说话感觉比城里孩子还豪横?

    “等等,等等!”

    眼看所有小伙子的都要走,摊主着急了。

    “不要走啊!看看这些,这些绝对没有露铁,绝对不会被腐蚀。”

    眼看一群人就要离开,摊主哪里能让这次的生意黄了?

    所以,他掀开一块破篷布,下面露出一摞摞红白脸盆。

    白的瓷,红的牡丹、月季、红双喜,看着就十分喜庆。

    “这些没坏?”一个小伙子停下脚步,疑惑的问道。

    “对,这些不算是瑕疵品!”摊主立即道。

    又有人怀疑:“什么叫不算瑕疵品?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嘿,还真遇到这么较真的了。”

    摊主说着,就拿起一件搪瓷盆。

    这一件的花色稍微有点瑕疵,但是绝对没有磕着碰着。

    “看看这件,就是这牡丹花的画片,有点花了,应该没问题吧?”

    “咦?这些都没有瑕疵?”

    一群小年轻,立即被吸引,再次围了过来。

    “都过来看看,这些或多或少的有点瑕疵,但都不是大问题。”

    摊主新拿出来的搪瓷盆,确实都有点小毛病。

    甚至有一些,不是他指出来,根本就看不出有毛病。

    “我怎么看着,这牡丹花就是这么画的呢?这也是瑕疵?”

    “你不要胡说,人家摊主都说画错了。”

    “行吧,画错了就画错了,反正也不影响我们使用。”

    “嗯,看着还不错,多少钱一件?”

    摊主一乐道:“四块钱一个,我这可不要票。”

    “四块?这么贵?都比得上一口小铁锅了。”

    摊主再次解释道:“一口小铁锅确实也卖四块钱,但是人家要工业券,加上工业券,八块钱都不止。”

    “你们看着搪瓷盆的工艺?它可比铁锅的制造的制造工艺还麻烦。”

    一名年轻人道:“说的也是,要不然我们秦安组长,也不会张罗着铸造铁锅了。”

    “我怎么听说,是秦汉组长张罗的呢?我可跟秦汉是同学。”

    “咦?你们是同学?那你知道秦汉去哪里了吗?我家也想要铁锅。”

    “看来你们都知道?秦汉真会做铁锅啊?”

    “这个还能有假?秦汉是跟着厂长最先制作铁锅的,听说他还会打菜刀呢!”

    “菜刀不难,我们厂里有锻锤,烧红了钢材,敲敲打打就可以做出来,很轻松。”

    “好了,好了,都不要说了,赶紧付钱。”

    “对,我们回去看那些组长玩机器,我感觉就锻锤好玩!”

    “我喜欢做模具,最好是以后制作生产线,那滚压机真神奇,那么粗的钢胚,居然能挤成圆钢。”

    “我还是喜欢造铁锅,要是真研究成了,一下一口铁锅,那得卖多少钱?”

    “厂长不参与,不容易做出来吧?”

    “对啊?压一下就是一口铁锅,怎么想都不靠谱。”

    “怎么不靠谱?我感觉很靠谱。”

    “我看你是财迷,不要票八块钱一口铁锅,还很好卖,你是看到钱了吧?”

    “我喜欢钱怎么了?有钱就能买东西,买各种各样的东西,再说,我们造铁锅,这是准备给厂里赚钱,我感觉很光荣。”

    一群年轻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话,他们却不知道,这些话却都听到另外一群人的耳中。

    等这群人付钱之后离开,钱文化看着数钱的摊主,若有所思的道:“这是特意造出来的一批瑕疵品?”

    玉五经道:“这个不重要,市场经济,各显神通,都是凭本事吃饭!”

    曲县长立即道:“这群小伙子,好像是刚刚招的学徒工?”

    玉爱国道:“应该是,不是十一小队的,也只能是刚刚招的,原来我没见过。”

    “那么他们哪来的钱买这些东西?”玉五经也好奇的道。

    玉爱国的神色变得有点奇怪:“他们从一开始,好像就有预付工资的习惯。”

    “什么意思?”曲县长问道。

    玉爱国叹了口气道:“就是提前发工资,每个月第一天就发这个月的工资。”

    所有人都无语,还没干活,就先发这个月的工资?

    虽然这个时候,没有拿着工资就提桶跑路的习惯,但是这么做真的好吗?

    玉爱国解释道:“刚开始石灰厂的工人,都是十一小队的农民。”

    “他们全都家无余粮,吃不饱,就没法干好活,所以提前发一个月工资,让他们最起码能吃饱。”

    “没想到,以后秦军就把这种提前发工资的事情,形成了惯例,到现在还一直执行。”

    钱文化一摆手道:“这也是好事,反正是发钱给农民兄弟,他们还能拿着钱跑了?”

    “我看这样更好,更能刺激起他们的积极性!”

    钱文化不在意,其他人也没法说什么。

    再说,秦军的工厂最多也就算个队办企业,算不上国企,也就没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