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十吨氧气顶吹转炉

    我怀孕了?

    我真的怀孕了?

    刘悦窃喜。

    她真的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只是。

    她也知道。

    李平安不会说谎更不会帮自己隐瞒什么。

    他说自己是喜脉那就肯定是喜脉。

    “我怀孕了,我真的怀孕了!”刘悦大声喊道:“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东旭去!”

    说着。

    刘悦高高兴兴的跑到对面易家去了。

    贾张氏有些纳闷:“怀孕了有什么好高兴的,你不是早就怀孕了吗?”

    突然。

    这家伙脑袋灵光了。

    她想通了。

    莫不是,莫不是刘悦和儿子东旭以前说谎了,她们联合起来骗了自己和老贾?

    贾张氏脸色不好看了。

    刘悦这个胖丫头骗的她好苦啊!

    这些天她一直信以为真,还想着抱孙子呢,甚至想过也和李平安表嫂那样刘悦也生个双胞胎,自己可能同时抱两个孙子。

    谁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假的。

    儿媳妇儿肚子里根本就没有孩子。

    她现在才怀上!

    甚至。

    贾张氏都有些恼了。

    她心里埋怨刘悦骗她的同时也在埋怨李平安,还以为是李平安帮刘悦夫妻两个骗了她呢。

    想了想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

    以前李平安可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自己儿媳妇怀孕了,一切都是她的凭空臆测。

    贾张氏从自家屋子里出来去找刘悦夫妻。

    她要问问刘悦甚至是要问问自己儿子贾东旭。

    为什么要骗她?

    刘悦兴冲冲的跑到易中海家拉着丈夫贾东旭亲了几口,开心的说道:“东旭,我怀孕了,我真的怀孕了,刚刚李平安帮我诊出喜脉了,这回可错不了!”

    喜脉?

    李平安帮我妻子诊出喜脉了。

    刘悦怀孕了?

    贾东旭高兴的手舞足蹈,热烈的回应着。

    大庭广众。

    就在易中海家当着其他三个人的面儿两人就开始接吻了。

    易中海三人相当的尴尬。

    易家两口子还好一些。

    托里可是独身一人来华夏的。

    他的家眷都在苏国没有带过来。

    贾东旭夫妻两个这么一乱搞,他都有些忍不住了,偷偷的瞥了一大妈一眼,越发觉得一大妈像自己那个最终没能在一起的初恋。

    越是有遗憾他就越是觉得珍贵。

    此刻就越是觉得一大妈这个半老徐娘漂亮。

    贾东旭终于意识到了身边还有别人拉着妻子刘悦跑了。

    托里吞下了一口吐沫将自己的目光从一大妈身上移开,略微给易中海讲了一点儿钳工理论就离开了。

    托里走了也就算了。

    易中海也没往心里去。

    此时的他心乱如麻。

    虽然他盼着贾东旭好,刘悦有孩子是好事儿,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李平安媳妇儿怀孕了。

    胖丫头刘悦也怀孕了。

    比自己年轻的一代人都有孩子了。

    可是他呢?

    易中海叹息了一声,心里胡乱想着他这一辈子也许都不会有孩子。

    一大妈心里也很不好受。

    丈夫不能生养。

    她到哪里弄孩子去?

    也许。

    她这一辈子都不能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

    更重要的是。

    她们夫妻两个怎么养老呢?

    这是个问题。

    而且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一大妈看了丈夫一眼,沉默了。

    往后只能将希望放在贾东旭身上。

    贾东旭夫妻两个回家以后迎接她们的是贾张氏冰冷的目光。

    他们还没有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却听贾张氏冷冰冰的问道:“刘悦,东旭,你们跟我说实话,以前是不是骗了我和你爸,刘悦当时还没有孩子却跟我们说有孩子了对吧,说,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悦蒙了。

    刚刚真是太高兴,将自己以前装过怀孕这件事情给忘了。

    “我,我。”刘悦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这是我的主意!”贾东旭主动将责任揽了过来,和母亲解释道:“当时我爸病情严重,为了讨他开心只能这么说了,连李平安都没有拆穿我们,他也认为这么做对我爸的病情有帮助,我,我以为让我爸高兴高兴就能让他渡过这一关,可没有想道他还是去世了,不过他走的时候以为自己有孙子,心里也许能好过一点儿吧!”

    贾张氏还真就相信了。

    叹息了一声问道:“这回呢,这回应该没问题了吧!”

    “你们不都说李平安医术高明吗,他怎么能看错,婆婆,你要是还有疑问我就回家让我父亲也给看看!”刘悦开口说道。

    贾张氏说道:“行啊,我跟你们一起过去!”

    锁了门。

    贾家几口人一起去了后巷小诊所。

    小诊所生意惨淡根本就没有病人。

    刘悦说明来意之后就让父亲刘驼子给她把脉。

    刘驼子也看出是喜脉。

    贾张氏终于转怒为喜,她对东旭说道:“这是你爸在天上保佑咱们呢,贾家终于有后了!”

    “这跟东旭他爹有一块钱的关系吗?”刘悦心中想道:“说到底还是我自己能生养!”

    贾家几口人回家了。

    贾东旭开口说道:“往后我要好好跟着一大爷学习钳工技术,等我的工龄到了我就考级,提高自己的钳工等级,赚更多的钱养活你们!”

    刘悦和贾张氏都笑了。

    很开心。

    李平安上班的时候护士长彭芳告诉他一个消息,说是大城丝绸行的侯方城侯老板想要找他。

    这个消息由彭芳告诉自己,李平安一点儿也不奇怪。

    她和侯二确立关系以后肯定是经常在一起的,知道大城丝绸行的事情很正常。

    “行吧!”李平安说道:“下班的时候我就过去!”

    吃午饭的时候他先将秦淮茹送到四合院儿,草草的吃了一碗面条就要到丝绸行去。

    “这么着急做什么,不再吃一点儿吗?”徐氏问道。

    “不了!”李平安说道:“我到大城丝绸行看看侯方城找我究竟有什么事儿,一会儿就回来!”

    徐氏没有再说话。

    秦淮茹说道:“我等你!”

    李平安答应一声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等到了大城丝绸行,见到侯方城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侯大从苏国那边发电报过来了。

    其中有些消息是告诉李平安的。

    主要有两个消息。

    其一是他发现苏国有几家纺织厂在淘汰一批纺织设备,这批设备还挺新,说是工厂要改变用途,轻工厂改重工厂了。

    李平安和他说过让他注意苏国有没有工厂设备卖的情况,他觉得应该将这个消息告诉李平安。

    还有一个消息是关于苏国钢铁生产方面的情报。

    现在苏国炼钢最好的技术就是氧气顶吹新技术,最好的设备是三十吨氧气顶吹转炉。

    看到侯大发过来的电报。

    李平安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些资料。

    后世的他在网上看到过一些信息,知道这种氧气顶吹新技术。

    尽管中苏两国携手走过一段路,但是这种技术苏国根本就没有教给华夏。

    全面公私合营那一年首钢的工程师接触到了这种技术,可惜,还没有来得及引进这种技术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问题。

    然后是困难时期。

    直到八年之后首钢的工程师才靠着自己的力量改克了这种技术。

    郭嘉的钢铁产量一日千里,大幅度提升。

    “要是能够提前十几年弄到这种技术,那.。”李平安心中想着:“大炼钢时用的都是平炉吧,要是掌握了氧气顶吹新技术,使用转炉炼钢,不知道能节省多少人力物力!”

    他沉思的时候侯方城也在注视着他。

    侯方城开口问道:“李医生,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要是能将侯大说的那些纺织设备低价弄到咱们郭嘉肯定占便宜,还有就是我认为他说的炼钢新技术才是无价之宝,我必须要告诉扎钢厂的娄董事让他将这种技术想办法弄到手才行!”李平安也不隐瞒,自己在想什么就说什么。

    侯方城点点头。

    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突然。

    李平安脑海里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我怎么将这件事情忘记了,真是骑驴找驴啊!”

    侯方城很感兴趣的问道:“李医生,你又想到什么了?”

    李平安将苏国人想要异丁苯丙酸制造方法的事情说了。

    他们可是说过,能够以设备换取技术。

    不知道能不能用三十吨氧气顶吹转炉换取异丁苯丙酸的制造方法。

    虽然这件事情李平安说了不算,但最起码能够给上级一个参考。

    当然。

    从大局考虑,上级若是还需要苏国的其他设备也不是不可以。

    “这。”侯方城有些不解的问道:“李医生,你说的是真的吗,就为了一种治疗头疼脑热的药,苏国人就愿意将如此重要的技术和设备交给咱们?”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反正只是给上级提个醒,让他们试试吧,即便是不能成事儿咱们也没有损失!”

    “这倒是。”侯方城说道。

    李平安没在大城丝绸行多待。

    回家接了秦淮茹就到医院上班去了。

    到医院以后他立即到院长办公室说了侯大的电报和氧气顶吹转炉的事情。

    李平安想用制药技术换取炼钢技术。

    不过。

    院长也认为苏国不可能用氧气顶吹转炉技术换异丁苯丙酸制造方法。

    他也认为新的炼钢技术比较重要。

    院长思索着问道:“平安,你觉得苏国人能跟咱们做交易吗?”

    “现在两国关系好,我认为还是可以的!”李平安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我一会儿再到红星扎钢厂娄董事那里跟他说说这件事情,大家一起努力,肯定会将这种炼钢技术弄到手的!”

    建国初期。

    国内炼钢技术落后、设备奇缺,每年的钢铁产量只有十几万吨,连世界钢铁总产量的百分之一都不到,确实是郭嘉的一项短板。

    既然李平安知道了苏国的炼钢新技术他就不可能放弃,总是要想办法得到的。

    “你说的很有道理,尽人事听天命吧!”院长说道:“我会将这件事情向上级汇报的!”

    “多谢!”李平安微笑着说道。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

    趁着还没有到上班时间。

    李平安骑着自行车又去了娄家。

    正好。

    娄振华还没有去上班,见李平安急匆匆的过来,急忙问道:“平安,你这么急着过来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吗?”

    李平安将侯大从苏国发来的电报内容以及自己的想法都和娄振华说了,又道:“我已经将这件事情和我们院长说过,想让他往上面反应反应,不过不保证苏国一定会交换技术,你们这边也想想办法吧!”

    “我立即去和钢铁厂那边联系一下,让石景山钢铁厂的同志也想想办法!”娄振华说道:“我们会一起将这件事情通报给工业部的,既然是炼钢新技术,既然比老办法效率高出很多,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将这种技术弄过来的!”

    马上就要到上班时间。

    李平安也没在娄家多待。

    起身离开。

    等到了医院发现时间刚刚好。

    他刚到医生办公室就到上班时间了。

    吴泽这组人到手术室做手术。

    他们正好和李平安打了个照面。

    “院长看重就能为所欲为什么时候想来就什么时候来?”王春燕小声嘀咕道。

    虽然是小声,但李平安离的这么近不可能听不到。

    他冷哼一声说道:“你还真说对了,院长看重的话真的能为所欲为,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你。”王春燕想要说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春燕.。”吴泽叫了一声,拉着自己妻子离开。

    李平安又不是天天都来这么晚,可能是今天有事情偶尔来晚一回,真的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和人家争吵。

    李平安下午也是有手术的。

    他和小露等人又商量了手术方案,带着几人离开了。

    下午就做了一台开腹手术,不过却在手术室待两个多小时,术后治疗的事情都是小露等人在做,李平安只要确定方案就行。

    做完手术以后李平安就去医生办公室了。

    吴泽那组人也在那里。

    王春燕看着李平安小声向丈夫问道:“李平安这组人下午也是一台手术吗?”

    吴泽说道:“应该是的!”

    王春燕说道:“要是平时,李平安是不会只上这一台手术的,即便是没有安排也可能会将明天的手术挪到下午来做,今天怎么有点儿反常啊!”

    突然。

    她又将声音压低了一些说道:“刚才我到病房给患者进行术后治疗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有个护士说自己看见李平安从院长办公室出来了,那个时候距离上班时间还早呢,你说,会不会是院长交给李平安什么任务了?”

    吴泽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我哪里知道这些,不过,院长很看重李平安,对他另眼相待却是真的!”

    王春燕沉默了。

    这家伙想多了。

    她认为李平安过来上班的时候对她说的那句话是意有所指。

    难道院长给他什么承诺了。

    冉倩之后就让他当科室主任?

    王春燕再次看了李平安一眼。

    很是忌惮。

    下班以后。

    李平安和秦淮茹刚刚走出医院大门就碰到娄振华了。

    娄振华似乎是在大门口等他们。

    见两人过来立即迎了上去说道:“平安,我和杨厂长还有钢铁厂的李工找你有事儿商量,你和我一起过去吧!”

    “这。”李平安犹豫着说道:“娄董事,要不我先将我妻子送回家吃饭吧,之后我再来找你们!”

    “一起吧!”娄振华说道:“我们在你们医院附近一家饭馆定了位置,咱们一起过去吧,李工想问你苏国炼钢新技术的事情,我和杨厂长作陪!”

    李平安答应了。

    他和秦淮茹跟着娄振华的汽车去了附近一家饭店。

    只是。

    他们都不知道的是。

    王春燕一直跟着李平安,目送着他出了医院大门,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夫妻两个跟着娄振华的汽车走了。

    王春燕酸了。

    她依旧是以为李平安是去出诊。

    依旧是开着汽车的患者家属找的他。

    “李平安这小子行啊!”王春燕心中想道:“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蒙骗了人家,让人家如此的信任他!”

    到了六院附近的一家饭馆。

    李平安发现杨厂长和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已经在包间里等着了。

    娄振华正式做了介绍。

    李平安和杨厂长见过面。

    那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就是钢铁厂的总工程师李工。

    李公可没有心思吃饭。

    李平安一过来就拉着他询问氧气顶吹新技术的事情。

    李平安一五一十的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和李公说了。

    大致的内容就是侯大从苏国发来的电报。

    电报里提到了这种新的炼钢技术。

    之后。

    李平安很谦虚的说道:“炼钢技术我也不是太懂,我只是听我的一个朋友说起而已!”

    李公听的很认真,最后才开口说道:“这种技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必须要上报给工业部,让相关人员跟他们进行交涉!”

    该说的都说了。

    饭菜上来的时候李平安只顾着吃饭,偶尔给秦淮茹夹一点儿菜。

    娄振华、杨厂长和李公三人在一旁商量着怎么和苏国人交涉能弄到新技术的问题,李平安并没有参与。

    吃完饭他就带着秦淮茹离开到四合院儿和徐氏说了他们已经吃过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