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道封灵
繁体版

第三十章 陛见

    顾恒在院中等待片刻后,确定不会有高修为大佬再来,紧绷的心神终于松懈,转身向外走去。

    刚出醉春楼,便看到前方有三人走来,应该是被醉春楼周边围观的众人吸引而来,好巧不巧,三人视线都转向顾恒这边,然后视线相交,方婷、方小虎姐弟脸上露出震惊,云珂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顾恒怎么看这笑容都有些冷,身体一僵。

    顾恒此时极度渴望道家神通和光同尘。

    转念一想,自己又没做什么,有什么好紧张的,随即神情自若的朝着三人走去。

    “顾大人好雅兴,大白天就逛青楼。”语气带有两分调侃,三分疏离,四分冷意,五分质问。

    顾恒连忙解释道:“我是跟修明远来这里查案的。”

    云珂目光在四周转了一圈,脸上笑意更胜:“那修明远呢?”

    顾恒道:“他受伤了,应该是被监天司的人带走了。”

    听到受伤二字,云珂面色稍霁,上下打量了一番顾恒,确认他还是囫囵的样子,没受什么伤。

    故作惊讶状道:“与你一起查案的修明远受伤离开,你却完好无损,顾大人修为愈发高深了。”见周围也没监天司人员,加了句:“监天司真是个明事理的地方。”

    顾恒被这一番言语堵得很是憋屈,只能无奈解释道:“醉春楼那沈心奴是妖族炼神,还是什么万仙盟的一名首领,修明远没有眼力劲儿冲撞了她,被修理了。刚才监天司司主驾临此处,与沈心奴对了一招,沈心奴便趁机脱身了。”

    寥寥几句,事情很是简单清楚,可是云珂从中听出了惊险,收敛起调笑,正色道:“这次的案件牵扯如此大,你还要继续参与吗?”

    顾恒沉默片刻,说道:“这个案子应该已经结束了,或者说已经不被允许在往下查了。”

    只见远处有一宫人朝着顾恒他们快速走来,顾恒道:“结案的人来了。”

    等那宫人行至身前,顾恒道:“公公此为何来?”

    “顾大人,宣平侯府通魔案监天司已经提交了结案,顾大人于此次监察督办中厥功甚伟,陛下宣您觐见。”那宫人客气道。

    “现在吗?”顾恒问。

    “请顾大人现在就随奴婢进宫,可不敢让陛下久等。”宫人连忙道。

    顾恒转头对云珂三人点头示意,笑道:“陛下应该不会留我吃饭,记得给我留饭。”

    宫人身体一抖,赶忙低下头,装作没听见。

    顾恒跟着宫人走上朱雀大街,前方就是大楚皇宫。

    作为郢城最大的一条主道,朱雀大街从东城门一直到皇宫,街上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

    “公公可知监天司是如何结案的,在下还未与此次办案人员对接,恐待会儿一问三不知冲撞了陛下,如若方便,还烦请告知一下。”顾恒对着宫人拱手问道。

    宫人连忙拱手回礼:“顾大人客气了,这也不是甚机密要事,宣平侯二十年前审了一桩谋逆案,逆贼卫光明被判斩立决,全家流放,其有一子卫凌成假死脱身,隐姓埋名于郢城二十载,近日找到机会陷宣平侯通魔,并联合监天司段殷屠宣平侯满门,欲将案子办成铁案,段殷畏罪自尽,卫凌成也因抵抗抓捕被击毙。”

    顾恒神色莫名,这是真相吗?或许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听到的真相,可是对于死去的人这又是何其残忍。

    顾恒自认还不具备纠正这一切的勇气及能力,只剩沉默。

    两人行至宫门口,皇宫高大且威严,各处金甲宫卫如石雕般肃立。

    不多时,宫门缓缓开启,一名秉笔太监脚步轻快走来,也没通名,对着顾恒轻声道:“顾大人请往文华殿觐见。”

    顾恒对着刚才宣召的宫人点头后便跟着这名秉笔太监入了宫门。

    “嘭!”

    身后宫门关闭,也隔绝了阳光,四周变得安静,只剩两人前行的脚步声,皇宫内铺路的石砖是一种名为震金石的天地宝材,任何轻微的接触都会发出声音。

    文华殿门口,带路的秉笔太监告辞离开。

    顾恒深吸口气,对着门内躬身道:“草民顾恒,见过陛下。”

    一名年长太监将殿门打开。

    看穿着,这名老太监便是太监总管,一脸的平和慈祥,让人不自觉的心生亲近之意,顾恒对他点头示意,跟着他进入殿内。

    楚天子身着常服靠坐殿内,一道帘子将视线隔开,顾恒只能大概看到天子正在看书,看不清面容,但那强大的威严压迫使顾恒低下了头,不敢直视。

    见顾恒进殿,楚天子放下书,直视顾恒:“朕赐你监察御史一职,监督办理宣平侯通魔案,何故自称草民。”停顿片刻,继续道:“你心中有气?”

    此问一出,殿内瞬间变得有些森冷,站在一旁的太监总管眼皮一跳。

    诛心之言莫过于此了,怎敢对天子有气。

    当今天子,顺继六合天子之位,内压宗门,外逐异族,中央玄明地黄旗所立之地,神鬼难犯。

    这个顾恒,有些不知死活了。心中腹诽,面上毫无表情变化。

    沉默半响。

    顾恒躬身道:“草民少学、少识而缺智,愧对陛下信赖,自任监察御史一职以来,一日不敢懈怠,唯望查清真相,然今日陛下遣使来召,我方知此案竟已结。草民深知德不配位,现向陛下辞交监察御史一职。”话毕,躬身拜下,久久没有起身。

    文华殿亦是久久沉默,楚天子静静看着顾恒,顾恒也一直躬身,像是一场无形的对抗。

    旁边的太监总管眼皮直跳,把头深深低下,只恨今日为何是他值守。

    良久。

    “顾恒,你真的很大胆。”天子的语气很轻,听之却异常冰冷。

    “起身吧,既然不愿为大楚效力,那你便出宫去吧。”天子转身不再看他。

    顾恒起身,朗声道:“草民生在大楚,当为楚民,但有所召,必为大楚效死。”

    “你效命的是楚民还是朕?”

    好吧,又是诛心之问,简直何苦来哉。

    “陛下乃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效忠楚民与效忠陛下并无区别,君臣民一心,必能开大楚万世基业。”

    楚帝笑了笑:“竟不知你也是个巧言善辩之人。”

    “君臣民一心?”楚帝笑容收敛,脸色一冷,淡淡道:“你可知现今天下有多少位炼神修士?你可知天下炼神修士有多少位真正站在楚国这边?”

    不待顾恒回答,楚帝便已开口说道:“现今楚境存世一百三十六位炼神修士,为大楚做事的有四十七名。”

    顾恒一时默然。

    楚国九州三十六郡,治下人口何止亿兆,居然只有一百三十六名炼神修士,其中大半要么隐世不出,要么包藏祸心,而为楚国做事的四十七名是不是一心为公也不可知。

    难怪顾恒说出君臣民一心楚帝会瞬间变了脸色。

    炼神修士能为自不必说,如果全力出手,将造成何种恐怖的破坏。

    顾恒有些理解楚帝的高压政策了。

    可是理解不代表认同,收于剑鞘之中的利剑和一直悬于头顶的利剑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虽然都能伤人,前者更多的是一种威慑,而后者就显得暴虐不讲理了。

    监天大阵每时每刻都在运转,楚国所有的一切都在大阵的注视下无所遁形,不知道何时何地因为做错事就会被阵法灭杀。

    修为越是高深,越是只能活的小心翼翼。

    修行世界,超凡之力本应给这个世界带来无数便利,顾恒一路走来却很少看到这些便利,大多人都只知超凡而未见超凡。

    “陛下辛苦。”

    能够修行之人,谁不是心高气傲,顾恒想了半晌,对于如何处理超凡也没有任何头绪,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顾恒自觉并不是一个聪明的,最后只能道一句辛苦。

    “辛苦?”楚帝眼中复杂神色一闪而逝。

    “你欲为佞幸之臣否?”楚帝语气颇冷。

    “草民惶恐,一切皆是心中本意,陛下慧眼如炬,自然能够看出哪些是真哪些虚假。”顾恒回道。

    “行了,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听着太假。”楚帝摆摆手,随后又接了句:“你对现今天下怎么看。”

    顾恒的心又提了起来,皇帝陛下难道不是应该操劳于国事,为何如此闲,他一个普通小民,地方没去过多少,人未识得几个,天下二字离他太远。

    只能挑一些溢美之词讲一下:“当今天下国泰民安,普通百姓安居乐业,修士得享逍遥……”

    “好了,朕说了这些话不必讲。”楚帝打断道。

    “天下炼神修士大多都恨不得杀了朕,你认为他们是对是错。”楚帝又问。

    “草民还在打磨根基,不想过快晋入炼神,不太能体会炼神修士的感受。”

    旁边的太监总管嘴角抽搐,人言否,好大的口气,说的好像突破至炼神如喝水一样简单似的。

    楚帝笑呵呵道:“大楚有你这样的天骄,国之幸事,如何能不赏,今封你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赐紫衣一件。”

    只见楚帝起身朝里走去:“朕乏了,你且出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