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人生之旅
繁体版

第四一一章 市场潜力

    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和国内相比,就像工业流水线和小作坊一般,国内想要追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毕竟,国内的电影产业发展,因为近代战争的原因,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基本上是停滞状态的。

    不仅有电影理念的原因,还有资金和技术的原因。

    从市场潜力来对比,美丽国和国内的电影市场潜力,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只不过一个是开发完善的,一个还处于初级阶段,是全球最大的潜力新兴市场。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国内加入TO,文化产业也开始得到重视。

    但是,想要一步到位,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的发展。

    不过,随着《英雄》的大卖,也让一些国内的导演,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这也是一个好的现象,只要有进步,就是好的。

    而且,香江的电影人,却是开始注意和重视国内的电影市场。

    只不过,对于香江的电影人,除了一小部分以外,元卫东还是很看不起他们的。

    毕竟,香江的电影人,是哪里的市场好,他们就往哪里看,他们就像随草而居的牧民一般。

    甚至,在前世的时候,香江的电影人,他们很多人的想法根本就不是想把国内的电影市场做大,而是使劲的捞钱。

    好比一个题材的电影火了,就蜂拥而上,结果呢,拍出来的电影,尽是些烂片。

    就像《卧虎藏龙》和《英雄》带火了古装电影,香江的电影人就开始拍摄古装大片。

    然而,香江的电影热度根本就不懂历史,拍摄出来的影片,就根本烂仔抢地盘一样,说是古装片,其实就是一部黑帮电影。

    而这样的电影,也是香江电影人最擅长的电影,后来他们更是不断的拍摄这样的电影来捞钱。

    这也是文化造成的原因,再加上他们看不起国内的电影人,以为自己很牛逼,等到国内市场发展起来了,大好的市场却把握不住。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融入国内的电影事业,始终抱着自己那个小圈子。

    就那香江金像奖来说,本来是有机会发展成为大中华地区最具盛名的一个电影奖项。

    可惜,那些守旧的人,怀着抱残守缺的不良用心,将好好的一个电影奖项整成了三流。

    现在国内的电影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香江电影人北上后,他们拍摄的电影,确实也是一段时间里面最有号召力的电影,最能取得票房的影片。

    不过,国内的电影人和影片,肯定是不可能停滞不前的,也是在不断的进步的。

    从06年开始,国内的电影人也出现了不少有水平的导演和制片公司,这个时候,香江的电影和电影人,他们还处于优势地位。

    这个时候国家也给了很多政策,使得在这段时间里面,大部分电影都是以香江电影人为主,国内的电影人为辅。

    转机就出现在08年,网络上出现香江青年一代电影人的丑闻,直接就将香江电影人的中坚力量给打断,后来撑起香江电影的都是些老骨头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内地的电影人,也确实开始不断崛起,也让内地的制片公司知道,能够带来票房号召力,不光是演员,还有电影的质量。

    不断涌现出的内地青年演员,一样可以带来巨大的号召力。

    从此,国内的电影人,也开始崛起,在国内的影视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国内的影迷,还有制片公司,也不再迷信什么香江的明星的号召力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元卫东前世的国内电影业发展的大致趋势。

    现在国内的电影业,只能说因为《英雄》的大卖,让很多电影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国内巨大的电影市场潜力,看到了这里是一个新兴的电影市场。

    …………………………………

    《英雄》的庆功会上,元卫东也和包括陈诗人这些老同学聊了聊对于国内电影市场的看法。

    只不过,除了一小部分人以外,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文艺片电影才是国内电影产业的主流。

    这个想法,在现阶段很短的时间里面,也没有什么不对的,毕竟,之前国内的电影产业就是文艺片电影是主流。

    特别是那些第六代的导演,他们更是对商业片电影不屑一顾,不知道是真实的想法,还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待在一个舒适的区域。

    前世国内的电影市场发展起来的时候,第六代导演就是不断在媒体上呼吁给文艺片电影留下发展的空间,还想让国内学习欧洲建立文艺片院线。

    他们拍摄出彩的电影,也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式,拍摄出来的电影的风格,永远都没有变化。

    媒体上的那些呼吁,根本就没有人愿意理会他们,市场化的电影市场,根本就不可能为了没有票房的电影去建立什么院线,大家也不是傻子。

    而且,国内的电影市场也不完善,根本就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怎么可能为了没有人看的电影去建立什么院线。

    由此可以看出,第六代导演,他们不是不想拍摄商业片,而是他们的电影思维已经固化,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拍摄商业片,从他们拍摄的电影风格千篇一律就一目了然了。

    国家没什么想要改革影视行业,还不是为了可以追赶上国际电影发展的水平。

    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需要守住文化阵线,不能像其它的电影市场一般,沦为好莱坞电影的票房收割地。

    虽然发展的过程中波折不断,有很多次让国内的电影人都绝望和失去信心了。

    但是,最终国内的电影人,还是守住了,和好莱坞的电影一度平分秋色,甚至有时候还超出。

    这都是国内新一贷电影人的为国内的电影产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都是有理想的新一代电影人。

    从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起来后,新一代的电影人,他们接触到的主流电影就是商业片,他们也更愿意拍摄主流商业片电影。

    后来国内电影市场出现一批优质电影,基本上都是新一代电影人的贡献。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