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你比我强,这是不正确的

    徐侍讲的慷慨陈词已经写好呈到御前好几天了,虽然徐有贞不情不愿,但他也不是死脑筋的人。

    不是在困难中沉默,就是在困难中爆发!

    徐侍讲显然是爆不起来的,那就只能沉默的服从了。

    然而,特意下了圣旨,严格要求的皇帝朱祁钰,却从没打开看过一眼。

    这样的态度可是急坏了朝野内外的一干大臣。

    他们听说,皇帝陛下终于要写一封家信和上皇联系,顿时就支棱起来了!

    有希望了!

    只要他们愿意联系,迎回上皇就指日可待了!

    胆子大些的,甚至都开始上书,讨论迎回叫门的典礼仪式该如何安排了!

    对于这些人的奏疏,朱祁钰只能暗笑,他们也太天真了!

    接那个废物回来?

    怎么可能?

    莫不说,现在朝廷上还有不少大臣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是支持他这个现任皇帝的。

    就算到时候,局势演变到不得不为的时候,他也会利用皇权再拖一段时间。

    你朱祁镇是谁?

    是败军之将!

    是大明的罪人!

    你凭什么想什么时候回来,朝廷就要答应?

    你以为,你还有这样的权利吗?

    书信是要送的,但不是现在。

    小阿贵怎么说的?

    也先不是要到三月大举内侵吗?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总要拖到差不多的时间,才能让大英雄杨善尝一尝边关的风沙和炮弹。

    出皇城,沿着东长安街一直走,一座中等规模的建筑,原本是鸿胪寺的驻地,正统七年,堡宗大手一挥,便做了一个改扩建工程,现在,这里正是大明一个炙手可热的部门的所在地。

    翰林院。

    到了正统年间,大明官场已经形成定制,凡是想当官的人,无进士,不翰林,无翰林,不内阁。

    也就是说,翰林院已经成为了科举佼佼者们踏入内阁的一个跳板,自此之后,官员想要入阁,那就必须经由翰林院。

    像杨士奇那种,既没有参加过科举,更没有在翰林院里供职的人,想要通过皇帝一个人的赏识就掌握朝廷大权的好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科举名次不同,进入翰林院时候的官职也是不同的。

    状元郎一般会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而榜眼和探花则比状元略低一些。

    会被直接安排为翰林院编修。

    一个状元,还是新科状元,一入翰林,就直接担任修撰,这是多少学子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好运气。

    接下来,只要再挨几年,他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出翰林,在六部担任实职官员。

    这就算是正式踏入仕途了!

    多年的苦读,终于得到了回报!

    那么,当了一年翰林就火线进入内阁的人,他的运气又要怎么算?

    岂不是好运爆棚,就连财神爷都要来拜一拜他?

    这个幸运儿是谁?

    当然是我们的彭时,彭修撰了!

    别人中进士之后能当两年修撰,都已经算是很幸运了,每天办公都充满了力量。

    像打了鸡血一样。

    但彭时不同。

    彭修撰现在已经……

    枯萎了。

    他凋谢了。

    如果没有火线入内阁,他也不会有所谓,他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大大咧咧的人。

    很多事情,他都特别想得开。

    可现在,彭时确实想不开了。

    从内阁退货,他也算是开创历史了!

    朱祁钰的一个骚操作,现在已经让彭时成为了翰林院里的笑柄,就算是没有人笑他,他也觉得脸上无光。

    每天都打不起精神。

    只想睡大觉。

    有人懒散,就有人勤快。

    翰林院其实就是个大型的书院,这里的修撰和编修可以同时有好几位。

    碰到年景好的时候,比如,堡宗做皇帝的那几年,他也没那么多的讲究。

    但凡是中了甲等进士的人,他都愿意敞开怀抱。

    虽说是胸襟宽广,但是,堡宗选人那也是有自己的标准的,学识如何,办事能力怎样,他并不在乎。

    他在乎的,只是人长得帅不帅。

    堡宗出生于京师,长在京师,从他这一代开始,大明的皇帝算是彻底脱离了南京应天府的成长环境。

    是完全在北京出生长大的一代人。

    在堡宗的印象当中,只有那种面皮白净,浓眉大眼,身材高大的,那才是正统的帅哥。

    简而言之,就是北方型。

    于是,当新科进士的名单发出的时候,他就特别叮嘱吏部,从这些甲等进士当中,选择十人左右,直接送到翰林院,作为内阁的后备力量。

    要求,只有一个。

    那就是要眉眼舒展,长相周正,最重要的一点,还要是北方人!

    北方人是前提,长相是选人的条件。

    那个时候,彭时是新科状元,就算他不是北方人,也无法把他踢出翰林待诏的范畴。

    但是,剩下的一些人就有可操作的余地了。

    其中,甚至有浑水摸鱼的存在。

    “纯道兄,何必如此沮丧,依我看,陛下不过是略施小惩,等到消气了,必定会再次让你入阁的。”

    “毕竟,那件事你也有错。”来劝解彭时的年轻人,生的一张美颜俊秀的脸。

    身量高大,声音也洪亮,正是来自四川眉州的万安。

    他和彭时一样,都是正统十三年的进士,既然是同期,叫门当初不是说的很明白了,那一年,想进翰林院,要么就是前三名,要么就是北方人。

    万安一个四川人,是怎么混进来的?

    诶!

    要不说,循吉兄就是有本事呢!

    别人一看皇帝陛下只要北方人,再看看自己的籍贯,也就知难而退了。

    但是,循吉兄不是一般人。

    皇帝陛下只想让北方人进翰林院?

    那简单啊!

    我装成北方人不就可以了吗?

    再加上,万安本就生的高大,人又是五官舒展开阔的类型,确实和北方人有几分相似,竟然还真的就让他蒙混过关了!

    这也可以看出,后世他即便是被人指着鼻子骂棉花糖也仍然可以笑脸相对,不动不摇。

    脸皮厚又善钻营,自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成化年间的人自然都知道万阁老的可怕之处,躲都来不及,然而,现在的彭时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和彭时一样,万安的事业也刚刚起步,而在他看来,彭时已经比他幸运百倍。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