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逆子
繁体版

第60章 统统抓起来

    听见儿子来了,刘彻立刻停止了骂人说脏话。

    不过,他的整个人看上去还是很暴躁:“据,朕令你参加大朝会,便是要让你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这天底下的事情,绝非你想象的那般简单。

    你说想要为我大汉筹建一座医馆,选调一部分太学生去学医,怎么样?你看到那些个大臣们的脸色了吗?真以为他们不知道医馆的好处?

    呵!

    就算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又能如何?看看那些人的嘴脸,呵!就差指着朕的鼻子痛斥,说朕穷兵黩武,堪比那殷商纣王,暴秦胡亥也……”

    刘彻骂,刘据听,转眼间便是一盏茶工夫。

    刘彻终于骂累了。

    他一屁股坐下来,箕坐于绣榻之上,端起一爵酒,却又忘了喝,只是望着大殿门口的那一抹光亮怔怔出神,整个人看上去就十分的颓丧。

    这便是汉武大帝真实的一面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刘据的一颗心,突然就软了一下。

    他规规矩矩的跪坐案几一侧,提起酒壶,给刘彻的爵中添了一点酒:“阿父,饮酒,消消气。”

    刘彻叹一口气,目光转向太子刘据。

    他伸出一只蒲扇大手,轻轻抚摩几下儿子的发髻,将手中酒爵放回到案几之上,柔声说道:“据儿,你的想法很好,能为我大汉江山社稷和百姓疾苦着想,朕心甚慰。”

    “怎奈……等打完这一仗,朕便帮你,如何?”

    刘据抓住暴躁老父亲的大手,试探着折了几下又粗又硬的指头,自然纹丝不动。

    他咧嘴笑道:“不就是一座大汉医馆么?阿父放心,不用朝廷一分钱,我也能办成此事!”

    “而且。”

    他‘呼’的站起身来,使劲拍几下自己的小胸膛,十分豪迈的说道:“我不仅要修医馆,培养成千上万名医者,还要帮阿父重建一座天下无双的长安城!”

    刘彻:“呃、那你可以滚了。”

    “朕最恨你这种好大喜功、好高骛远、爱吹牛、摆排场、奢华无度的人…滚!”

    “……”

    早在一个多月前,一万多太学生入长安,刘彻亲率文武百官去了一趟太学,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学典礼’,引发一时之轰动。

    一万名太学生!

    免学费,免食宿,免除其徭役、赋税,免除一切学杂费……零零总总的算下来,仅此一项,朝廷每年便须支付一大笔惊人的钱粮。

    有人私下议论,说皇帝此举甚为不妥,好大喜功,奢华无度,无异于给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雪上加霜,迟早会酿成大祸。

    甚至,就连‘太学五老’这样的老学究,对太学扩招之事也颇有微词。

    他们很认真的教诲太子刘据,说等到他以后登基做了皇帝,一定不能像他的父亲那样穷兵黩武,耗费太多的国力和民力。

    刘据口头答应,心下却很明白。

    暴躁老父亲这一笔生意,做得太值当,太划算了,那些个老读书人哪里看得明白,一万名太学生,不仅让刘彻收获了一大笔‘声望值’,还为汉帝国一次性解决了地方官吏缺口太大的问题。

    尤其让刘据佩服的一点,却还是刘彻的经济头脑……呃,准确来说,这件事情是太子太傅石庆和大农令丞桑弘扬的手段。

    要知道,这一批太学生,哪一個不是家底殷实之家?

    察举制下,家里没有几千亩、几万亩乃至十几万亩良田,没有足够的人丁和钱粮,能供养起一大群耕读传家的‘良家子’?

    这一万人的学杂费算什么,不过一些毛毛雨罢了。

    可是,当这一万名太学生入了长安城,他们背后的那些家族,可不就成了韭菜,成了汉帝国的养分,家中财资可不就能被源源不断的吸纳进入长安城?

    这还不算商业繁荣后,所带来的财富。

    要知道在汉帝国,不,在整座天下,除了卖官鬻爵、割人头税和铁盐官营几样,教育,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敛财手段啊。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啧,刘大胡子果然好算计!

    当然,这一切,跟他这位大汉逆子暂时没有什么关系。

    经过一番深入浅出的试探,眼下的刘据,修建‘大汉医馆’和改造长安城两件大事,其实已然得到了暴躁老父亲的默许。

    剩下的,便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曹襄表兄,别来无恙啊。”

    这一日大清早,刘据带着一百名羽林孤儿,六个糟老头子,三五个太子舍人,以及二三百名宫人宫女,嚣张跋扈,耀武扬威的来到平阳侯府。

    刚一进门,他便发出一阵大反派的狂笑:“哈哈哈,曹襄表兄,来来来,让表弟检查一下身体,看看表兄身体康复如何了。”

    曹襄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在樊离、张连等十几名纨绔恶少的‘拱卫’下,就十分的慵懒而得意。

    “据啊,你这家伙,是不是来给表兄还钱了?”曹襄起身,揽住刘据的肩膀,很认真的说一句,“据,谢谢你。”

    刘据十分嫌弃的推开曹襄,眼睛瞄着舞阳侯樊离等纨绔恶少,笑眯了眼:“诸位表兄表叔也在啊。”

    老刘家与不少开国功臣之间,都是亲戚关系,譬如舞阳侯樊离,可是刘据实打实的表兄,不过就是隔得有点远罢了。

    老一辈纨绔恶少们纷纷上前,规规矩矩的给太子殿下行礼,问好,态度极好。

    曹襄是他们的‘带头大哥’,主心骨,此番在太子殿下的帮助下,治好了平阳侯的疾病,这让他们既敬服又高兴,自然是打心眼里感激刘据。

    要知道,自打景皇帝开始,朝廷简拔重要了一大批法家门徒,像什么郅都、晁错、主父偃、庄严、张汤、庄青翟等‘大汉酷吏’,他们这些曾经的狗大户,日子其实很难过。

    动不动就来个‘家族消消乐’,谁都扛不住啊。

    可以说,他们这些纨绔恶少,早已沦落为张汤等人的‘经验宝宝’。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汉帝国不少官吏的官阶、爵位,其中的一大半功劳,便是各地诸侯王和曹襄、樊离、张连等列侯贡献的……

    不过,渐渐的,大家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了。

    太子殿下的目光……咋还就挺吓人的,干净清澈,人畜无害,直勾勾的盯着大家看,让他们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太子殿下,您这是……看什么呢?”舞阳侯樊离上前半步,瓮声瓮气的,试探着问了一句。

    “呃,没看什么,”刘据笑眯眯的敷衍一句,回头看向身后的淳于意,“淳于公,您看这些人中间,谁还患了水蛊之毒啊?”

    淳于意其实早就目光幽幽的在观察,听到刘据的话,老头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一划拉,淡淡道:“都有疾。”

    刘据点头,喝令一声:“来啊,将这些病人统统给孤抓起来,带回各自的府邸,封锁府邸,给他们治病。”

    “若遇抵抗,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