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和乐
繁体版

行医趣事(二)

    众人拥着三七和九卿进了村往村中的三七医馆去。

    原来当初三七救了她们,也在这里开了个“三七医馆”,地里种粮只要能保证每人能吃饱,剩下地则用来种药材,什么薄荷、连翘、地黄了,村中的妇人见的多了也能自己给自己配药治病,像简单的头昏用针放放指头的血再吃些薄荷提提神也就过去了,当然这些与三七隔三差五来给她们普及些药材知识以及生病的治疗方法是分不开的。现在又逢乱世,上位者忙着厮杀和占城池,亦或者称王称霸,再亦者苟延残喘,谁会在乎一个村子在与不在呢!因此这个村子也得以保存下来。

    “三七医馆”在整个村子中并不怎么起眼,它坐北朝南,三间屋子没有院子,外面架子里放的是需要晾晒的药材,再走十步便是房门,推开房门,右边是问诊处,摆放着桌椅板凳,桌上摆着笔墨纸砚外加脉枕。沿着桌椅板凳放置的是一排排的中药柜,在中药柜前面有一个柜台,用来抓药。这里依山傍水,风景清幽。

    三七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众人散去,医馆只剩下了九卿还有一个药童。那药童是三七三日前捡回来的,后被安置到了这里。现在那名药童在这里的工作是需要每天把医馆清扫干净,剩下钱的时间则用来看医书,把看书时产生的疑惑或者是书籍中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等三七来解惑。见众人散去,药童拿着《素问》小跑到三七面前先是把凳子用衣袖擦了又擦,扶三七坐下,泡好茶端到桌上,道:“师傅请用茶!”很是殷勤。三七端起茶喝了一口很是受用,忙向九卿招手道:“九卿妹妹也来尝尝。”那药童也是个懂眼色的,忙请九卿坐下,如法炮制。九卿坐下,有些紧张道:“这,这还有些不习惯,不习惯哈。”三七道:“九卿妹妹,今天我带你来这里原因有二,你初来乍到要先熟悉下生存的环境,然后再寻找息壤这是其一,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可以在医术方面给你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你在把脉、抓药、针灸方面有所小成。”九卿惊讶道:“我还可以学习这些?”三七道:“对,相信我,我会是个合格的师傅!——而且现在小右也是刚刚接触医术方面的知识,我可以一次性指导你们两个。”“小右?”“就是那个小药童啊!”九卿这才注意到被称作小右的药童,唇红齿白像是从画上走下来的,身穿湖绉锦袍,脚穿金履鞋。“这个小孩儿好贵气啊!”三七有几分得意,道:“这可是我家…”九卿听到“我家”二字有些疑惑:“嗯?”“哈哈哈,”三七打着哈哈,道:“…我,从马蹄下把他救下来的。”九卿听着三七的解释,翻着桌上的医术道:“你还有这样的本事啊?”“那是当然了。”提到这儿,三七来精神了,道:“九卿妹妹,明天开始,我教你轻功吧。还有那天你对钟老大的招势,虽然凌厉但却不连贯,我可以给你改进下让你下次使用起来更顺手。”九卿想反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找到息壤,而找不到息壤时还要穿梭不同的时空,有武力值傍身,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淡淡道了一声“好”!“那…”“你不是说是来为小药童的解惑的吗?”“对!”眼见三七还要说些什么,九卿赶紧打断,当前对她重要的是息壤,学习医术是顺便的。

    “师傅,书中黄帝与岐伯的对话是关于长寿的,我想知道人以前活的最长寿时多少年?”

    三七看着书中“…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的话语,道:“人长寿的期限取决于自己的认知……”九卿听着“曰”、“对曰”甚是无聊,便到外面去透气。她看到田埂上劳作的妇人有几分感慨,道:“新历时代什么时候可以这样啊?”

    耳边传来声音,原来是九号:“主人,只有您找到息壤新历时代才能恢复。”

    九卿欣喜道:“九儿可算是出现了。”

    九号道:“主人我一直在您身边,只是有些情况不便出现。”

    九卿语气讨好般问道:“九儿,你能不能告诉我,小桃怎么样了?”

    九号淡漠的道出真相:“主人,她已经去世了。”

    九卿似是不敢相信,又问:“怎么会?是谁?”

    九号道:“是她自己的选择,启动失却之阵需要主阵者的全部修为,阵法成功后她便油井灯枯归于自然了。”

    九卿听罢道:“所以是不是她自己没有她说的那样自私,她还是心向新历时代的?”

    九号道:“这个答案只有她自己清楚。——主人,我带来了新历时代最新的消息,硅基人内部发生了矛盾,现在无暇顾及他人,正好给人类留了喘息的时间,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时间,而且我打听到了息壤曾经在荆州出现过。”——“荆州?”

    “是的,”于是九号把知道的消息娓娓道来:“据说是因为当时关羽水淹七军,事后有神女路过撒下一把土壤,救下了沿岸的百姓。”

    九卿听到有消息,当下顾不上其他,道:“好,等我跟三七说一下,然后咱去荆州。”

    九号想到事情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如今再去可能是一场空,劝道:“主人啊,水淹七军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九卿霸道地打断九号的好,于她而言有消息便意味着希望多一分,道:“才一百年,万一害存在呢,那样我就可以回去了!再说即使没有我们也是排除掉了一个错误答案,再想别的办法就是了。”

    九号听了九卿的话感觉有些道理,便同意了。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惊慌失措的呼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