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年代,村花携夫逆袭了
繁体版

农家女初识市场 丽文姐慷慨帮忙

    杨柳月逛着逛着,太阳差不多到了头顶了。她也没带帽子。农村人是舍不得买草帽什么的。大部分人就是光着脑袋干活。也有怕晒的,顶块头布就算讲究的了。她平时也没有戴帽子的习惯,每天就头顶太阳做事。

    市场里买货的人,男人带着雪白的草帽,女人带着花花布帽。因为炎热,他们不时取下帽子煽几下风。那些摊主,摇着一把大蒲扇,慢悠悠的东摇一下西摇一下。眼睛被马路反射的强光照的咪咪的,好像要睡觉了。

    只要有人靠近摊位,看向自己的货物,他们马上睁大眼睛,生怕走掉任何一位顾客。

    骑了三十多公里的车,又逛了这么久的市场。杨柳月有点饿,也有点渴了。她已经被晒得满头大汗了,要赶紧去找宋春花了。

    她抬头搜寻市场管理处,发现就在五十米开外。

    她骑了车过去。到了那,把车停在一个角落,把后座上一个纸盒子解下来用布袋子袋好,提着进去。管理处就在拐弯的地方。她推开门进去,里面只有宋春花一个人背对这边在抹桌子。

    “春花。”杨柳月好开心地喊了声。

    “柳月姐。”宋春花丢下抹布,跑过来抱着一身汗臭的杨柳月。

    “终于把你给盼来了,这里的工作人员下班吃饭去了,我抹了桌子带你吃饭去。”宋春花松开杨柳月,迅速抹完了桌子。

    “这是我带过来送给丽文姐的鸡蛋。”她提着袋子放在一个凳子上说。

    姐妹俩有说有笑地朝食堂走去。

    宋春花让杨柳月慢慢走着等她,她自己拿了两个盆子朝打饭窗口走去。杨柳月隔着几米远就看到放盆子的地方有筷子,过去拿了两双筷子,在自来水龙头处冲了几下。

    有自来水真是方便,打开龙头就有水用。两分钟的时间,宋春花就把两人的饭菜打过来了。

    饭菜都在一个盆子里,饭粒很白很软,比家里的糙米好吃多了。

    家里的米是水磨碾出来的,煮出饭来黄黄的,吃起来涩涩的,这个米是传说中的“机器米”,不但好看,闻起来挺香的。

    她想到了自己的前世,天天都是吃的这个米。当年每天吃,也不觉得好吃。她重生以来一直吃的是糙米,第一次吃这样的米饭,觉得无比好吃。

    “想什么呢?”宋春花见她看着饭出神,以为是她打少了饭。

    “在这里,饭管饱的。”

    杨柳月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我知道饭管饱,我吃了这些就够了。”

    吃过饭,宋春花到管理处取了鸡蛋,带着杨柳月去她的住处。

    宋春花的宿舍很小,是红砖砌成的,开了一个床,就只有一个窄窄的过道了。虽然房间不大,比起杨柳月家里的房子还是强多了。

    她把换洗的衣服放在床头。两个人说了会话,就做午睡。

    做完午睡,宋春花对杨柳月说:“你下午骑了车到处看看吧,我晚上带你去丽文姐家。”

    杨柳月知道春花下午还要去市场打扫卫生,就一个人出去转悠。

    城里的房子都是红砖砌的两层或三层的楼房,有些粉了白粉,大部分都没有粉刷。

    街上人力三轮车有的载了人,车夫快速奔跑。

    有的是空车,停在各个地方,拉车的人坐在车把手上,看着走过的人,不时问一句;“坐车不?”

    大部分人都是摇摇头,或者表情麻木的不置可否。有那一两个客人要坐车的,他们叫上同伴,一人拉一个客人,高兴地拉着车,尘土飞扬跑远了。

    一路上,杨柳月看到有电影院,自来水厂,副食品厂。还看到了几个大一点的店面,上面分别写着:新华美二店,新华美五店,新华美八店。看来这样的店应该至少有八家。

    这个世界的城市,虽然比她前世的城市简陋太多,但是她看得出神。一路走走停停,半天过去了,也就走了两条主街道,小巷子里也没有去。太阳已经偏西,她要往回走了。

    等下还有最重要的事情要办。吃过了饭,宋春花带了杨柳月去杨丽文家。宋春花的姐夫出去了,杨柳月以前没有见过杨丽文的老公。来之前还有些忐忑,怕丽文姐的老公嫌她打扰。现在姐夫不在家,杨柳月就大方些。

    “你就是柳月妹子啊,长得真俊。”杨丽文看到家乡来了人,很开心。

    “姐,我家里穷,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她把鸡蛋递给杨丽文,有点不好意思。

    “来就来是的,还送什么东西咯。不过,鸡蛋可是好东西。”她招呼两人坐下,递上了茶。

    “春花说了,你想来卖梨,是吧?”

    杨柳月点头说:“姐,你也知道,乡下人都穷,吃不起水果。今年梨子丰收了,就想着弄到县城来卖。”

    “你来就是,到时就摆在那个岗亭那里。”杨丽文满口答应。

    杨柳月早就看中了那个地方,那里在整个市场的中间,来往的人都要经过那里。自己把梨子放那里卖,肯定生意好。

    杨丽文也是苦出身,她对农村的疾苦感受很深。杨柳月把她的弟媳感化成了一个勤劳的人,心里很感激她。这个忙她是一定要帮的。

    杨柳月走的时候,杨丽文给了杨柳月一袋大白兔糖回去给孩子们吃。

    这个糖是上海出的,可真是好东西,农村人看都没看见过。

    杨柳月送了二十个鸡蛋,杨丽文是不会占她的便宜的。

    晚上,杨柳月不敢去逛街的。在市场管理处与城南市场的中间,有一个梯级通到河里,方便人们打水,洗衣服。杨柳月和宋春花就带了蒲扇,到这些台阶上坐坐。

    因为这里是管理处的缘故,晚上都亮着电灯。

    杨柳月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在县城看到电灯。

    姐妹俩都很兴奋,看着近处波光粼粼,水波荡漾,岸边的房屋倒映在水中,两人调皮地互相浇起了水玩着。被电灯照射的水珠如七色珍珠,晶莹剔透,一颗颗撒在水面,消失不见。

    玩累了,她们就静静地坐着,看远处萤火点点。

    “要是农村也用上了电,到处灯火通明,该多好啊。”宋春花说。

    “快了,你等着吧。”

    多美的夜景,那个古人说:江枫如火对愁眠。愁个鬼啊,高兴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