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遗产,这个导演不差钱
繁体版

第46章 嘿嘿,要一炮而红喽

    红姐思来想去,拨通内线电话。

    不多时,一个年轻人走进办公室。

    这年轻人名叫小王,长相不算差,办事却糊里糊涂,能留在工作室的唯一原因是——

    “你确定观导正在筹备下一部剧?”

    小王拍胸脯保证:“观导已经整理好剧本,在文化局备过案,我亲耳听到舅舅这么说,绝不可能有错。”

    小王是个舅舅党,他就主要管理文化局备案方面的事情。

    永远都能拿到各大剧本筹备进程的第一线消息。

    红姐也靠卡时间,为薛俊敏拿到很多好角色。

    “那为什么连个试镜邀请都没有?观导明明很喜欢演技派,难不成……”红姐闪过一丝不妙,“他想继续用从文华?”

    喜欢使用老演员是很多导演的通病。

    亲身调教出来的演员,当然比外来的演员用得更加顺手。

    红姐急得啃手指头,办公室的玻璃门推开,薛俊敏冒出头来。

    “我什么时候去试镜?”他边说边往里面走,“我刷了四遍《狩猎》,越来越觉得观导是个人才,他太会调教演员了!之前从文华演技虽然好,可没有这么好。”

    红姐沉默片刻,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拿出一份整理好的剧本。

    “其实郝良才导演同样发来邀请,他这部剧是为东京电影节特意打造,你先看眼剧本,再决定要不要出演。”她极力为郝良才说话,“郝导也是大导演,更曾经多次入围国内外各大电影节。”

    “只是从未获奖,”薛俊敏冷漠接话,他朝小王使个眼色,对方心领神会地退下。

    等办公室内只剩下他跟红姐,薛俊敏暴露真心话,“郝导不可能拿奖,他冲奖四五年,戛纳、柏林、金熊走了个遍,没有一次拿过奖,更没有出过任何影帝影后。”

    红姐无言以对,强行挽尊:“或许这回就能行,据说是特意为东京电影节定制的剧本哦。”

    “姐,败犬就是败犬,找再多借口也没有用。”

    私下相处时,薛俊敏评论得毫无留情。

    他是娱乐圈老人,对某些猫腻看得格外清楚。

    每次追逐奖项落空,郝良才就发通稿,扯国外电影节歧视华人,狠狠拉一波爱国人士的好感,给电影公映做宣传。

    实际上,80、90年代,国力不算强大,华人导演在国外照样哐哐拿奖,影帝影后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

    现在国力强盛,黑如诺贝尔都给颁发文学奖,那些电影节又怎么敢歧视华人导演?

    无非是实力不够,人家放水都放不过来。

    就跟国足一个道理。

    国际组委会疯狂修改章程,只为了能来国内举办世界杯,狠狠敛一波财。

    结果呢,国足连个屁都不敢放。

    主办方放再大的水,也水不过国足自己。

    红姐何尝看不透这些猫腻,她只是格外担心。

    “观导一直没消息,你这四五个月没开工,不能为个电影一直等下去,空窗期太长了。”

    “没事,就当是休假。”薛俊敏反过来安慰红姐,“”观导那边一直没消息,你这四五个月没开工了,不能为了个电影,一直等下去呀。”

    “就当是休假,”薛俊敏反过来安慰,“我来之前特意找人算了卦,师父说观导是我的贵人,一定能带我走上顶峰!”

    红姐欲哭无泪。

    你认定他是贵人没有用,贵人得回头看看你。

    别玩单相思,做舔狗的滋味不好受。

    红姐思来想去,又冒出个说得上话的人选,“要不要联系庄晓梦?观导上一部剧多亏她出手,两人的关系应该不错,如果她帮忙说情,或许能成功。”

    “姐,这么些年你还没看透庄晓梦?”薛俊敏摇头,“自那年被封杀后,她隔三差五提拔新人导演,又总在对方稍有起势后疏远。”

    “这是为什么?”

    “自卑又自傲。”薛俊敏对人性奇妙得很了解,“她只愿意做施恩的人,不愿意做被施恩的人。哪怕她提携对方肯定说过让对方回报,之后也绝不会张口讨要。”

    红姐不能理解这类性格,施恩不图回报,那么她图什么?

    薛俊敏也不清楚,他是个大俗人,做好事就得求回报,从来不做无目的性的行事。

    与他同样困惑,还有郝良才导演工作室的成员。

    “薛俊敏那边还是不同意,谁去告诉郝导这个消息?”

    收到拒绝消息的小李想甩包袱。

    其他成员不想接包袱,纷纷低头,装作手头工作很忙,键盘敲得噼里啪啦。

    有位好心的李姐提醒:“小李,别去打扰郝导,他在中戏碰壁,短时间内心情都不会太好。”

    “碰了什么壁?”小李八卦地凑过去,其他成员们也支棱起耳朵。

    “中戏跟燕影每年都会交流会,说是交流,就是双方炫耀。往年中戏都找郝导借奖杯,他是中戏的名誉教授,今年中戏没来借,郝导便打电话去问,中戏那边回复很克制,只可惜嘛……”

    小李瞬间想起点什么,“燕影今年出了戛纳大奖,他们应该借了那个吧?”

    “中戏宁肯不借奖杯,也不想丢人显眼。没有奖杯一回事,奖杯含金量不如对方是另外一回事,郝导自尊心受挫,正跟编剧老师在里面狂修剧本,这回是真下苦功夫了。”

    八卦这玩意一旦开始,便会有纷至沓来的补充。

    “上版剧本为了讨好东京电影节,极力歌颂中日友谊,再修一版……”有位编辑组成员滑过来,“这电影还怎么拍?”

    “你管郝导怎么拍,反正能得奖最要紧。老爷子喊了好几年拿奖就退休,结果到现在也没有拿奖,真不知道还要拍到什么时候。”外联组跟着吐槽。

    更有位消息巨灵通的吃瓜达人爆出大料:“听说薛俊敏不答应郝导,是在等观导新电影的试镜。”

    “观导?观南吗?”

    “对呀,我有个朋友的朋友在他新开的制片公司上班,据说内部已经有下一部影片的拍摄日程,只是观导在做最后的剧本校对。”

    众人咂摸着嘴巴,品出这瓜的几分味道。

    比起自家经验丰富的郝导,薛影帝更加相信初出茅庐的观导。

    啊这……

    话题发起者小李立刻打岔,“观导毕竟年轻,薛影帝病急乱投医,想拿奖想疯了,就跟咱们郝导一样。”

    这话题不如不转移,他这么一说,大家立刻想起。

    虽然自家导演经验丰富,但奖项的分量远远不如观导。

    啊这……

    尴尬加倍。

    小李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再继续吃瓜,他得把自己的工作吃进去。

    其他人也意识到此话题的尴尬性,彼此对视一眼后,鸟雀投林般四散开。

    无人注意,最里面的办公室大门一直是半敞开状态。

    郝良才坐在里面,表情阴晴不定。

    下午,一家名为“积木新闻”的自媒体前来采访。

    主持人很有礼貌,见到郝良才先鞠躬,然后再坐下采访。

    两人的采访一直按照台本流程来,直到主持人问道:“郝导对于新人导演有什么指点?让我们的新人导演少走一些弯路。”

    “我对于新人唯一的指点是,一部电影不算什么,得往长远了看。某些演员也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我们这些长辈吃的盐比他吃的米还要多,别太猖狂。”

    主持人的眼睛噌地亮了,这是意有所指、话里有话。

    爆点来喽!

    他知道开门见山的问不可能让郝良才指名道姓。

    一旦爆出姓名,那便是正经八本的结仇。

    圈子少有人能蠢成那样,更何况是郝良才这等老狐狸。

    于是,主持人开始转着圈子吹他,把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都吹了一圈,连郝良才早些年在丹麦拿的波迪奖都大吹特吹。

    郝良才本身心情很郁闷,被他吹得飘飘欲仙,警惕心短暂地放松。

    于是,当主持人问:“您之前说犯人不恭敬年轻人有具体名字吗?我们的观众都非常愿意为您出口气。”

    “还能是谁?就是那个臭小子观南啊。”

    人名吐出去了,理智也回笼了,郝良才立刻改口,“没有,我对观导没有意见。”

    主持人但笑不语。

    郝良才心中打鼓,在结束采访后,一个劲地叮嘱,“我刚才略有失言,请你们不要把那段放出去,我无意得罪观导。”

    主持人也保证,绝对守口如瓶,只是个简单采访失误。

    可等离开郝良才工作室,主持人立刻着手剪辑。

    从天而降的热点消息,这要是放过了,简直对不起他的职业。

    看他选个好时机,将消息狠狠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