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中兴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 天子至孝

    窦太后内心的担忧更甚。

    其实窦太后听得明白,刚刚刘宏所说的“天下财富增长放缓,遂有王莽乱政”,隐喻的是西汉后期的丁口增长与土地分配矛盾。

    而刘宏所说的“如今,天下财富又有增长放缓的趋势”,隐喻的则是现在的大汉朝同样出现了丁口增长与土地分配矛盾。

    然而也正是因为听懂了刘宏的隐喻,窦太后心里的担忧才会变得更甚。

    跟影视剧里,尤其是辫子戏里那些不食人间烟火,每天只想着如何手撕嫔妃,只想着如何斗艳争宠只为获得皇帝临幸但是结局通常都不怎么样的那些个皇后们不同,大汉朝的皇后,那可都是后宫里能争宠,朝堂上能治国的狠人!

    且不说那个发明人彘的吕后,也不说数次想要废掉孝武皇帝的窦漪房,不提多谋善断,教导出孝武皇帝的王娡,不提以女君之名亲政十六年,派兵征服南匈奴、鲜卑、乌桓,收服岭南三十六族,将夜郎国纳入版图,拓土千里,引导蔡伦改进造纸术,任用张衡研制浑天仪和地动仪,创办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为女子提供教育,任命许慎等人矫正文字,使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问世,被世人称颂为“兴灭国,继绝世”的和熹皇后邓绥,就说眼前这位在历史上都没留下多大名声的窦妙窦太后,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别看这位窦太后一副很是宠溺刘宏的模样,两人之间也表现的母慈子孝,那是因为窦太后需要刘宏来稳定大汉朝的江山社稷,同时也是为了替窦家考虑。

    可是别忘了,这位窦太后可是在孝桓皇帝刘志刚刚噶掉,就立即派人找了窦武和陈蕃等人商议迎立新君的事情,而且在刘宏停在高邑救灾的那几天,窦太后可以直接派人传信给刘宏,允许刘宏招募五十个良家子做为扈从。

    这么做的原因,估计窦太后也是察觉到了孝桓皇帝刘志的死不太正常,让刘宏招募五十个良家子做为扈从,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刘宏上雒之后的安全,同时也能向刘宏示好。

    更重要的是,这五十个良家子哪怕编入羽林宿卫,也不可能威胁到窦太后的地位和权力。

    要是往阴谋论的角度去想,那孝桓皇帝的离奇死亡,又会不会和这位窦太后牵扯上什么关系?

    所以,谁要是真觉得这位窦太后毫无心机诚府,那才是真正的傻子!

    窦太后不觉得刘宏就能解决“天下财富增长速度放缓”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就连孝光皇帝和历代先帝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你刘宏又凭什么解决?

    凭你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孩子?

    凭你还没有亲政掌权?

    还是凭你长得好看?

    瞧着窦太后还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刘宏便笑着说道:“阿母可是担心,担心朕也没法子解决财富增长速度放缓的问题?”

    窦太后迟疑着点了点头。

    刘宏笑道:“那阿母可知,天下的财富为何会出现增长速度放缓的问题?”

    窦太后微微一怔,随即笑着说道:“天子这是要考校我么?”

    略一沉吟,窦太后便慢慢说道:“无论是如你所言,天下财富在不停增长,只是速度变缓,又或者是天下财富是一成不变的定数,这世上总有人贪心不足,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财富如水入海,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其三,便是丁口数量增长过快,而天下的财富数量不足以分配,或是增长速度跟不上丁口数量的增长,因此便呈现了财富增长速度放缓的假象。”

    “不知阿母说的可对?”

    刘宏拍手叫道:“阿母说的不错,便是这三个原因,所以才出现了财富增长速度放缓的假象。”

    拍马屁嘛,不寒碜。

    窦太后显然对刘宏的态度很是受用。

    微微笑了笑,窦太后便接着问道:“那天子可有什么解决办法?”

    刘宏笑着说道:“朕在河间时曾见过一家富户盖房子,当时他是买好了盖房子所需要的木头、砖石等,接着又拿钱雇了几个乡邻帮他盖房子,盖好了之后,再把工钱结算给乡邻。”

    “乡邻们拿到工钱,有的就想买些肉给家人吃,有的就想给家人扯点儿布做衣裳,可巧附近就那家富户是卖肉的,他家也恰好经营着布坊。”

    “富户最后一文钱都没花,却盖好了一座挺不错的院子,乡邻们出了力气,最后却没落下几文钱,当时朕感觉很是奇怪。”

    “后来,朕就盘算了一下,发现那个富户拿出来的钱财是有数的,可是乡邻的家人吃上了肉,穿上了新衣裳,富户得到了院子。”

    “那些个卖砖石和木头的也赚到了钱,采石伐木的乡民也得到了工钱,他们的家人或许也能吃的稍微好一些,或许也能穿上件新衣裳。”

    “与此同时,官府还收到税。”

    窦太后心中一动,总感觉想到了什么,仔细想却又想不太明白。

    便在此时,大长秋已经迎了窦武和陈蕃、胡广到长乐宫求见。

    一番见礼过后,窦太后干脆把刘宏讲的故事又说了一遍,然后直接对陈蕃问道:“大将军和太傅、司徒怎么看?”

    窦武直接皱着眉头说道:“臣愚钝,不能明知圣淑之意。”

    略微顿了顿,窦武便又接着说道:“臣等此来,实在是有要紧的事情要拜见陛下和圣淑。”

    窦太后娥眉微蹙,随即便舒展开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三位的来意,莫不是因为天子在拜将之时的许诺?”

    胡广赶忙说道:“陛下体恤将士,臣等拜服,不过,眼下国库空虚,段纪明率军征羌原本便是一大笔花销,接着下又择地试建社学,若是再替众将士赡养父母妻儿,国库也实在是支撑不起?因此,臣等便来求见陛下,想着能商量出个法子应对,不想陛下正在圣淑这里。”

    窦太后嗯了一声,笑着说道:“天子至孝,心忧朕在后宫无聊,便每日里都来长乐宫陪朕说会子话,刚刚也恰好说到了国库空虚的问题。”